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你印象中的販賣機還是需要投幣的那種嗎?受到疫情推波助瀾,除了外送、網購受惠外,智能販賣機由於能夠無接觸購買,又方便省時,連餐飲業者也開始跨足,究竟販賣機有哪些商機呢?

採訪=羅璿、謝承學
撰文=謝承學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額店租、人力成本加上民眾對於實體購買的需求銳減,導致許多以實體銷售為主的業者倒閉,卻也催生外送等減少接觸的消費模式,其中卻有一種看似傳統卻在疫情期間注入活水的銷售通路——自動販賣機,在無接觸、經營成本較低的優勢下嶄露頭角,究竟這個被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簡稱:資策會)預測將在未來3年成為通路中一方之霸的自動販賣機,靠的是哪來的底氣?

疫情加上逐筆開發票新法,2022年將成為智能販賣機元年

根據全台最大自動販賣機機台製造商金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估算,目前全台約有10萬台正在營運的販賣機,若從從全台市佔4分之1的販賣機經營業者統一速邁來看,其年營收就高達約18億元,可以看出自販機產值約有超過70億元,而根據財政部的資料指出,2020年台灣非店面零售業年增率達到12.3%,是2009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可以看出台灣自動販賣機雖然看似低調,卻也受惠疫情下的無接觸商機,智能自動販賣機正要蓬勃發展。

台灣自動販賣機機台最大製造商金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卓政懋認為,在人力成本提升加上疫情推升無接觸消費下,看好台灣自動販賣機市場會在5年內成長50%。(張偉明攝)

我們對自動販賣機的印象可能留在學校、醫院那種投入硬幣後,會有零食、餅乾掉出的那種,有時還會出現卡幣、商品未出的情況,儘管像這樣的傳統販賣機仍佔目前多數,但隨著政府計畫在2022年,所有自動販賣機需要逐筆開發票,勢必迎來一波換機潮,我們熟悉的販賣機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強調智能、零接觸、多元支付的智能販賣機,金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卓政懋估算全台約有5萬台機台需要翻新,將耗時6至8個月。考量隨著逐筆開發票新政策即將上路,帶動既有販賣機換機潮,再加上新進業者,資策會預估2022年起三年內數量將達到2、3萬台。

然而,為何資策會看好智能販賣機產業呢?

面對超商與餐飲業圍攻,販賣機加盟業者聚焦只有販賣機才能做的事

「做只有販賣機能做的事。」面對外界質疑,在超商密度高、餐廳小吃遍佈的台灣是否能發展販賣機產業,手握上百個夜市小吃品牌,看準販賣機商機的滙聚餐飲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表示,從來沒有要和超商、餐飲硬碰硬,他更認為販賣機應該從場域、使用時機來切入。

廖振宇研究全球販賣機最普及的日本,分析擺在哪些場域的販賣機獲利率最高,他指出像是有快速購買需求的學校、在非餐期需要用餐的醫院等地,便利商店和餐飲業者難以做到的生意,都可以由販賣機見縫插針,而相較一般餐飲業者,智能販賣機還能透過會員資料、消費時間進行大數據分析,找出各個地點販賣機哪個商品賣最好,達到最大化銷售效益。

他特別點出同樣在疫情期間來勢洶洶的外送產業,並認為同樣是減少接觸、便利,如何與其競爭,他坦言:「正面對決沒有任何勝算。」,他指出在午餐、晚餐時間,外送隨叫隨到,販賣機頂多是加熱、保溫食品,「怎麼能和可能價錢稍貴,但是現煮的餐點競爭。」但如果在工程師、醫護人員輪班的科學園區、醫院,在晚上8點之後很少有餐廳營業,這時販賣機就將成為首選。

餐飲業為何投入販賣機?擺脫營業時間限制、降低展店風險承受力

在近期出現的智能販賣機中,由於保溫、加熱、冷凍技術成熟,已跳脫以往只能販售零食、罐裝飲料的思維,更有不少餐飲業者如有82年歷史的悟饕池上飯包正計畫將便當上架販賣機、飄香全台的丐幫滷味也在販賣機上賣滷味,究竟原本就有店面,為何還要拓展自動販賣機版圖呢?

遍佈各地的悟饕池上飯包可以說是所有台灣人的回憶,然而,為何要投入自動販賣機銷售呢?悟饕執行長林峰表示:「沒有銷售時間限制是最大誘因。」儘管非餐期仍有便當需求,但該時段的銷售量又無法支撐人事成本,導致一般門市無法長時間營業,而販賣機剛好可以解決。

而作為悟饕拓展自動販賣機的推手,鴻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亮儒表示,悟饕預計銷售地點以商辦大樓為主,即是看準商辦大樓上班族對於正餐的「硬需求」,她也特別指出以往便當在自販機上銷售面臨保溫、食安問題,因此提供悟饕的販賣機都能做到攝氏65度保溫確保風味,然而,即使販賣機能達到保溫,在鮮食的限制下最多也只能放2至3小時,在銷售週期短的情況下,鴻緯的販賣機也能做到消費者線上訂,指定時間自取,在庫存掌握度能更高,盡量減少成本浪費。

而台灣加熱滷味代表——丐幫滷味除了看準上述銷售時間延長外,丐幫滷味執行長陳秋霞表示,考慮到實體店面在裝潢、水電、房租等成本較販賣機高,販賣機只要在前期投入研發成本,後期即可持續銷售,如果直接將機台擺在現有店面,在非門市營業時間販售,還能省下租金。

協助丐幫研發滷味販賣機以及滷味冷凍技術轉移的廖振宇也指出,販賣機較實體店面成本低,換句話說,風險耐受度將更高,他直言,如果現有地點經營不善,販賣機能馬上換位置,「但店面怎能說搬就搬。」凸顯販賣機相較實體店面的彈性。此外,他認為對於餐飲業者而言,販賣機不僅是多了一個銷售通路,更是達到多元經營,降低風險的手段之一。

疫情推動自販機蓬勃發展 ,產業成熟的前提是教育消費者使用習慣

最後是消費者。財團法人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許生忠表示,智能販賣機之所以近期在台灣開始蓬勃發展,首要因素就是疫情推升。他指出,疫情改變民眾的消費習慣,例如外送比例增加,內用減少,或是網購比例增加,實體購物行為減少等,而智能販賣機正好可以滿足無接觸、便利的需求,因此成為受惠產業之一。

而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所副所長呂俊宏也直言,儘管智能販賣機符合當前時代的需求,但要在台灣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對消費者的教育。首先是要讓消費者擺脫對傳統自動販賣機的印象,透過投入智能販賣機的業者越來越多,尤其在販賣機主力戰場如學校、醫院更能加強消費者的使用動機,消費者的接受度將逐漸增加。

在疫情的推波助瀾加上科技日新月異下,呂俊宏表示:「就像電商一樣,自販機是無法回頭的路,將在通路佔有一席之地。」但他也提醒,一個新興產業究竟是真的有賺頭還是泡沫,取決於參與者是否有想好自己的定位,他以智能自販機產業為例,許多業者看到有商機便投入,但沒有釐清商業模式,同時想做機台、開放加盟又想發展自有產品,因此很快便陷入經營困境。他認為:「唯有思考我要服務的對象是誰,才有可能長久經營。」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為何連鎖精品咖啡、全台最大連鎖便當店大佬都要做?餐飲業跨足販賣機的5大誘因
營運時間拉長、營業區域擴張有這麼簡單?餐飲業跨足販賣機的挑戰大公開
餐飲販賣機真的很安全?溫控、教育訓練、確實把關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