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烤」是一種使用明火或是熱源,以空氣為媒介加熱食材的烹飪法。烤的過程中會產生高溫,是賦予肉品多汁、焦香、油亮色澤的關鍵,而不同的烤法也會影響肉品的質地。
整理=編輯部
烤鴨是運用「烤」烹飪法的經典菜色,燒臘店內掛著的烤全鴨總是散發著金黃色誘人光澤,令人食指大動,爆紅的櫻桃鴨更是到宜蘭必點的鴨肉料理。
但是,要烤出油潤發亮、皮脆肉嫩的烤鴨,精準掌握溫度、時間與操作方法都是重點。
溫度是影響烤肉成敗的關鍵
比較「蒸、煮、煎、烤」4種烹調方式的溫度,蒸和煮約為100度左右,煎可達到約140度,烤則常常超過200度,是溫度最高的烹調法。烤的過程中,肉品表面可能會高達300度,但中心溫度很難超過100度,因此若是掌控不佳,就會導致表皮烤焦但內部未熟的窘況。因此,食物表面與內部的溫差大,是「烤」這種烹調技巧最特別、也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實驗結果顯示,在「蒸、煮、煎、烤」4種料理方式中,烤所達到的溫度最高,為200度。(圖片來源:公視節目《神廚賽恩師》截圖)
但是只要控制得當,烤的過程中,高溫會使肉品的蛋白質纖維素束緊,並將內部的油脂及水分通通擠出,就能讓烤肉呈現出油亮的誘人色澤。
肉品的誘人烤色來自高溫下的褐變反應
食物中的還原糖及胺基酸在120度左右會進行梅納反應,產生褐色物質及特殊香氣,若繼續加熱到160度以上,醣類就會單獨產生焦糖化反應,累積更多褐色聚合物,使食材色澤變深,而這整體過程即通稱為「褐變」。
焦糖化反應:
蔗糖等醣類小分子在160度的高溫下,發生脫水、聚合反應,使食物的顏色逐漸轉變成金黃、淺褐、再到深褐色的過程。
食材表面積決定烘烤所須時間
若將2塊重量相同但是形狀不同的肉塊放入烤箱,烘烤的時間與溫度皆一致,會發現方形肉塊較快熟,這是因為以幾何學的角度來看,方形的表面積比圓形多出24%,因此受熱面積較大,所須加熱時間自然較短。
等重400克的肉塊,經過16分鐘、180度烘烤後,左邊方形的肉塊溫度為51.4度,圓形肉塊則為45.5度,顯示表面積越大,肉品烘烤至全熟所須的時間較短。(圖片來源:公視節目《神廚賽恩師》截圖)
不同烤法創造出烤鴨的脆皮與多汁
「掛爐式烤鴨」是以燒炭或燒瓦斯的方式烘烤掛在爐上的全鴨,由於是直火加熱,因此能做出脆皮的烤鴨。而另一種「悶爐烤鴨」,是先將悶爐內部加熱,接著才將鴨肉放入爐中,把明火撤走並關上爐門,利用爐中的餘溫燜熟鴨肉,能使鴨肉油水不流失,多汁且皮肉不分離。
創造迷人肉料理的烹調法「烤」。(影片來源:公視《神廚賽恩師》授權提供)
公共電視科普節目《神廚賽恩師》透過淺顯易懂的科學說明,結合外景、名菜故事與實際操作,用有趣的方式讓大眾了解傳統廚藝「伙房28法」中的科學知識。節目於公視主頻每週五晚上6點或是公視3台每週六下午6點半首播。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李婉萍專欄】烤肉必學4大攻略,這樣吃健康少負擔
▶【韋恩專欄】擔心致癌物、熱量高?別怕,跟著這樣烤就對了!
▶烤肉如何安心吃?讓譚敦慈來幫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