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所有的基改作物,其殖入的外源基因,必須來自對人類無危害的生物體。當一種新的基改作物被研發出來時,必須進行嚴謹的安全性評估,所有實驗數據都必須經過生產國及進口國的政府部門及專家委員審查許可,才可以正式生產及貿易流通。
撰文=林信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技師)
民眾最關注的就是當吃下基因改造的食物後,包括直接由基因改造作物製成的糧食,或其加工食品等,在人體內消化、吸收、代謝後,會對人體造成何種變化。茲將消費者對基改食品之疑慮及普遍關切的課題,整理並說明如下:
具「抗蟲」特性的基改作物,可以使特定昆蟲中毒而死,對人類是否會有傷害?
大部分的農作物,不論是穀類、蔬菜或是水果,在種植過程都會有蟲害問題,所以一定要噴灑「殺蟲劑」類的農藥,以避免受到昆蟲的侵食而影響收成,或影響外觀賣相而造成損失,但使用殺蟲劑常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
在100年前科學界便已知道有一種微生物稱為「蘇力菌」, 當它與田野間的鱗翅目及鞘翅目昆蟲(如玉米根蟲及歐洲玉米螟)接觸後,會造成昆蟲死亡,但蘇力菌對人類不具有毒性,所以被用來作為「生物農藥」。過去90多年來已被農業及一般家庭廣泛利用, 目前的有機農業,仍然使用蘇力菌來作為天然殺蟲劑。
當蛋白質及遺傳工程技術被發展出來後,科學家便找出蘇力菌能使昆蟲致命的原因,知道是蘇力菌裡面有一種蛋白質結晶物,被特定昆蟲食入後,會造成其腸道出血(中毒)而死亡,這就是蘇力菌具有「抗蟲」能力的原理。
在1990年代,人類透過基因工程技術從蘇力菌中找出製造抗蟲蛋白質的遺傳基因(抗蟲基因),並將它轉殖進入玉米、棉花及油菜等容易受到蟲害的作物中,使這些作物的細胞與蘇力菌一樣,能夠製造抗蟲蛋白質。當田野中的玉米根蟲或歐洲玉米螟,與帶有「抗蟲基因」的玉米接觸後,便會因食入該蛋白質,造成中毒死亡。而科學家早已證實:蘇力菌的抗蟲蛋白質只對特定的昆蟲具有毒性,對鳥類、爬蟲類及哺乳類完全無害,所以對人類當然是安全的。
基因改造食品中的「基因」成分是否會轉移至人體中?
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只要是來自農林漁牧產品,都含有很多基因(也就是DNA),及其表現(製造)出來的蛋白質。米飯、麵食、肉類、魚蝦貝類、五穀雜糧及各種蔬菜水果裡,都含有各自所有的基因及蛋白質,被人類吃進去後,會在體內消化。人體的消化系統中,有多種分解酵素,食物中的基因及蛋白質成分,在通過消化道時,都會被快速分解,成為人類所需的熱量或營養組成,而其原有的DNA 結構及蛋白質功能都會在人類的消化系統中被破壞殆盡, 不會有任何殘留。
所有的基改作物,其殖入的外源基因,必須來自對人類無危害的生物體,如「抗蟲」基因來自蘇力菌(Bt),「耐除草劑」基因來自農桿菌,而蘇力菌及農桿菌都是在自然界中對人類無害的微生物,如同人類經常利用的酵母菌及乳酸菌,都是安全的。
當一種新的基改作物被研發出來時,對殖入的基因及表現的蛋白質,必須進行嚴謹的安全性評估,包含食用安全歷史、熱加工安定性、消化耐受性試驗、表現蛋白質的口服急毒性試驗、胺基酸序列比對等,涵蓋各種毒理學及過敏性評估。而且,所有實驗數據都必須經過生產國及進口國的政府部門及專家委員審查許可,才可以正式生產及貿易流通。
所以,食物不論是來自傳統作物或是基改作物,其中的任何基因及蛋白質,完整進入人體或轉移至細胞組織而留在人體內的機率幾乎是零,更不會轉移到生殖細胞而影響到下一代。
食用基改食品會不會引起過敏?
