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從2021年鳳梨、鳳梨釋迦、蓮霧,到2022年的石斑魚、竹筴魚與白帶魚遭受中國單方禁止進口,12月8日則是由中國當地進口業者通知,原訂已提供註冊補件的水產業者卻仍無法銷往中國,中國官方卻僅以網頁顯示「暫停進口」,未有任何官方回應,主要衝擊台灣經濟水產包含養殖魚種午仔魚及遠洋捕撈水產的魷魚、鰹魚及秋刀魚。

採訪·編輯=張語屏

根據中國在2021年4月12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針對全球所有農漁產品銷往中國前必須註冊登記,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明,有別於近2年因檢疫方式而受阻的農漁產品,這次面臨的則是以貿易行政障礙禁銷水產,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也特別聲明,因現行WTO規範下並未有中國所創立的註冊程序,因此不能讓台灣農漁業因此受到影響。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台灣一直有許多食品輸出至中國,推薦註冊有18類產品,其他則有業者自行申請註冊,而自2022年6月中國海關總署透過網站公告禁銷台灣石斑魚、竹筴魚,同年8月1日也於中方網站顯示,上百間台灣食品企業、漁船、茶葉廠與蜂蜜廠等註冊資訊和進口狀態也都更改為「暫停進口」,在當時所顯示的禁止出口品項也以包含遠洋漁產及水產品居多,陳吉仲指出,依2019年至2022年遠洋與養殖水產品產值估計,預估2023年約會有60億的影響。

在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於2022年8月1日半夜公告,包含漁船、食品業、茶葉廠與蜂蜜廠等的註冊資訊和進口狀態更改為「暫停進口」。(圖片來源: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截圖)

屏東林邊鄉是近年中國禁銷重災區 養殖業者從石斑魚改養午仔魚再次面臨難題

石斑魚和午仔魚是屏東縣林邊鄉主力的養殖經濟魚種,約佔7成比例,且約有8成皆輸往中國。「原本8月消息一出來還沒有實際阻擋,大家鬆了一口氣,現在午仔魚剛好正在補撈盛產,石斑魚之後漁民紛轉養午仔魚,現在又遇上,漁民現在心情很糟、很難受。」林邊區漁會總幹事陳忠敏感嘆。

陳忠敏說,雖然在2021年就有和漁業署初步討論屏東主要養殖石斑魚和午仔魚的因應措施,但2022年中先忙著顧慮石斑魚,緊接著卻又來擋午仔魚,影響的不只是養殖漁民,包含捕撈網工、搬運船業者、負責包裝的婦女也都連帶受影響,「擋下一種魚,都有可能拖垮整體產業供應鏈、影響無數個家庭。」

一年漲4次 養殖午仔魚每公頃增加30萬元飼料成本

因俄烏戰爭之後,養殖飼料在2022年已調漲4次,一包20公斤的飼料從800至900多元,預計到2023年元月又要再漲到1030元左右。陳忠敏自己也有養殖午仔魚,在5至6月放苗飼養的午仔魚苗約在11月底至12月可以捕撈。

陳忠敏每公頃養殖午仔魚數量約為4至5萬台斤,在7至8個月的養殖期間,餵養約需3000包飼料,因此每公頃因飼料漲價多出近30萬元的成本,若因禁銷導致漁獲價格下降,讓每台斤池邊價降到90元,就會嚴重影響漁民生計。

養殖漁民應有轉型認知 減少放養量、願意迎接任何轉型管道

陳忠敏固然希望能有相關政策輔助,然而他也認為漁民自身也要做好準備、願意變通轉型。「在任何政策或外銷拓展策略的建構之前,減少放養量可以協助漁民降低風險的方案。」陳忠敏認為疏通一些放養量,除了減少養殖成本,也會為午仔魚提供較好的成長空間。

當放養密度太高,午仔魚必須養到10個月才能達到銷售體型(約350克),若能讓密度疏通,就能提早養成,7個月就可達到午仔魚最好的狀態,陳忠敏表示現行養殖密度,每公頃大多超過5、6萬台斤以上,若能減少到4萬台斤左右,就能達到理想狀態。

只是除了放養密度很重要,午仔魚不像石斑魚能在池中續養,陳敏忠說當達到適合體型,母魚就會開始繁殖然後變瘦,必須再餵養好一陣子才會再長回原本體型,除了養殖周轉率,漁民也要積極面對2023年養殖型態的轉變。

