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0年11月24日,國際標準化組織公布了全新的《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中國官媒《環球時報》進一步形容此標準讓中國泡菜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標竿,而此篇報導的用詞並不是國際組織官方所定義的Pao Cai,而是Kimchi(韓式泡菜),也因此讓韓國網友及政府對此發出反擊。

泡菜行業新標準誕生!

2020年11月24日,國際標準化組織(簡稱ISO)通過中國四川省提出的一項申請案,公布了全新的《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消息傳回國內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自然大加報導,形容此一標準讓「中國的泡菜(Kimchi)產業成為了國際泡菜市場上的行業標竿」。沒想到,這則報導卻讓將泡菜視為國粹的南韓不滿,不僅引來南韓網友大肆批評,就連南韓政府也挽起袖子參戰。

是Kimchi還是Pao Cai?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當初《環球時報》在英文版的文章裡使用的是「Kimchi」一詞,這個詞指的是「韓式泡菜」;而ISO公布的標準則是指「中式泡菜」,英文稱之為「Pao Cai」,兩者並不相同。因此,當《環球時報》將「Kimchi」用在一篇報導中式泡菜的文章中,自然引發廣大南韓網友的不滿。其實ISO當初公布的文件中就有特別註明,表示這份文件不適用韓式泡菜。上述圖中顏色較淺者則為中式泡菜,顏色通紅者為韓式泡菜。

兩國網友吵翻天

《環球時報》的報導傳進南韓後,一名南韓網友便在南韓入口網站Naver上表示:「這一點道理都沒有,中國根本就是在偷竊南韓的文化!」另一名網友則擔心地表示:「如果未來中國連泡菜的製造過程都偷走,屆時南韓的傳統文化可能會因此消失。」

在接受《韓聯社》訪問時,熱衷於推廣南韓文化的南韓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敬德(Seo Kyoung-duk,音譯)指出,眼下南韓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正不斷上升,「中國似乎也在努力要宣稱部分南韓文化的根源其實是來自於他們」。

另一方面,一名中國網友則在微博回應道:「如果你沒有達到標準,那就不能叫做泡菜(Kimchi)。更別說『泡菜』一詞的發音是來自中文,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ISO:《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國際標準不適用韓式泡菜

其實ISO當初公布的《泡菜規範和試驗方法》中就有清楚註明:「本份文件不適用於韓式泡菜」。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環球時報》當初在英文報導裡要用Kimchi指稱中式泡菜,不過這樣的用字已經激起了兩國網友的戰爭。

用字不同,食材也不同

再者,兩種泡菜除了英語用字不一樣,各自選用的食材也大不相同。中式泡菜的食材主要以蘿蔔、黃瓜等為主;韓式泡菜的主要食材則是大白菜等。不過受到南韓本地的韓式泡菜工廠外移影響,現在南韓市面上買到的韓式泡菜大約有 40%是在中國生產,最後才進口至南韓販售。

《環球時報》的「泡菜」到底是指誰的泡菜?

各種因素結合下,人們開始懷疑《環球時報》的用字瑕疵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刻意為之,故意要引發兩國網友間的論戰。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無從得知。南韓農業部更是出面發布聲明,譴責中國媒體用字瑕疵,沒有在報導中分清楚到底是在講「中式泡菜」還是「韓式泡菜」的作法。

南韓官方:應該要分清楚在講哪個泡菜

不久後,南韓農業部也注意到了兩國網友間的爭議,特地為此發布聲明,澄清中韓兩國泡菜根本不一樣,指出「韓式泡菜」的製作方法和標準,早在 2001年時就已經獲得聯合國的認可。

小販文化、蠟染也吵過

不過這類爭吵在亞洲地區也不是首次發生,2018年時新加坡曾提案,希望聯合國能將新加坡的「小販文化」列入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當中,卻引來鄰國馬來西亞網友的不滿,表示很多新加坡的料理追本溯源都是來自馬來西亞,更別提馬來西亞的小販還比新加坡的優秀。除此之外,印尼、馬來西亞也曾就傳統布料染色技術「蠟染」起過爭執。

【本文獲《地球圖輯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中韓再掀泡菜大戰 泡菜究竟從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