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許輔(台大食安中心執行長、台大園藝系教授)
撰文=陳韻竹
台灣食安問題是整個官僚、整個管理失能,特別在面對食安衝擊時候,沒有能力思考去怎麼改變、變革、調整、改進,食安法修了那麼多次是沒有用的。
大陸最近改了食安法把整個中央政府改造,去面對未來食品安全的困境,我覺得台灣不用大改,但是在橫向串連的部分,要有功能而非彼此卸責,不然會解決不了問題。
在談台灣需要什麼食安政策之前,我認為要先釐清傳統食品安全與現代食品安全的定義,最近在我的觀察有許多食安事件,各領域專家討論不出共識、各自表述的現象,是由於傳統與現代食品安全並未被清楚界定與了解。
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過去1960年以前至到2000年,傳統食品安全重視的是「衛生安全」,核心就是身體健康、科學、營養、醫療,反射出來的議題就與中毒微生物、天然毒素、環境污染物、農藥、動物用藥、過敏原等有關。
過去五十年來食品科學與科技解決了急性中毒問題,例如每年台灣都還要發生十來次的學校午餐便當食物中毒,到底是什麼菌?應該要怎麼防止?應該要如何殺菌、滅菌等?能夠處理這些問題的基礎食品科學在1970、1980年就已經建立。
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只有台灣,是全世界都面對的同樣現代食品安全的問題,因為當人們吃飽了之後就會想要有其他的滿足,這已經不是科學上的衛生安全問題,而是在精神、心理跟信賴上面的問題,這個「安心」也就是現代的食品安全問題,這是民眾隨著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所謂的安心,其實核心在於資訊、透明、負責,目標是取得信任產生價值。
你會看到最近幾次的食安事件,雖然對民眾身體健康沒有影響,政府也出面說明,請民眾安心,不過我認為那是因為他們的觀念是舊的,他不知道民眾要的是什麼?因為只用舊的答案無法去回答新的問題,也因此使得民眾信任在不斷發生的食安事件中消失。
這時候應該要將兩個部分切開來,讓大家了解這是安心的問題,業者也應該要了解民眾有疑問的是這部分,這不是要等到政府規定業者就應該要做的。
就像食品標示法規一直在改,因為那是與民眾溝通最直接的方式,把廣告、要講的事情印在產品上面,但因為其中有些東西大家愛講不講,又或是屬於灰色地帶,所以法規要去強制規定。
而安心層次並非全能以食安法管理,舉例來說鶴岡出產的文旦以麻豆文旦名義銷售,吃起來沒有任何衛生安全問題,但是消費者有受騙的感覺,這部分屬於安心層次的標示不實,僅用食安法就能解決嗎?好比消費者能夠接受,美食文化背後的故事是虛構的嗎? 值得我們深思。
我提出的這兩個層次是的議題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一個食安問題,可能兩個層次都有,這時候政府與專家要去釐清它,要讓做得不夠的人要去建立、強化,不是簡單做QR code就能獲得信任,你要用心給透明的資訊,要做到能夠受檢驗,這樣就能促進信賴感,而整個追蹤追溯就是在處理面對現代食品安全問題,國外2000年就已經開始做,台灣已經朝這個方向在努力,但還要做得更完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