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品期限標示統一,將可降低因消費者混淆而導致的食物浪費,於2025年時全球食物浪費將有希望減少一半。
撰文=張越評
為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各國的食品有效期限標示不斷演變,「最佳食用期」、「此日期之前食用」⋯⋯,五花八門的名詞,在國際間總共不下12~15種。消費者也常因此誤解日期背後的真實含義,而一律都將其視作變質、一扔了之,造成糧食被無端廢棄的情形也逐漸惡化。
為解決浪費問題,目前全球最具公信力、規模最大的全球性會員制行業組織消費者商品論壇(Consumer Goods Form,CGF)2017年9月20日宣布計劃,要在2020年前要統一食品日期標示。
消費者商品論壇(CGF)發布的數據中顯示,每年全球浪費掉的糧食可達13億噸、共9千4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美國「因誤解食品日期標示」而產生的食物浪費就每年損失達290億美元,食品浪費每年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也可達8%,不僅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負荷。
圖一:食物浪費製造之二氧化碳已可比擬世界前三大國排放量
圖二:從農場到冰箱各國食物浪費的原因占比
目前國際間12~15種不等的食品日期標示,如「Sell By(在此日前賣出)」、「Best if Used By(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此日期前最佳)」、「Used By(此日期前食用)」、「Display until(此日期後下架)」⋯⋯等,雖然目的都是為了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但標示內容不斷的變化,也讓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容易誤解或是「與其冒險吃壞肚子,不如直接扔掉」的想法。
結合來自70多個國家、超過400家的零售商、製造商、服務供應商和其他營利企業的CEO及高層管理者的消費者商品論壇(CGF),於2017年9月20日達成共識與協議,宣布3年內將統一商品上的日期標示,特易購(Tesco)、家樂氏(Kellogg)、 沃爾瑪(Walmart)、金寶湯(Campbell Soup)、賓堡(Bimbo)、皮佩(Pick n Pay)、雀巢(Nestlé)、家樂福(Carrefour)、聯合利華(Unilever)等企業都參與其中。
到2020年之前,零售商和食品生產者將採取以下三個重要步驟來達到簡化日期標示的目標:
一、一次僅能採用一種標示;
二、易腐食品採用有效日期(例如Use by)、非易腐食品採用建議日期(例如Best if used by),確切措詞視各國調整;
三、透過消費者教育來讓民眾清楚了解標示含義。
食品的有效日期訂定,受原料、製程以及運輸、儲存及販售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台灣超市買東西,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從過去的「有效日期」或是「從製造日期與保存期限回推」兩種,到現在規定必要標出「有效日期」,進口食品如果沒有提供相等我國有效日期的資料,也會將賞味日期等一律視作有效日期,按照國內的規定,產品只要過了有效日期就不能販售,規則單純得多,已經符合CGF「一次只採用一種標示」的目標。
但消費行為可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具有效日期標示的鹽巴(非易腐食品)雖然可能在良好儲存環境下放置千萬年也不變質;但有效日期長的冷凍食品放置室溫過久,食品鮮度則會因此大幅下降,甚至在有效日期前就產生變質;而若把常溫餅乾商品(易腐食材)丟入冷凍櫃,有效日期到來時,它可能還新鮮得很,這時,因為餅乾超過有效日期而將它丟棄,是否也很可惜、也算是食物浪費了呢?
至於開封後的食品有效日期還具有參考價值嗎?幾乎沒有。試想標示有效期限一年的瓶裝茶,開封後放在路邊一年後再喝?這會是一場無法想像的悲劇。消費者商品論壇數據顯示,通過推行簡化期限標示,2025年時全球食物浪費將有希望減少一半,儘管標示變清晰了,我們仍要了解:食品有效日期與安全性沒有完全性的關聯,消費者、零售商、物流運輸與儲存行為也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食品的有效期限這樣訂
▶食品有效期限與安全未必有一定關聯
▶家樂褔用醜蔬果做冰棒 能否帶動大企業關注剩食議題?
參考資料
▶Champs123
▶the Guardian: Guide to food date labels.
▶Quartz: Celebrity chefs want the US to own up to its food waste 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