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飯桌仔」是台灣傳統的飲食店家,在旗山地區成為庶民外食的重要去處,從中能看到各式職業的飲食生活。而3位飯桌仔廚師在1950年代更合夥創立辦桌公司,在旗山地區打響名號。早期的宴席辦桌對總鋪師來說,就像在武場上拼博,用汗水轉換出上百桌的美味料理。
撰文=台青蕉(一群熱愛旗山與香蕉產業的青年志工,協助推廣旗山文化及生態)
「飯桌仔」是旗山小鎮庶民外食的經典!不是自助餐,卻備好一碗公、 一碗公的料理給客人夾取;不是麵攤仔,但店內賣多樣的麵食、粄條與米粉;不是清粥小菜,但早上也會賣粥品與醬菜。飯桌仔的多功能性,源於小鎮庶民工作的多樣性,清晨農工米食的飲食習慣、中午逛完菜市場的旗山居民、晚上家庭的聚餐或學生族群,從中可見不同職業的飲食生活。
旗山「金長興飯桌仔」成為形形色色客人的飲食落腳處
說到飯桌仔,旗山目前僅存的2間傳統店家,其中一家就是金長興飯桌仔,又稱基教仔。創立金長興的刀子師(編按:即總鋪師)林基教師傅,從日治時期就於現在的旗山四保地區經營飯桌仔。
早年金長興早中晚各有不同客群,清晨4點半住在隔壁販仔間的販仔,陸陸續續挑著扁擔來吃早餐,有賣竹筍的農民、賣膏藥的拳頭師、甚至有遠從台中來旗山賣線香的販仔,清晨早餐店好不熱鬧,用餐後準備去大菜市場各憑本事做買賣。早上10點半左右,住在附近的居民以及逛街的群眾漸漸來金長興用餐。晚上則多是酒家、茶室的客人,如文中路的金廣園、五保街的朝鮮町酒家、四海茶室等店的客人都會來用餐。直至凌晨1點多,剛下班的酒家小姐想輕鬆一下,相邀來金長興吃點小菜,也成為深夜細語相談的好地方。
飯桌的菜單要動口才拿得到。(圖片來源:果力文化提供)
總鋪師林江山從酒家出身,擁有多道拿手台灣料理
除了金長興,另一位刀子師林江山,日治時代從湖內來到旗山,在親戚開的東雀樓學廚藝。當時旗山郡熱鬧非凡,外食需求隨社會經濟成長而增加,精緻飲食的酒樓與日式旗亭四處林立。在酒樓與藝伎把酒言歡、吟詩吟唱、舞姿翩翩,是仕紳的雅興,也是商界聚會重要的社交活動。
林家後代林嵩木說,「我父親拜師時就住在東雀樓裡面,每日從基礎的選菜、切菜、挑水學起,幾個月甚至半年後,才開始做一些簡單的料理,由於是親戚家開的酒樓,老闆不藏私,學到20歲很快就成為東雀樓酒家正港的師父了!」
「台灣料理」一詞最早於明治31年(1898年)《台灣日日新報》上出現,之後在許多博覽會中都曾出現料理師現場製作台灣料理的場面,如1898年嘉義博覽會、1903年大阪博覽會、1916年台灣勸業共進會。1934至1935年《台灣日日新報》增設了「台灣料理法 食譜」專欄,由此可知當時社會風氣對台灣料理有一定的定位及嚮往,而這些料理在旗山則經常表現在酒家的掌廚上。林家後代談到,當時五柳枝(魚)、燒雞管(雞捲)、紅燒鰻、杏仁豆腐、香油雞等都是酒樓的台灣料理。
林家還有一道拿手好菜「布袋雞」,在不傷害雞隻外皮下,把身體內的骨頭取出來,完成後整隻雞就像布袋一樣,雞內可以填裝藥材、食材清蒸,塞不同料會有不同的滋味,這些源自酒家的拿手台菜,味道多變好吃,都是林家出名的辦桌手路菜。
三大刀子師合夥成立辦桌公司,用心做出好口碑
1945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由於反攻大陸的信念,在1946至1949年相繼頒布節約運動相關辦法,嚴重影響當時台灣的酒樓營運,更在1949年制定「酒樓茶室改設公共食堂公共茶室實施辦法」,將酒樓與茶室改為公共食堂,嚴禁食堂內有陪酒、唱歌、獻藝、謔笑及其他褻蕩之浪漫行為,且對於不同人數用的菜、湯數及價格都有明確規範,如一人只能吃經濟餐、4到6人4菜1湯且經費不得超過新台幣30元,違反者罰緩,最重會將酒樓勒令停業。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許多旗山酒家難以經營,料理師傅也紛紛離開酒家,到旗山街上擺攤賣吃的。30多歲的林江山也離開了東雀樓,找來林基教、蔡石城2位刀子師討論,決定3人聯合開一間旗山辦桌公司,即「三公司」,一起做料理生意。若問起旗山80歲以上的耆老,大家都一致稱讚「三公司」的辦桌菜色細緻、刀工精美,且師傅態度從不馬虎,轟動旗山小鎮婚宴、廟會各個地區。就此「三公司」的盛事開始!
