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日本「大阪王將」與「餃子の王將」同屬日本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兩者創始人為親戚關係卻為了「王將」兩字對簿公堂!從兩者經營模式、差異化策略及市場佔有率,來看大阪王將在冷凍食品與海外市場的發展佈局。
最近在台灣的超市冷凍櫃裡,是不是發現來自日本的「大阪王將」冷凍煎餃悄悄上架了呢?其實,在日本有兩家名字裡都有「王將」兩個字的知名連鎖餐飲品牌,它們分別是「大阪王將」和「餃子的王將」。或許你會好奇,這兩家「王將」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今天,就來聊聊其中一家「大阪王將」的故事。
說到大阪王將(簡稱大阪O),就不得不提一下「餃子的王將」(簡稱餃子G)。這兩家的關係,可能連一般的日本人也不是那麼清楚,不少日本顧客也常一時搞混,以為是同一家店。由於兩家名稱極為相似,為了避免混淆,大阪O在幾年前特別將原本招牌設計中大量使用的紅色淡化(因為餃子G的Logo主色也是紅色),並加入黃色作為主色,藉此與餃子G的紅色做出區隔。
「大阪王將」(上)近年將原本招牌設計中大量使用的紅色淡化,並加入黃色作為主色。跟「餃子的王將」(下)的紅色主色做出差異。
兩家創辦人原是親戚卻為了「王將」對簿公堂
那麼,這兩家「王將」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其實,大阪O的創始人F和餃子G創辦人K是親戚關係,F原本也在K的餃子G工作。1969年,F決定自立門戶,並沿用「王將」之名開設了大阪O。然而,因為「王將」兩字的使用權引起爭議,大阪O和餃子G甚至為此對簿公堂。最後,雙方達成和解,同意各自使用「大阪王將」和「餃子的王將」的名稱繼續經營。因此,兩家原本可說是系出同源,現在則成為競爭對手,各自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一樣叫「王將」但是市場規模仍有明顯差距
既然都叫「王將」而且都賣餃子,那這兩家規模一樣嗎?其實,從規模上來看,兩家公司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餃子的王將」(餃子G)的規模明顯更大,營業額約為日幣1,014億元,旗下擁有741家店,而且幾乎都是餃子專門店,可以說是將餃子事業做到極致。「大阪王將」(大阪O)則是由一家控股公司所擁有,旗下店鋪共有451家,其中餃子專門店為340家,營業額為日幣214億元。那麼,面對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餃子G,大阪O有什麼特別的策略來做出差異化呢?
「大阪王將」作為市場第二必須要走自己的路
既然餃子G的規模如此龐大,大阪O為什麼不選擇正面迎戰,而是要走差異化路線呢?主要原因就在於雙方的資源和實力差距。前面提到,不論是營業額、店鋪數量還是資本額,餃子G都擁有明顯的優勢。大阪O的營業額只有餃子G的5分之1,餃子專門店數量也只有對方的一半左右,資本額更是餃子G為2.5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阪O選擇和餃子G硬碰硬,正面對決,會很辛苦。相反地,如果大阪O選擇多通路策略,避開與餃子G的正面衝突,就能減少競爭帶來的衝擊,擁有更高的經營自由度,更有利於自身的發展。那麼,大阪O究竟採取了哪些多通路策略呢?以下列出幾點大阪O和餃子G在經營策略上的不同之處:
差異策略一:以食品製造為主、餐飲經營為輔
從營業額、店鋪數量等數字來看,大阪O和餃子G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一般來說,市場上的領頭羊往往可以享受到「領先者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例如部分消費者可能因為餃子G是市場上銷售量最多、店鋪數量最多的品牌,而優先選擇到餃子G消費。
然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把大阪O定位成「以餃子工廠為本業,跨足餐飲市場,並做到市佔率第二」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大阪O在他們的企業理念中提到,他們是以食品製造商為核心出發的公司,餐飲只是這個核心事業的一部分。因此,他們在策略規劃上,是以工廠製造的角度來思考整體事業的發展。除了經營餐飲店之外,大阪O營業額和獲利的主要來源其實是他們的食品事業,也就是將冷凍產品銷售到超市等零售通路。
大阪O冷凍食品在日本零售市場的佔有率相當驚人。冷凍水餃方面,大阪O以7成的市佔率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冷凍煎餃方面,也僅次於世界級的食品製造商味之素。
因此,對許多日本消費者來說,大阪O是「跨足餐飲業的第一名冷凍水餃工廠」。大阪O選擇以食品製造為核心,與餃子G做出市場區隔,並藉由冷凍食品工廠的強大製造實力,取得市場領先地位,進而享受到「領先者優勢」帶來的效益,提升實體店鋪的來客數。
