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除了味覺的美好體驗,餐飲的專業一直是整體的展現,是衛生、設備、是廚房組織分工等,沒有這些,就沒有穩定的餐飲生態。米其林來台的意義,也許可以不只是它選出的餐廳美味與否,而是在「好吃與不好吃」之外,讓我們對餐飲專業更深刻的認識。
撰文=張越評
《米其林指南》是否就要來台?這新聞攪亂台灣餐飲業一池春水,各界皆是既期待又怕落空。猜測了這麼久,2017年10月終於證實台北米其林紅色指南就要出版了。過往米其林指南被業界奉為圭臬,不乏有因星級加身而名氣扶搖之上的傳奇故事,當然也就同時存在對星等患得患失而墮落的獻祭者,如此牽動餐飲人內心的法力就將觸及台灣,這將對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米其林指南創立初衷,就是想鼓勵民眾為美食而出門遠行、多多消耗輪胎,這份初衷也確實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米其林所到之處都必定帶來不可忽視的觀光效益。日本關西大學教授宮本勝浩針對米其林經濟效果的一份研究指出,米其林指南關西版一問世,一年內即為日本創造了43.4億日幣(約新台幣17億元)經濟效益,43.4億中對「食材供應」行業與員工等帶來的收益,也占了其中12.4億日幣(約新台幣4.8億元),可見商機龐大。
米其林指南近來從歐洲開始,逐漸延伸至美洲及東亞地區,旅法美食作家謝忠道在臉書便透露,聽說米其林評委神祕客已造訪了台灣的RAW、侯布雄、態芮、雅閣等餐廳,而小吃也在觀察範圍中,香港的強記美食即是過往以街邊小攤之姿獲得星等的案例,餐飲業者指出,由近年米其林指南的觀察看來,當地料理出線比率高,台式料理與小吃摘星機會也相對非常的大。
所以靠美食拚觀光,台灣人準備好了嗎?藉由過往業界的揣測,若想獲得星級加冕,「食物品質、廚藝與價位(餐廳是否開價正確)及服務、裝潢餐具和上菜順序等」都被列入評價項目,米其林密探也會留意餐廳菜單否過長,若菜色過多,就會需要多種備料、庫存自然增加,有可能導致無法當天賣完,餐廳「食材新鮮度」不足的問題。
旅法美食作家謝忠道於2017年一企業講座中即曾經分享,其實不僅是台灣,近年全球都籠罩在食安危機下,食材產地越來越重要,米其林餐廳近年趨勢是將「食材供應者」列入菜單,一方面表現出食材的新鮮與優良,讓米其林光環也為食材供應者加分,另一方面也有讓食材供應者對自己食材負責的意味。
其實上至飯店、連鎖餐飲下至夜市街邊小店,台灣不缺乏好吃的餐廳,搭配產銷履歷食材而推出的溯源餐廳平台也行之有年,衛福部食藥署自2010年以來開始執行台灣餐飲衛生管理的分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更直接預告2018年起要開始強制將西式餐飲連鎖業者與中式宴席(如飯店等)餐飲業者做衛生管理分級,並一併將「食材追溯紀錄」納入評核指標。
除了味覺的美好體驗,餐飲的專業一直是餐廳整體的展現,是衛生、設備、是廚房組織分工,沒有這些,就沒有穩定的餐飲生態,米其林來台灣的意義,也許可以不只是它選出的餐廳美味與否,而是提升台灣餐飲在專業上的水準,讓我們對餐廳在「好吃與不好吃」之外,還有對餐飲專業的認識,甚至於餐飲業界每一職位(廚師、侍者、食材供應者⋯⋯)等職責的尊重、認真對待的精神。
延伸閱讀
▶【食安特企】五分制評分貼紙 英國餐廳食安這樣管
▶日本開餐廳要通過的手續有哪些?
▶建立全面性的餐飲食材供應系統 何文馨:團隊永遠都是創造成功的基石
參考資料
▶巴黎玩家謝忠道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