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臺灣山茶(Camellia formosensis)是臺灣原生植物,也是在臺灣土生土長的茶科植物中少數可以製茶飲用的種類。由於它非常耐泡,帶有特殊茶香,且在抗氧化方面表現突出,與一般市售的作物茶並不相同。由於近年來在市場上的價格不斷提升,正進行評估是否列為林下經濟栽培物種。

整理=編輯部

「臺灣山茶」是臺灣原生茶樹,具有特殊風味,近年來在市場上的價格不斷提升,且正進行評估是否列為林下經濟栽培物種。為確保臺灣山茶在朝向產業化發展時能有足夠的苗木使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已積極研發種子苗及扦插苗的栽培技術,並分別在不同光度的森林及農地果樹下進行栽種試驗,目前已有初步成果。

少見可製茶的臺灣原生茶樹 被列為「易受害」稀有等級!

林試所指出,臺灣山茶(Camellia formosensis)是臺灣原生植物,也是在臺灣土生土長的茶科植物中少數可以製茶飲用的種類。由於它非常耐泡,帶有特殊茶香,且在抗氧化方面表現突出,與一般市售的作物茶並不相同。若是野生的臺灣山茶,更因為強調不用藥、不施肥、天然有機等特色,逐漸成為愛茶人士的新寵,又因為物以稀為貴,六龜的野生山茶甚至要價一斤5,000元以上。

林試所表示,臺灣山茶生長速度不快,需要生長30年至40年才能達到胸徑約10公分大小。它原生於臺灣本島中、南及東部,但因為大多數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導致野生族群殘破且正在急速縮減中。由於山茶屬植物的傳播媒介是小型齧齒類動物,傳播距離短,致族群在遭受破壞後往往無法再拓殖回來,故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世界植物紅皮書」中,將它列為「易受害」的稀有等級(Vulnerable species, VU),顯示應該受到善加保護。

生長速度慢、產量受損!該如何成為培育成發展重點

長期研究林下經濟的林試所副研究員林文智表示,雖然近年來政府機關已將試驗林地及國有林班地上的野生山茶有條件開放標售採摘,但隨著消費需求日增,以及氣候變遷與病蟲危害等造成產量減損,使得經由人工方式,將臺灣山茶苗木直接種植在森林中培育似屬可行,故該所已將臺灣山茶列為發展林下經濟的評估項目。

然而要如何將臺灣山茶從野外自行繁衍轉換為林農栽種呢?林文智解釋,有幾項因素必須考慮:首先是如何解決市場上臺灣山茶一苗難求的問題,以及林農需要選取何種苗木使用。一般而言,由於森林中灌溉水源取得不易,種子苗的深根特性可以加強茶樹的耐旱性,但因為種子形成時來自不同植株的花粉,故有品系無法固定的疑慮;反觀扦插苗在栽種初期,根系雖然不如種子苗強健,卻有品系穩定的優點。

其次要考慮的是,如何兼顧林木及茶樹生長,又能做好環境保護,例如,如何利用林間光度使林木及茶樹能夠和諧生長。為解決上述問題,林試所已著手進行各項試驗,包括:臺灣山茶開花結果調查、種子採集及催芽技術、種子保存及扦插技術等,後續還將建立臺灣山茶不同品系的採種園與採穗園,並研究不同品系間的生長與茶葉適製性等議題。

試驗證明培育技術可行!半年培育期扦插發根率可達6成

林文智進一步說明,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在臺灣山茶種子苗培育部分,若能於適當時期採集成熟果實並經由妥善處理,種子發芽率可以達到9成以上,苗木於苗圃培育的成活率亦可達到95%以上。至於在扦插苗部分,雖然對於植物發根劑IBA的反應不同,但確實可以保有原來品系的特性,整體而言,平均半年培育期的扦插發根率可以達到6成,某些特殊品系的發根率甚至超過8成。換言之,林試所研發的臺灣山茶苗木培育技術皆屬可行。

林試所所長張彬強調,臺灣山茶在臺灣生態保育及物種保存上原本佔有重要地位,卻因為不敵棲地破壞而遭遇生存危機,如今竟然峰迴路轉,受到國人高度重視,未嘗不是一項轉機!而林試所的相關研究,正可以提出科學證據,協助評估臺灣山茶朝向林下經濟發展的利弊得失,以期在兼顧保育及利用的前題下,讓它以在地保種或異地保種的方式生長,繼續綿延先民們口中的「仙茶」茶香,同時讓林農、消費者均蒙其利,共創多贏。

延伸閱讀
暖化與天災影響茶葉生產!茶改場運用智慧農業技術防災
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茶包溶出幾十億的塑膠微粒!沖泡茶包該擔心嗎?
已經喝不到傳統鐵觀音的滋味了?如何恢復茶的傳統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