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農教育是全民議題,但是有礙於政策推動者、企業對於教育本身或是自身的發展方向不了解,需由中間的傳播管道為輔助,近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以及數位時代的來臨,廣告微電影、故事行銷、公關議題等媒介,是較常見的行銷傳播,而作為整體性的政策溝通,要真正的去理解溝通對象感興趣的內容,不只是空有型式,卻沒有策略的溝通。

國內近年來因為食安問題、出口農產品不穩定性提升,以及飲食文化在地化等影響因素,也直接催生《食農教育法》正式通過,雖然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非營利組織、地方政府及企業開始關注,但仍然對於食農教育的方向,和自身組織的連接相對不了解。從消費者端來說,食農教育應該是一種全民議題,但是如何透過中間的傳播管道,來更清楚瞭解食農教育的面貌,就是一大挑戰。

華文的飲食生活本就存在食農 透過立法更鞏固教育的重要

在我們小的時候,常常聽到長輩說要吃「原型食物」,而在華文化的飲食中,跟著24節氣對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來選擇當季和在地的食物,更是許多人的養生之道。立法院經由三讀通過,讓大家其實早已而熟能詳的食農教育,有了正式的法源依據和預算,而當中包含「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等六大核心目標。

其實過去在國內的農業行銷與餐飲文化的溝通,一直有不少生產者及品牌經營者,想要投入食農教育的支持行列,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著手,以及能夠創造出經濟的價值效益,若是沒有足夠的資源投入,要單靠農民個人或是非營利組織來推動,是相當辛苦的事情。

尤其是食農教育的關鍵在於「教育」,不但要有足夠的合適空間場域來做體驗,更需要消費者願意主動參與,就像因為疫情期間大家希望,能到戶外從事休閒活動,而休閒農場突然爆紅,但若是只停留在當下的休憩娛樂,等大家回到了家中,還是沒有延續對於休農農場的記憶點,也沒有體會當中的食農教育,對於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重要性的認知。

食農教育不該只是農民義務 更是國民義務

在整體的食農教育環節中,不光是農民應該清楚自己的農、畜牧、漁等產品,什麼是好的生產方式及過程,對於整體國民來說,對於自己國內的農業生產、加工、友善生產育養及畜牧及動物福利,若是能認識得更清楚,也就更願意支持在地的農產品。

特別在我們因為疫情的影響後,更願意選擇在家做菜時,其實也同時對於自己購買的食材,是不是能吃得安心、是否在地生產並且符合當令季節,或是生產的過程是否對環境友善,都會較以往更為在意,原因就是希望自己和家人不但能吃得健康,也能讓這片土地更好。

事實上已經越來越地的城市鄉鎮、中小學校、非營利組織及農民開始投入食農教育的推動,針對減少食物浪費及剩食,以及認識在地的農業場域及產品,而當許多原本就是從事食品相關的餐飲服務業,以及希望能返鄉投身農業的青年,也持續地運用創新的思維,是從體驗的內容與設計出發,不論是讓遊客、學生了解能農產品的生長過程外,也教導食物烹調的過程,以及教導背後的文化意義。

讓食物的角色從飽腹這件事透過「元行銷」轉向更高的經濟與社會價值

就像從稻米收割到端上餐桌,或是認識在地的咖啡特色到自己學習沖泡,甚至是跟著原住民族的朋友一起上山採集食材後,再一起參與慶典與饗宴,都能夠讓年輕一代進入食農教育的正面影響環境中。

在「元行銷」的時代,當消費者、行銷者及創新思維開始產生連結之後,就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永續農業的行列,消費者也更願意付出對應的代價,來購買食材甚至是體驗的旅遊行程,這時才能彰顯出食農教育更高的經濟及社會價值。

