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從引進稉稻品種、試種到育成適合台灣風土的品種花了將近20年,由日本統一命名為「蓬萊米」,近百年來的品種改良,來自北國的稉稻品系已適應了南國氣候,取代許多秈稻品種,成為台灣稻作舞台上的主角。
撰文=鍾怡婷(成功大學人文社會 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蓬萊米在台灣華麗登場
從引進稉稻品種、試種到育成適合台灣風土的品種花了將近20年,期間日本本地在1918年發生了「米騷動」,日本各地因米價飆漲,連帶造成通貨膨脹、民生物資與房租也飆升,而發生大規模的暴力衝突事件,使得日本政府更加確立必須在殖民地台灣加強稉稻的育成與推廣,以供應日本內地因農業人口降低、稻米生產不足卻又不斷增加的米食需求。
當時因日本稉稻消費需求上升,驅使日治政府決定以獎勵方式,在台灣加強推廣適合日本人口味的稉稻品種。為了讓這一個在育種研究上的重要成果更具獨特性,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於1926年第19屆的全日本米穀會議中將稉稻統一命名為「蓬萊米」──自此「蓬萊米」成為台灣稉稻的專用名稱,也用來區隔於日本本地栽培的稉稻產品,在台灣稻作的歷史舞台上華麗登場。
稉稻在台灣的種植面積,隨著水利灌溉系統建置完成而於一九三◯年代快速擴增,加上農事試驗場的育種家們不斷進行品種改良,使稉稻更加適應台灣氣候,稉稻系列品種的栽培也就隨之越往南更進一步擴展;二次大戰前,稉稻種植面積最高曾達四十萬公頃,佔當時整體稻作面積三分之二。日治時期所生產的稉稻,大多輸出回日本,供應當時逐漸增加的都市人口,二戰時期也被大量徵作軍糧,在台灣,除了日本人之外,大概只有少數較富裕的階級得以品嚐蓬萊米的滋味。
圖=日人磯永吉博士,在台灣投入稻作生產、品種改良達四十餘年,被譽為「台灣蓬萊米之父」。台灣大學磯永吉學會於二〇一三年成立,透過「磯永吉小屋」、「磯小屋米報」,紀念並發揚其精神與成果,相關資料可參考網站 http://iso-house.agron.ntu.edu.tw/ 。圖片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耕耘臺灣 ‧ 農業大世紀》
二戰結束後,稉稻因不再有日本消費市場支持,曾一度面積銳減;一九五◯年起,接管台灣的國民政府重啟稻米輸日的貿易政策,稉稻又再次回到舞台上。雖同樣是為滿足日本消費人口而栽培稉稻,此時政府所支持的品種改良方向改以「高產量」為目標,稉稻系列的品種不斷被改良育成,農業研究機構中的育種家推出了各式各樣能夠耐受肥料、抗病蟲害、不易倒伏等特性的稻米品種,以便實現豐產的目標。例如,一九五三年育成之「新竹56號」,因在新竹地區表現良好,作為主要栽培的品種長達二十餘年;一九七八年育成之「台農67號」,栽培面積曾超過七成,榮登栽培面積最廣的品種。
一九八◯年代後,政府「以稻米外銷換匯」的策略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因素影響而停滯,豐產的稻穀反而變成了麻煩,育種家此後轉向了以「米飯的食味口感」作為稻米品種改良方向,而不再只是追求豐產,一系列被稱為「良質米」的品種陸續推出,包括:有醜美人名號的「高雄139號」、適合作壽司的「台稉9號」等。
回顧歷史,經過近百年來的品種改良,來自北國的稉稻品系已適應了南國氣候,取代許多秈稻品種,成為台灣稻作舞台上的主角。此一由國家與科學研究機構主導的育種改良,培育出各式各樣的稻米品種,實現了豐產需求、滿足了人類的糧食需求與口腹之欲;但實際上,在台灣的田野間卻呈現了品種的「均質化」,相較於一百多年前,台灣島上的稻米品種多樣性,消失了近千種。
而那些被稱做「在來米」的各色稻種、野生稻種們,身世又是如何?如今又在何方?
內容來源=《藏種於民:全球保種時代來臨!一顆種子,對抗極端氣候、基改風險,打造我們的永續餐桌》,由果力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