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距今約5300多年前,從南美洲厄瓜多東南部高原遺址的陶瓷容器上殘留的物質發現有可可的澱粉顆粒,根據馬雅人以及阿茲特克人的信仰,認為可可是「神獻給人類的禮物」,直到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阿茲特克後,將可可飲料帶回西班牙。而後有人將原本苦澀的可可飲添加進糖或蜂蜜消除苦味後,便成為歐洲皇室間廣受歡迎的飲料。
撰文=黃欣培
你知道「可可」被稱為「神的食物」嗎?甚至曾被作為貨幣進行交易,2粒可可豆可以換1顆南瓜、10粒可可豆就能夠換得1隻兔子!深究歷史,現今身為重要經濟作物的「可可」其實經歷了漫長數千年的歷史演變才來到餐桌上變成「巧克力」,可可到底是如何落入凡間從神的食物變成平民甜食的?
神秘可可的起源!5300年前的南美洲人就有食用紀錄
在好幾千年前茂密的雨林中,野生的可可蓬勃生長在其中,但世界上第一顆可可樹到底是來自於哪裡?這是考古學家長年來一直想挖掘清楚的課題。根據以往的考察,普遍認為中美洲是最早開始種植可可樹、使用可可豆的地方。
不過根據考古學家Sonia Zarrillo等人於2018年發表的研究,在距今約5300多年前就已經有使用可可的跡象!從證據顯示,南美洲厄瓜多東南部高原遺址的陶瓷容器上殘留的物質竟有可可的澱粉顆粒,除此之外,更進一步檢驗到只存在於可可當中的可可鹼,表示當時就有可可樹種植以及食用可可的行為!不過,可可的起源仍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迷,是否有一個確切、單一的地理來源,這問題仍未有解答。
「神的食物」除了能夠飲用,也是來自樹上的貨幣!
傳說瑞典植物學家、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Carl von Linné)」很喜歡可可飲料,因此根據馬雅人以及阿茲特克人的信仰,認為可可是「神獻給人類的禮物」,而將可可樹命名為「Theobroma cacao」,希臘文的「theo」是「神」,「broma」是「食物」,合在一起就是「神的食物」。
根據馬雅人的信仰,認為可可是「神獻給人類的禮物」。
不過,現今雖然普遍將可可製成固體的巧克力來食用,但在距今3000多年前,可可其實是被馬雅人製成飲料來飲用。不過,當時的可可飲料跟現今的熱巧克力飲大不同,當時典型的製備方法是將可可豆取出後,經過發酵、烘烤、磨成膏狀,接著將可可膏與水混合,通常還會加入辣椒、香料等混合後飲用。有趣的是,馬雅人喜歡的飲用方式,是特意將液體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中以製造出泡沫。
考古學家還從800年前馬雅最興盛的「古典期」時的壁畫發現,可可豆更成了貨幣以及稅金。而在西元約1400年時,阿茲特克帝國興起,他們將馬雅人的可可飲品轉為重要的文化,也以可可作為交易、納稅的貨幣工具。
在數千年前的馬雅文化與阿茲特克文化中,可可除了能夠作為飲料,也可以作為貨幣使用。
墨西哥是阿茲特克文明的所在地,在當地的巧克力博物館中,展有過去阿茲特克人飲用的可可飲料,由研磨後的可可漿,與水以及辛辣的香料混合製成。
經殖民者帶到全世界的巧克力
直到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Hernán Cortés率領軍隊征服了阿茲特克後,將可可製成的這種飲料帶回西班牙。而後有人將原本苦澀的可可飲添加進糖或蜂蜜消除苦味後,便成為歐洲皇室間廣受歡迎的飲料!接著到了1847年,英國Joseph Fry & Sons公司將可可脂、可可粉、糖混合,推出了條狀巧克力,是世界上第一個灌模的巧克力,滑順的口感讓巧克力問世後一炮而紅,迎來了全球的巧克力熱潮!
直至今日,巧克力的口味越來越廣泛,舉凡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堅果巧克力......等等,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而這一切或許都該感謝馬雅人發明出可可的食用方法,即便現在製成巧克力後常常伴隨著高熱量,但它仍帶給我們罪惡感中的快樂!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不想淪為古坑咖啡2.0?「屏東巧克力」的定義要先搞清楚!
▶台灣可可之父!「邱氏巧克力」邱銘松花了9年,只為一片巧克力
▶台灣本土可可製成的精品巧克力貴森森,到底誰在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