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歐盟、美國、日本、中國請科學家做食品安全評估,政府機關扮演風險管理執行者,透過風險評估數據協助將民眾的健康風險降低到最低,並且持續監測、管控。

撰文=食力編輯部
圖表提供=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

台灣歷經多場食安風暴,每次的收尾結局都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佈新聞訊息告知民眾,事件產生的影響都交由法規掌控,針對違法業者提出罰則,就讓事件暫時落幕。

只是在食安事件發生的當下,民眾會因為媒體報導的渲染感到恐慌,隨著新聞訊息汰換,主管機關安撫式的資訊宣導,台灣民眾很容易「健忘」。新聞話題一淡去,故態復萌持續無選擇吃喝,但下一次再爆發食品問題,不免再度恐慌,落入「好了瘡疤,忘了痛」的循環中,多數的民眾並沒有真正建立對食品安全該有的正確知識,更遑論能夠重建民眾對於食品的信任。

因此「為台灣催生一個專業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一直是許多關心台灣食品安全的學者以及業者共同的期待。風險評估是透過科學證據,主動找出需要優先管理的食安議題,擬定「風險管理機制」,當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時,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能夠透過科學證據,建立客觀評估、透明流暢的風險溝通體系,提供產業以及民眾最正確的因應資訊。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 Taiwan)2015年11月舉行「為台灣催生一個專業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座談會,邀請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會長孫璐西、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任筑山、國家衛生研究院客座教授謝顯堂、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凌明沛等專家學者,分享其他國家如何建立「風險管理機制」,來因應食安議題。

歐洲、日本設立食品安全專責機構

90年代後期,歐洲發生了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事件,從比利時戴奧辛汙染食用油事件以及後來蔓延長達十年的英國狂牛症事件,歐盟為了消息食品恐慌,在2000年1月發布了《歐盟食品安全白皮書》,提出了成立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建議,將各方需要做風險評估的議題,請科學家做評鑑評估之後,藉由專責機構提供獨立整合的科學意見,再回報歐盟執行委員會,讓歐盟決策單位面對食物鏈,直接與間接相關問題及潛在風險能做出適當的決定。

歐盟各國經過長達兩年準備協調,建立新的食品法規,歐洲食品安全局於2002年成立,顧問團成員包括了27個會員國、執委會和3個觀察國代表,有超過1500名的專家,400多名的員工,到2015年為止,有超過2000件的科學建議被歐盟執委會、議會和會員國採納。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會長孫璐西認為,完整的食品風險分析系統是用科學數據將風險量化,政府機關扮演風險管理執行者,透過風險評估數據協助將民眾的健康風險降低到最低,並且持續監測、管控。最後立法者也要和媒體溝通、業者溝通,讓三大元素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溝通結合在一起。

在日本的食品安全系統中,風險評估的專責機構是直屬於內閣府,等同台灣行政院下的直屬機構,成立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除了負責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事宜外,尚需負責食品事件和緊急事件的應變處理,以確保國家能夠「保護人民的健康」。

美國以科學基礎協調各部會

建立風險評估專責機構不是只有用於食品安全管理上,而是能夠扮演相關部會中協調、支援的角色。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任筑山指出,美國農業部於1994年成立「風險評估和成本利益分析室(ORACBA)」,是由首席經濟專家帶領的單位,這個單位的任務,就是要確認該部提議的法規是建立在健全的科學和經濟分析之上。甚至與法規政策相關的生物科技研究計畫中,至少要有3%預算來做風險評估。

在美國聯邦政府,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和稽查局(FSIS)、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疾病管制局(CDC)和環保署(EPA)四個單位有其各自的任務,也有需要跨單位執行風險評估任務,任筑山指出,美國設立跨部門工作小組(InteragencyWorkingGroup, IWG),以科學為基礎。統整、協調各部會的風險評估結果,甚至「政策就是依據協調出來的結果」。IWG也和各部會成立Foodsafety.org網站,內容有食品法規、給工廠的指南、怎麼回收食品、怎麼做風險評估,還有教育孩童的知識專區,甚至可以檢舉不潔食品或違法業者,是美國民眾重要的食品資訊來源。

中國食安政策以科學家意見為準

中國的食品安問題也相當多,經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假食物、毒食品等各式各樣的食品詐欺事件。而2011年塑化劑事件,雖然起點在台灣,但是因為兩岸食品銷售與技術交流頻繁,因此中國也開始進行各種食物裡面添加起雲劑的大規模調查。2011年中國成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以科學家組成委員,專注於食品安全裡「規範危害風險」的釐清,根據風險評估做出制定標準。

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塑化劑事件中扮演了監測調查的角色,不但找出常用的四種起雲劑的在食品中含量,並且訂出「健康指導值」的規定,把中國民眾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實際上吃進起雲劑的量,和國際公認的指導值相比較,結果發現日常攝食量其實很低,再發布調查結果,讓民眾知道不需要對起雲劑過度驚慌。

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食品行業做的是科學的生意,建立一個國家級的食品安全機構,有科學家說明分析安全數據,民眾就不會驚慌。」同時食品安全的規範要以科學為基礎,才能與時俱進,因此有一個國家級的專責機構對產業發展、安定民心都很重要。

國家衛生院名譽教授謝顯堂指出,台灣在2007年發佈的《食品安全與營養白皮書2008~2012》中,就提出盡快設立國家級的「健康風險分析中心」,可惜後續沒有落實,以致於這幾年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各領域專家意見分歧、各持己見,衛福部、環保署、各大學研究機構都有各自的風險評估單位,但是不同的研究方式,得到的風險值不一定相同。

雖然台灣現在在行政院下設立跨部會「食品安全辦公室」來執行食品安全會報的決議,但其中仍欠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管理措施,希望台灣能有國家級風險評估中心,成為具有公權力的研究平台,讓各路專家能取得共識之餘,評估結果也讓大眾信賴,政府機構也能「令出必行」,才讓替大眾食品安全做到基本的把關。

延伸閱讀:
「零檢出」其實並不存在
13億人的舌尖治理,中國專家用媒體溝通會打臉食安謠言
吳焜裕:未知風險多,需要食品專責與毒物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