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食力特派

產銷履歷制度創立的用意是,當食品問題發生時,能夠根據登錄資料追溯生產供應鏈每一個環節找出發生問題的原因。農委會推動產銷履歷至今,邁入第九年,參與者除了生產的農民、認證機構和農會之外,積極推廣延伸至超市、量販店、便利商店等銷售管道,數量快速增加到每月供應量已達五百多萬份,並且將於其中頂好等11家通路業者於392處門市設立產銷履歷農產品專櫃,讓民眾能夠更方便選購產銷履歷的農產品。

對農民而言,加入產銷履歷,透過資訊系統將農產品的生產栽種過程、採收處理、加工運銷、流通販售等各階段過程詳實記錄下來,代表者生產者對自己的農產品負責任。對消費者而言,透過農產品上的認真標章,了解在各製程環節的重要資訊,產銷履歷可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建設。

不過,安全只是產銷履歷最基本的承諾,農委會透過科技將產銷履歷制度進行延伸。在生產端,台灣的農業人口,多半屬於規模較小的小農,若要農民邊耕種生產還要處理繁瑣的農產品電腦登打作業,一直是產銷履歷推廣上瓶頸。因此農委會今年開發「履歷e把抓」APP,讓農民在工作現場即可用智慧載具完成紀錄,上傳資料輕鬆又即時,操作介面以簡明易懂、大圖大字為原則,只要一指即可輕易完成所有紀錄,對年長農友來說是莫大福音。

而在消費端,農委會推動溯源餐廳,鼓勵餐飲業者使用產銷履歷食材,再搭配溯源服務業者導入雲端技術,介接產銷履歷資訊系統,就能讓顧客輕鬆查詢產銷履歷食材履歷資訊。目前已有超過百餘家餐飲業者熱情參與,讓外食族也能夠挑選溯源餐點,吃得健康又安心。

拜科技進步之賜,產銷履歷在推廣多年中的障礙逐一化解,期待藉由資訊透明化的進步,能夠重新喚回生產者的「責任生產」,並重新建立與消費者間的相互信賴關係,讓從「生產現場」到「餐桌」提供安心與安全的飲食經驗不再是政策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