因此我從「生產者」及「消費者」歸納出6個重要的認知關鍵問題。

生產者掌握正確知識、公開生產過程與滿足市場需求

認:清楚認知自己的從事的農業行為是否具備足夠的正確知識
生:生產過程是否可被大眾公開檢視及符合永續經營
售:在銷售時是否能滿足市場需求而非過剩導致資源的浪費

消費者需認識食材、了解食物背景以及信任生產者

買:對於自己購買的相關食材是否有足夠的認識
食:餐飲的製作和食用是否了解背後的文化意義
信:對於生產者及相關提供服務的品牌是否足夠的信任

透國食農教育保留與傳承飲食文化

然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能夠透過食農教育的養成,找回許多各族群的獨特餐飲文化,不論是外省、閩南、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餐飲的製作和料理過程常常需要從目的、食材選擇、製作過程到用餐儀式,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文化的記憶不容易保留或描述,卻可能看到一道兒時懷念的料理,而想起了背後的意義。

就像有的人吃過外省長輩做的酸菜白肉鍋,那可能是代表一家早期農曆新年的團聚回憶,而經由食農教育的轉化,運用台灣在地的食材和符合時代的製作方式,不但可以重現味道,更讓飲食文化得以傳承保留。

另外一個對於國人來說食農教育的未來影響,則是觀光旅遊的在地深化,除了戶外景點之外,不同的鄉村城市甚至原住民族部落、客家庄,其實都有特色的飲食習慣與方式,同時也因為可能是外地人的觀光景點,所以像是祭典活動、老街商圈,其實都蘊藏了值得被推薦分享的特色飲食。

也因此當透過食農教育的提升影響後,各個農漁村、社區鄉鎮,能夠從新的去尋找更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和特色,再經由觀光旅遊所帶來經濟效益,去促進地方的發展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官方與民間需要互相溝通 食農校育才能有所成效

以《食農教育法》第2條中,明定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7條則說明,涉及中央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其權責劃分如下:衛生及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教育主管機關、環境主管機關、文化主管機關、原住民族主管機關、科技研究事務主管機關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為推動食農教育整體政策、方案、分工及預算,應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也因此要讓全民都更具備食農教育的意識時,除了必須先有一致性的政策方向擬定,還必須由各部會依照不同的目標及需求,分別規劃各自需要去溝通的內容,以及達到溝通對象的認知改變。

而這時從整合行銷傳播的面向來說,就需要分為組織對組織的溝通,以及組織對消費者的溝通兩個面向。而溝通的對象,則是以第3條第6項的食農教育體系為主,組織包含學校、社區、各類團體及政府各級機關(單位)等,消費者則是個人、家庭及社會。

以現在來看,各地方縣市政府對於食農教育的推動,不少縣市都有很具創意的表現,像是彰化縣的「食農教育體驗嘉年華」、 臺東縣的「臺東慢食節」以「2022食育力五星城市」中,榮獲五星城市包含花蓮縣、嘉義縣、嘉義市、台東縣、高雄市及宜蘭縣,但卻可以發現仍有許多縣市對於,推動食農教育的理解與方式,以及在地特色發展的接軌上,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透過行銷傳播與提升品牌故事能力 幫助食農教育更落實

其實本身也有不少非營利組織,在品牌的發展過程中,就具備相當不錯的故事行銷能力,但是從食農政策的推動與行銷方案的設計角度,幫助更多的組織能夠將原本好的理念,透過行銷傳播及提升說故事的能力,幫助食農教育更落地,畢竟許多社區發展協會、公益組織是直接面對末端的會員及在地居民。

當我們要將第3條第1項中的飲食文化,讓各地區各族群對飲食方面之技術、習慣、禮儀及儀式活動,包括食材之選擇、獲得、調理、處理、保存及食物取用方式等,都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同時,就要先提升組織的溝通能力,才能達到官方與民間團體,相輔相成的傳播成效。