旗山辦桌公司「三公司」3位合夥人林江山、林基教、蔡石城合照。(圖片來源:果力文化提供)
一家的宴席就是全村的事
辦桌宴客需要動用眾人之力、費時多日
當年刀子師都是大清早,帶著2把磨亮的菜刀與一支勺子來到宴客的地點,而現場早已擺滿主家向鄰里借好的八仙桌,桌上擺了主家準備好的新鮮肉品及蔬菜,旁邊更有活跳跳的土雞啼叫。林江山在確認食材後,也邀請主家的婦女們從家中拿出菜刀,協助刀子師切菜、殺雞、剁肉等的備料工作,灶邊燒材的火頭軍控制火候,空氣早已瀰漫燒柚子木香,刀子師鍋子一放,全庄頭的參與及協助一起準備,食材都到位,一家的婚宴辦桌才正式開始。
早期「出師仔工」的辦桌模式,宴請客人的主家至少忙碌3天,第一天準備辦桌的食材、跟厝邊隔壁借八仙桌,第二天辦桌宴請賓客,結束後下午還需補請早上幫忙切菜的社區婦女,第三天,主家還要再煮一頓飯謝謝借八仙桌的街坊,因此一家的喜宴其實是全村子的事情。
早期的婚宴辦桌,會動員全庄頭一起參與準備。(圖片來源:果力文化提供)
不只辦桌做菜,刀子師也成為族群通婚串場的角色
林家後代回憶起當年的辦桌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到六龜原住民部落,山上的人家都沒有椅子,主家只好自己去山裡面砍竹子做竹椅、竹桌。「辦桌前一天帶著食材上山,那是我第一次去原住民部落,才知道原住民會跳舞、喝酒一整晚,我們帶上去的豬肝不小心被切走了一片下酒。由於隔天就要辦桌,怕食材又不小心被切走,夜晚我們都不敢睡,就這樣看著她們跳舞喝酒到清晨。」這樣趣味的辦桌旅程,刀子師在族群間通婚擔任了串場的角色,促成親事又維持專業,真是過去職人的生活趣味。
社會走向專業分工,帶動旗山辦桌文化的高峰
1960至1970年左右隨著台灣資本主義發展,社會思維講求專業分工,過去農村社會的出師仔工、出料過於繁瑣,演變成總包的模式,辦桌的食材、小工、大工、師傅全部由總鋪師包辦。因此社會上開始出現租借桌椅的公司,有些刀子師甚至乾脆自己買下桌椅,這個階段是旗山辦桌的最高峰。
辦桌對刀子師來說就像在武場上拚搏
是揮灑熱情與汗水的難忘回憶
辦桌師從流浪的劍客,變成全能的武人,對於辦桌的熱情卻未曾改變,林家後代回憶起當年,「你們說是辦桌,我們是說上武場戰鬥。」突然腦海浮現出辦桌的樣貌,面對近百桌的料理,在大火前沒有任何喘息的空間,南部炎熱的夏日浸濕了衣衫,每個動作連貫持續,就是為了將料理精美、準時端到客人桌上。宴席不是辦桌,而是武場。
內容來源=《小鎮專門店:跟著旗山的27道職人風景,來一趟台灣古早味的紙上行旅》,果力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只知道筍干封肉?辦桌一定要知道的「大封、小封、雞封」是什麼?
▶快要找不到會做「雞仔豬肚鱉」的餐廳了!守護台菜傳統的御品閣
▶乘載老祖宗智慧的台菜!從四季認識台菜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