許多傳統食物中均含有過敏原,包括花生、堅果、牛奶、雞蛋、魚、甲殼類、小麥等。根據研究指出,在數千種食物原料中,大約有200種蛋白質,已被確定是食物過敏原。
殖入「新的基因」理論上可能會產生或誘發過敏原,然而,也可以利用基因改造方式去除可能造成過敏的相關基因表現,減少食物中的蛋白質成分造成過敏的可能性,如紐西蘭研究團隊利用基因改造的方式,已開發出低過敏牛奶。
食物中的基因及蛋白質成分,在通過人類消化道時,都會被人體分泌的消化酶及各類酵素快速分解,其原有的DNA結構及蛋白質功能都會在人類的消化系統中被破壞,不會有完整的殘留。
當一種新的基改作物被研發出來時,對殖入的基因及表現的蛋白質,必須進行完整的安全性評估,包含消化耐受性試驗、表現蛋白質的口服急毒性試驗、胺基酸序列比對。如有必要,還會進行過敏血清試驗,這已涵蓋各種毒理學及過敏性評估。作為食品用途的基改作物,都必須經過上述完整的試驗分析步驟,以確認對人類不具任何致敏疑慮。所以,經嚴謹安全性評估的基改食物與傳統食物是同樣安全的。
「耐除草劑」之基改作物,是否會造成除草劑之過度使用及高殘留量?
包含稻米、蔬菜及水果等所有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其植株周圍都會長出許多雜草,與種植的作物爭奪土壤中的水分及養分。雜草長多了,作物的生長就會受阻,而降低作物品質及產量。因此, 噴灑除草劑是許多作物在種植過程必須進行的步驟。
除草劑的原理,則是透過化學藥劑的作用,使植物的某一個生理作用受到抑制,讓植物的生長停滯,最後枯萎凋亡。除草劑會抑制雜草的生長,同樣也會對種植作物造成一定程度之抑制生長,使產量及品質均降低。
各國普遍使用的除草劑如嘉磷塞(Glyphosate),台灣俗稱為「年年春」,是一種非選擇性(non-selective)的廣效除草劑,可有效去除大部分雜草,但也容易傷害或殺死栽培之作物。嘉磷塞的作用原理,是針對植物中的葉綠體在光合作用過程,抑制其芳香族胺基酸的合成,此一作用對雜草及作物都是一樣的。
科學家從一種對人類無害的農桿菌(Agrobacterium)中,找到同樣可使芳香族胺基酸合成的基因,但較不易受到嘉磷塞的抑制。於是利用遺傳工程技術,將該基因從農桿菌轉殖進入黃豆、玉米等作物中。一旦黃豆及玉米帶有來自農桿菌的轉殖基因,在種植過程便不會受到嘉磷塞的抑制,可以維持正常的生長。
作物在生長過程,除草劑的噴灑次數及濃度,因作物種類、季節及環境而不同。整體而言,對具耐除草劑特性的基改作物在種植過程噴灑除草劑,的確更為經濟有效。
嘉磷塞除草劑在國際間允許使用於多種農作物,並訂有容許量。台灣對於黃豆殘留嘉磷塞的容許量訂為10ppm,而「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規範、歐盟、美國及日本的殘留容許量均為20ppm,不論是基改黃豆或傳統黃豆均一體適用。相較之下, 我國的標準更為嚴格。
延伸閱讀
▶ 市面上的醬油產品都是用基因改造的黃豆做的嗎?
▶ 基改恐懼症候群竄全球! 專家:科學不如恐懼有賣點!
▶ 「非基改」不能亂標示 2020年起違規將開罰
內容來源=《食品安全與生活: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