以相同的行銷傳播為例 幼稚園到大學的老師未必能有相同的教育見解

但是當我們細分溝通的目標對象時,就可以發現不少溝通方式,必須因應目標對象而調整,例如當政策要落實到學校時,大學老師與幼兒園老師對於接收的訊息,及可能產生的預期反應就會不同,這時就算都是用廣告微電影來溝通,就要考慮大學老師的生活形態與教學對象,與幼教老師的區別,進而決定這次所拍攝的內容,究竟是給誰看。

就算擁有體驗行銷方案,城市與鄉村的國中老師本身資源不同,能不能帶回學校裡是一大考量

以「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來說,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包含家政、童軍和輔導3個科目,家政的學習內容包括了「飲食」主題,如:飲食行為與綠色生活、食物資源的管理與運用、食品安全;而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包含生命教育、生涯規劃和家政3個科目,「飲食」主題,如:飲食與生活型態、膳食計畫與製作;另外在學分之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分別為「思考:智慧的啟航」、「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創新生活與家庭」, 創新生活與家庭包括了「飲食」主題,如:現代農耕綠食尚、美味關係在我家。

因此在以國民中小學的教育系統來說,鄉村與城市的老師對於教育上的考量,以及所在區域的可運用資源不同,這時從行銷傳播的面向來說,就算是設計出相當不錯的體驗行銷方案,但是老師們體驗完了之後,是否能夠應用在教育環境中,可能更為重要。就像食農教育很多時候,會鼓勵設計桌遊來輔助,但是老師們或許能夠理解並願意使用,但是當面對孩子們的城鄉差距及文化差異時,就必須讓體驗行銷的方案,進一步思考並達到末端學習的場域。

思考設計傳播工具 必須要考量公立、私立幼兒園系統與對象的不同

與幼兒園的目標對象時溝通,幼兒園的體系及教育型態,也會對食農教育的引入,有一定的認知需求差距,像是強調自然教育的華德福教育體系,本身就有相當的理解和認知,但是幼兒園主要包含公立幼兒園(公幼)、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私幼)等四大類,若是要思考設計傳播工具的時候,就必須更了解不同系統的園長及教師,對於食農教育元素的加入,需要產生的改變是什麼,並且教育者本身,傳播的對象更可能必須從另外一個方向來設計,針對有嬰幼兒的家長來溝通,進而讓政策的推動可以同時影響到兩個不同的群體,最終產生接受認同食農教育的共識。

推動食農教育之過程,老師可能發生對於食農教育課程不認同,或是在課程設計上面對農業專業問題時,感到困惑不安進而導致排斥,並且並非老師都喜歡接觸大自然、因此在行銷傳播的溝通上,關鍵在於第1層如何說服老師接受相關議題,對大學老師來說,能在理解認同後因此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或是高中老師願意將食農教育的議題,作為協助學生申請大學時的材料,這些都並不是架設課程網站,或是只透過標案就能解決,而必須回歸部論是具有說服力的廣告微電影,還是大眾媒體的公關議題影響。

行銷傳播的溝通過程 父母也必須對於食農教育有所認知 微電影的傳播方式有助於提升溝通成效

常常家長本身並不了解什麼是食農教育,但是當家長明白孩子在學校,有接受相關的體驗活動時,多半願意贊成並肯定,只是並不清楚具體的差異,甚至有的家長基於自身的生活經驗與休閒偏好,早已引領孩子進入食農教育的學習,像是到客庄及原住民餐廳用餐,並認識相關飲食文化的內涵,或適當野外露營時,透過導遊及自身經驗,指出可食用的動植物明成與特色,甚至是相關對應的節氣時節。

行銷傳播的溝通過程中,不同學習階段的父母及家人,也必須對於食農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認知,因為許多體驗課程不能只是在學校,當落實到農村體驗、休閒農場的觀光休閒習慣養成,以及日常餐飲的餐桌教育時、家長的身分都更具有影響力。而這時所運用的傳播工具,若是以30歲到40歲的年齡區間來說,廣泛性的訊息接收,則必須使用公關議題的建構,以及社群媒體的擴散效益。

