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瑞士研究團隊成功在實驗室中培育出巧克力,未來巧克力來源可能不再來自生長在樹上的可可豆。

撰文=編輯部

你可能聽說過實驗室培養的肉,那實驗室培養的巧克力呢?瑞士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 (ZHAW) 研究團隊利用生物反應器,在實驗室中製造出全球第一個人工巧克力。

歐美國家鍾愛巧克力產品,需求持續大量增加

根據歐睿國際2019年的數據統計,全球前10大巧克力消耗量的國家排名中,排名第一的美國一年可以吃掉的巧克力有139.44萬公噸,第二名的俄羅斯及第三名的德國相加也無法超越。除此之外,歐洲國家佔據了4個名額,其中為首的是德國,德國在一年內可以吃掉多達63.1萬公噸的巧克力,不管是美國或是歐洲各國,都可以看出歐美國家對巧克力的市場需求極大。

可是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量背後,隨之而來的是眾多的環境以及巧克力生產中的人權問題需要被克服,如此惡性循環之下,總有一天,巧克力的供應量將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

人工巧克力有機會解決全球暖化造成的可可豆短缺以及種植地過度擴張和可可農的人權問題

全球對巧克力市場需求龐大,卻不得不正視可可產業目前面臨的困境。

以可可豆作為經濟作物的西非,因為商業利益的不對等,可可農和童工被壓榨勞力的問題一直存在。另一方面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可可豆產量也隨之下降,可可豆的生產量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就遠不足以供應龐大的市場需求。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成功以實驗室作為培養基地,培養出人工巧克力,以實驗室作為主要生產地的人工巧克力,只需少量的可可豆,就可以得到超過以農業加工方式生產的巧克力產量。

通過細胞培養,在實驗室中製造人工巧克力

其實跟培養細胞肉的邏輯相仿,人工巧克力同樣也是利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來製作。

瑞士研究團隊在清理可可豆表面後,分離出可可豆的癒傷組織,再將癒傷組織放入培養基與生物反應器中增殖,產生更多可可細胞,而這些可可細胞在冷凍乾燥後即可變成可可粉,可再藉此製造出巧克力。

癒傷組織(callus)通常出現於植物的傷口處,是一種由薄壁細胞組成且未形成結構的組織;在人工巧克力的研究中,可以運用癒傷組織(callus)的特性生成更多可可細胞。


瑞士研究團隊利用生物反應器增殖可可細胞。(圖片來源:green queen)

人工巧克力不會影響可可豆的農業市場

研究團隊負責人Hühn說:「我們的主要目標不是繞過農業,剝奪農民的生活。而是為了測試其他替代方案,因此不會淘汰傳統可可豆的農業生產,我們也不希望如此。」研究團隊試圖以農業以外的方法解決巧克力帶來的土地和人權問題,以及避免全球暖化造成的巧克力短缺狀況真的發生。

人工巧克力與人造肉的初衷一樣 希望能解決環境問題

巧克力現在面對的問題有種植土地、勞工壓榨及全球暖化所導致的產量銳減,過往大家對於細胞培養的技術僅專注於肉類蛋白質,但此技術同樣可以運用在植物上,且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或是改善產業本身的供應鏈體質。

雖然研究成果距離商業化生產還有一段路,但是科技不斷進度,未來或許真能靈活應用細胞培養技術,在人類面臨自然資源枯竭之時,透過這類研究技術或可成為解方之一。

審稿編輯:林玉婷、李依文

延伸閱讀
紓壓不能沒有巧克力?美國在疫情期間,巧克力銷額成長4.2%
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差在哪?巧克力%數越高就越苦嗎?
巧克力名列生產里程最高的食物之一!一張圖帶你看懂巧克力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