這樣的策略,讓大阪O成功避開了與餃子G的正面競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差異策略二:透過加盟來補強店鋪事業的資源
前面提到,大阪O是以食品製造商為整體的核心事業。那麼,大阪O的餐飲事業和餃子G的餐飲事業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經營模式。餃子G全731家店中,直營店為545家,加盟店為186家,加盟比例為25%。而大阪O的餃子專門店,全340家店中,直營店僅有42家,加盟店則高達298家,加盟比例高達87%。由此可見,餃子G的經營模式以直營店為主,而大阪O則是以加盟店為主。
為什麼大阪O不積極拓展直營店呢?正如前面所說,大阪O將自身定位為食品製造商,因此會優先將資源投入到核心事業,也就是冷凍食品的生產製造。例如,大阪O在2024年宣布將投資日幣60~70億元興建一座年產能2萬噸的冷凍餃子工廠。他們認為,透過強化工廠設備,可以提升產品品質、穩定供貨,並壓低價格,將產品競爭力最大化,這對整體事業發展是最有利的。
當然,餐飲店鋪對大阪O來說也非常重要,只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將資源優先分配給工廠和產品開發。因此,用於開設直營店的資金就會受到限制。相對地,由於大阪O工廠的產品競爭力強大,因此可以吸引許多看重產品品質穩定性的業者加盟。這些加盟店的加入,正好可以彌補大阪O在店鋪拓展方面的資金不足。
利用強大的工廠和產品能力來擴展加盟店,確實是與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抗衡的一種可執行策略。
差異策略三:大力投入海外市場拓展
在海外市場的拓展方面,大阪O和餃子G的策略也截然不同。餃子G曾在2005年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巔峰時期店鋪數量達到6家,但在2014年因持續虧損(上億日幣),最終退出中國市場。目前餃子G在海外僅剩下台灣的2家店鋪。
相較之下,大阪O在海外市場的投入程度遠遠超過餃子G。目前,大阪O在全球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0家店鋪。一般來說,日本餐飲企業在海外拓展時,通常會選擇集中火力在特定市場,例如美國、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地區,先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和穩定的營收,再逐步擴展到其他地區。然而,大阪O的海外布局卻呈現「遍地開花」的狀態,平均每個國家或地區不到4家店。為什麼大阪O不選擇集中火力,而是將戰線拉得這麼長呢?仔細觀察大阪O近期的動作,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大阪王將」冷凍餃子上架台灣超市 進軍台灣冷凍調理市場
2023年10月,大阪O宣布將在台灣的超市通路銷售冷凍水餃。台灣人經常到日本觀光,因此對大阪O來說,台灣消費者並不陌生。加上大阪O在台灣的熱門地區也設有實體店鋪,即使沒有去過日本,台灣消費者也可能對這個品牌有所耳聞。在品牌知名度已經建立起來的情況下,大阪O選擇進軍台灣的冷凍食品市場,可說是水到渠成。由此推測,大阪O的海外拓展策略,很可能與日本市場相同,都是以食品製造為核心,將冷凍產品銷售到零售通路。大阪O先在海外開設少量店鋪,一方面可以建立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市場信息,了解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作為日後推出冷凍產品的參考。這種「以店鋪帶動冷凍食品銷售」的海外拓展模式,不僅與餃子G截然不同,在日本餐飲業者中也相當少見。
雖然在實體店鋪的規模上,大阪王將位居第二,但它透過差異化策略,在冷凍食品市場取得領先地位,並運用這種優勢,帶動其他通路的發展,這種做法確實值得借鏡。話說回來,在台灣超市銷售的大阪王將冷凍水餃,你試過了嗎?大阪王將能否複製在日本市場的成功經驗,在台灣的冷凍食品市場也取得一定的佔有率呢?你怎麼看?
【本文獲商社男的外食迷宮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這兩家王將你分的清楚嗎?日本小王將對抗大王將的經營策略】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餐飲業者為何紛紛走資本市場上市上櫃?從營業額規模排行日本餐飲界第3的這家業者探索動機!
▶日本對小麥需求量10年減少10%!麵粉製造龍頭「日清製粉」透過哪3大差異化策略扭轉市場衰退命運?
▶八方雲集2025年將聚焦國際化、加速美國拓點!三策略拼營收雙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