許多家長會從傳播訊息中判斷,訊息的內容和接受改變的原因,例如當看到了社群議題上討論關於食農的內容時,可能強化「安心、 健康、 成長、期望」這些關鍵字時,若是政策的推動者能夠有計畫的運用,感性的微電影來結合故事行銷,就有機會提升家長對議題的認同與關注。同樣的當政策有一定的預算,節慶行銷的舉辦和事件行銷的體驗效果,就更有機會達到整體的溝通綜效。

餐飲業者也是行銷傳播重要推手 必須區分餐飲業的型態、釐清今昔教育理念的差異

再回頭來看《食農教育法》第3條第1項中,餐飲製備知能及實踐、剩食處理,增進飲食、環境與農業連結這幾部分,要達到全民共識的時候,餐飲業的從業者也成為了,重要的行銷溝通對象,但是運用什麼傳播方式,才能改變餐飲業者的認知,同樣必須去區分,餐飲業當中的類別與型態,以及過去與食農教育的理念,有所矛盾衝突的原因,才能夠透過整合行銷的方式,達到有效的溝通。

國際知名主廚江振誠讓料理結合24節氣 給餐飲業者樹立最好的典範

就過去筆者接觸的餐飲相關科系的教師時,培養學生的時候較為重視的部分,主要基礎知識與輔導考照的通過,尤其是料理的技能的提升,但是食農教育較少做為課程的重點。但當國際知名主廚江振誠的成功,運用24節氣的概念來設計料理,其實就是食農教育的成功案例。但如何讓越來越多的廚師,從教育到廚房都對於食農的議題產生關注,以行銷傳播工具的應用來說,就必須更務實的達到觀念的改變,以及實際利益的結合,這時會展行銷的應用可能就較為適合。

中央推動政策 關鍵在於用不同的方式和訊息設計 說服不同的教育工作者

而當我們要從中央來推動食農教育的全民觀念時,勢必應用更全面的行銷傳播策略來溝通,我以『元行銷:元宇宙時代的品牌行銷策略,一切從零開始』一書中,將整合行銷傳播工具分為超過二十種。而在近年來因為疫情的影響,以及數位時代的來臨,當中作為整體性的政策溝通時,廣告微電影、故事行銷、公關議題、體驗活動及展覽會議及社群行銷,則是較為常見,應用在政策溝通時的內容呈現方式。

並不是架立了教材的使用網站,或是一堆徵求教案、桌遊的計畫和比賽,就能達到老師對於食農教育的認同,關鍵在於用不同的方式和訊息設計,分眾說服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而新聞的曝光若只是記者會的佈達,並沒有辦法引起公眾的注意,但是有創意的議題運用和媒體專案,甚至是虛實整合的規劃,才能真正地達到溝通的效果。甚至是當如果要運用節慶行銷和故事行銷時,是真正的先去理解,溝通對象感興趣的內容,還是只是空有型式但沒有策略的達到溝通的目標,都是食農教育在進行整合行銷傳播時,在「元行銷」的時代中,應該要重新思考的關鍵。

對食農教育的政策推動來說,擁有行銷資源的單位雖然常常以標案的型式,來達到專案執行的目的,但是不論從擬定政策還是宣傳溝通計畫,從「元行銷」的關鍵思維來說,自己相不相信與認同更是重要。要設計廣告還是公關議題的運用時,若是連資源的擁有者都不認同,也不了解這些行銷傳播工具,或是對於分眾溝通的觀念感到排斥,只想透過委託的標案單位來完成任務,那只是錯失了本來可以更好達成溝通的機會。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延伸閱讀
台東部落食尚:從「食」出發的部落文化之旅!結合漫遊體驗 翻轉在地美食 重塑部落新美學
飲食是文化的核心靈魂!用舌尖解碼與傳承記憶
食育推動困難多!若主管機關不夠積極 民間想參與效果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