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糧食自給率是一國每年消費的糧食中,本國自產的比例。若自給率過低,將容易受到國際價格甚至外交情勢影響,而危及國家糧食安全;而對我國來說,提升米的消費量是提升糧食自給率很重要的一環。

撰文=黃齡誼

為了降低國際價格波動及外交狀況等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如何提升糧食自給率已是國內討論多年的議題;1986年台灣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尚有48%,但每年持續下降,直至2005年僅剩30%,為歷年最低點,所幸這十年來已有緩慢上升的趨勢,2014年回到34%。鄰國日本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近年糧食自給率皆介於35到40%之間。

目前台、日政府皆致力於提升糧食自給率,將其列為農業政策的重大方向,並藉由推廣米食來提升糧食自給率;但為什麼多吃米就可以提升糧食自給率?讓《食力》帶您一起看看統計數據怎麼說。

飲食偏好改變 進口小麥追上國產米

糧食自給率計算的項目包含穀類、薯類、糖及蜂蜜、子仁及油籽類、蔬菜類、果品類、肉類、蛋類、水產類、乳品類10項。單純以消費量來看,又以穀類、薯類、蔬菜類、果品類及肉類為大宗;隨著經濟發展、飲食習慣西化,台灣人的年均穀類及薯類消費量也明顯下降,轉移到肉類與蔬果之中。



但在熱量供給量中的佔比,穀類雖由1984年的42%下降到近年的30%左右,仍為目前各類糧食中佔比最高的項目,再來為油脂類(約20%)以及肉類(約13%);因此,對以熱量為計算基礎的糧食自給率來說,穀類仍具有重要影響力。



而再細看穀類這個項目中,米和小麥即佔了總穀類消費量的90%以上,但米的每人每年消費量急劇下降,從1952年的126.06公斤(91.26%),演變到2014年僅剩45.7公斤(53.04%);與之相對,小麥卻呈持續上升的趨勢,1952年僅11.33公斤(8.2%),2014卻成長至36.54公斤(42.41%);兩者佔比消長明顯,顯示了台灣人在米食及麵食的偏好上有很顯著的改變。



但由於小麥屬溫帶作物,雖然2010年開始國內產量有大幅成長,2014年的產量仍只佔國內供給量的0.5%,難以與龐大的進口量抗衡;從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來看,小麥更連千分之一都不到。另一方面,身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米,歷年自給率都有80-100%以上;甚至,公糧稻米庫存量過高也成為近年我國稻米政策備受注目的議題:2015年公糧稻米庫存87萬多公噸,約相當於國人8個月消費量,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建議的安全存糧標準——年消費量的17%至18%,也被質疑是浪費公帑、造成財政負擔。

由此看來,國人在飲食選擇上捨棄我國產量豐盛的米,而選擇需要倚賴進口的小麥,即應是我國糧食自給率低落的一大要因。

糧食自給率同樣低落 看看日本如何推廣米食?

其實,日本早在2000年即在農林水產省制定的「食料・農業・農村基本計畫」中將提升糧食自給率訂為農業政策中的一大目標;為了提升日本本國民眾對米的消費量,日本政府除了利用公糧在學校推行米食營養午餐,也針對其國內人民早餐食用率偏低的情形,提倡食用早飯的益處,並推廣微波飯、冷凍飯等便利產品,更研發出用米穀粉取代部分麵粉來製作麵包的配方;同時也協助餐飲業者與稻米農民契作,並把日本米及相關加工食品的出口視為一大施政重點。

我國農委會也於2011年開始實施「推動在地消費,提振國產米食」計畫,舉辦了許多米食相關食育活動,並推廣各種米穀粉產品或米加工品,希望能多元發展米食文化,鼓勵國人多食用米,以提升我國糧食自給率。近年來,除了米麵包等新興食品之外,高品質的有機米、越光米等產品也成為民眾送禮的新選擇,在包裝上也不斷推陳出新,成為傳承米食文化的另一種方法。

若糧食過於仰賴進口,國民糧食安全就容易受到國際價格影響;因此,台日政府農業發展的重要政策,都包含鼓勵國人多食用本國農產、提升糧食自給率。各位讀者下次苦惱要吃什麼的時候,不妨也優先考慮米食吧!

延伸閱讀:
日本如何制訂稻米產銷履歷法
吃飯為何不易變胖?白米裡的營養素有...
印度做出米湯匙,立志取代全國塑膠餐具
日本米到底好在那裡?

參考資料:
農委會:糧食供需統計
日本農林水產省報導:新しい可能性もいっぱい やっぱり、お米が好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