積極拓展東亞與南亞 石斑魚為外銷市場打頭陣

根據農委會在2022年12月9日提出午仔魚將往東南亞拓展銷售管道,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執行長侯彥隆特別看好新加坡市場。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有少數午仔魚養殖場,當地有食用午仔魚的習慣,養殖協會和農委會、漁業署在2021年也有做初步討論,可以初級加工或冷凍冰鮮的產品外銷。」侯彥隆說。

午仔魚雖然體型較小、魚刺較多,但很適合做為一夜干產品,侯彥隆說明,現在加工技術成熟已能克服,未來若能更加符合日本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繼農委會與日本針對龍膽石斑魚簽定合作意向書、2023年將進入日本迴轉壽司市場,午仔魚一夜干也有望進入日本市場。

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水域環境能養殖多樣化的水產品,而日本市場屬於冷水養殖,較無熱帶、亞熱帶型的午仔魚產品,因此午仔魚產品有望進入市場。然而侯彥隆也表示,同時也須考量日本市場少見午仔魚,必須先針對市場口味做好調查工作,才更有外銷機會。

冷鏈技術與凍存空間成為產銷救援主力 減緩外銷前的陣痛期

然而外銷仰賴穩定品質與產量,侯彥隆表示,此次受影響的遠洋捕撈水產如魷魚、鰹魚及秋刀魚,午仔魚則可藉由加工方式,透過冷凍儲藏做運銷保存,藉由延長時間和空間來補救,只不過在國內市場,因魚肉替代性高,當有價格一降便環環相扣,水產品市場就會產生波動。

衛福部食藥署為主要出口文件審核單位,陳吉仲表示6月30日前早已核定通過允許出口至中國、但仍需因應中國要求另外補件註冊的漁船及水產業者有105件,在8月31日前仍有持續出口,而另外有新增補件想要銷往中國的業者則另有73件,吳秀梅也補充,總計178件已在期限前經食藥署專人通知與確認,皆已完成原計補件需求。

陳吉仲因此表示,已補件卻仍然遭受暫停出口、且未獲中國官方回應的狀況,農委會現階段將採取兩項措施,先由食藥署持續向中國海關總署溝通,並且同步啟動補救措施。

衛福部食藥署為主要出口文件審核單位,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圖左)表示在此次暫停進口的水產品補件178家業者中,皆已在期限內完成,未來將持續與中國海關總署溝通,陳吉仲(右)表示將針對WTO技術性貿易障礙(TBT)委員會提出特定貿易關切。(圖片來源:行政院農委會提供)

「考量遠洋漁獲魷魚與秋刀魚產量近幾年變動幅度大,秋刀魚原本主要外銷出口市場以韓國、中國及日本,現在會以韓國為主,魷魚及鰹魚原本出口提供中國加工外銷為主,未來則會轉往東南亞國家尋找加工業者。」陳吉仲說,針對養殖類型的午仔魚產銷,也將拓展至東南亞國家為主。

2023年影響水產品產值約60億 增強加工技術能量為通路轉型做好準備

扣掉2022年因禁銷石斑魚、白帶魚及竹筴魚到中國而損失的產值約有18億,然而這次再度禁銷台灣水產品,估計影響約有60幾億,會先直接衝擊四大水產品,水產以魷魚佔最大宗為30幾億,其次是秋刀魚、鰹魚及午仔魚等遠洋及養殖漁業。

2019年至2021年平均輸中大宗水產品產值,以石斑魚7千公噸產量有14.9億元為最大產值,其次為遠洋漁業的魷魚、秋刀魚、鰹魚及養殖漁業的白帶魚及午仔魚,平均總產值約55.7億元,而在2022年因石斑魚及白帶魚的阻斷影響,也約有60億產值,因此估計對2023年水產品產應約近有60億的影響。

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為產業長遠發展,目前持續強化加工技術,讓因側重單一出口國而遭受影響的漁業積極轉型,這是接下來漁業署的中長期規劃。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則將協助開拓國外市場,讓午仔魚往東南亞拓展,秋刀魚到日韓國家加工,並會協助增加凍儲技術與預算,預計在2022年底也會提出運輸補貼規劃。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中國再對台灣農漁產下禁令!柑橘類水果、白帶魚、竹筴魚遭殃 損失約達8億!
中國宣布禁止台灣食品、水產、茶葉進口!統一、味全、光泉、義美等大廠都被點名!
台日農產貿易里程碑!台灣石斑魚游進日本藏壽司、日本成為台灣最大水果外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