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提到法國知名甜點,不難想到瑪卡宏(macaron),甜點對法國人而言象徵用餐上完美的句點。隨個人的嗜甜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飲食感受,以打發蛋白、蔗糖等食材製成的瑪卡宏,帶來了味覺與心情的滿足。

撰文=蔡倩玟

法國著名甜點大師皮耶・艾梅(Pierre Hermé)2016年6月榮獲「世界最佳甜點師」(Meilleur pâtissier du monde)殊榮,可謂錦上添花。7月時筆者在巴黎看到TF1電視新聞報導,記者訪問他形色味兼具的甜點創作靈感來源,他陳述閒暇時常到美術館欣賞藝術作品,有所感觸後繪製成圖,加上過去紮實的專業技術訓練以及對美味的獨到見解,終能設計製作出如同藝術品般的甜點。難怪時尚雜誌早稱他為「甜點界的畢卡索」、「美味魔術師」。

艾梅眾多食藝創作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瑪卡宏杏仁餅(macaron)。巴黎第六區店內一整排色彩繽紛和諧、口味極為吸引人的小圓餅,往往讓人難以選擇。到底要雙色的漿果綠薄荷、粉綠的開心果,還是金色百香果撒牛奶巧克力,或是全部都來一個?2016年照慣例也推出3種優格新口味,絲滑無盡綠檸檬、絲滑無盡柳橙、絲滑玫瑰(從其經典甜點玫荔覆盆子大瑪卡宏變化出)。最令人感到驚喜的是綠檸檬,酸甜濃郁外殼薄脆內部鬆軟,滋味美妙極了,讓人懷疑這真的只是常見的檸檬嗎?如果是自己享用,可以請店員用透明袋包裝後,帶去旁邊St.Sulpice教堂(「達文西密碼」故事發生地點)前廣場品嚐,觀賞人生百景。

最近這幾年法式瑪卡宏在台灣也很流行,除了法國日本名店來台,不少赴法學成歸國開業的業者作品也相當好,可惜很多品嚐者第一句評語都嫌其過甜。後來我發現這似乎是目前吃甜點時的口頭禪,有一次與在法國餐廳服務的朋友聊到此事,她無奈地說最常聽到的顧客評語就是「法國菜太鹹」,但是調味已經比主廚去法國學來的淡化許多,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保健意識興起。事實上夠甜或夠鹹是菜餚嚐起來是否美味的要點之一,飲食除了滿足生理需求,美味及美觀帶來心理上的愉悅感也是很重要的。排除某些必需嚴格控管糖分及鹽分攝取的疾病案例,偶爾適量享用美食並不需要過度擔心。瑪卡宏餅皮材料其實只有打發蛋白及等量的杏仁粉及細糖粉,糖的分量影響餅皮口感及蓬鬆度,是成功關鍵點之一。另外美麗色彩當然來自適量無害的食品添加物-食用色素。完全天然的食材只能做出顏色混濁暗淡的瑪卡宏,即使滋味完全相同,恐怕也無人願意捧場。

甜點是法國人用餐的完美句點。高級餐廳通常有專門的甜點主廚,餐酒館也會用當季水果精心製作,通常精緻美味分量適中,很少會端出現成的冰淇淋或解凍品。家庭聚餐常動手自製,或上甜點店購買。雙薪家庭平日用餐時即使無暇自製,也會準備現成品如優格烤布蕾巧克力慕斯等,超市裡有琳琅滿目的選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5年數據,法國男性平均壽命79.4歲、女性85.4歲,放心享用美味甜點的法國人平均壽命並不低;根據法國糖尿病協會(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es Diabétiques)數據,2013年的比例為4.7%,糖尿病患者比例也沒有異常高出其他先進國家,或許跟較少飲用含糖飲料及外食、較常運動都有關聯。

根據les-calories.com網站資料,一塊25公克的瑪卡宏熱量大約104卡(脂肪5克、碳水化合物12.5克、蛋白質2.25克),在正常情況下使用蔗糖製作。330cc罐裝可樂含糖量約35公克,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漿,偶爾品嚐三塊畢卡索等級的瑪卡宏,配上無糖黑咖啡或紅茶並不為過,之後心情愉悅散步半小時,遠勝過吞食一塊低脂代糖假蛋糕後帶來無限的失落感。


延伸閱讀:
為什麼我們永遠吃得下甜點?
恰似熟悉的甜蜜——甜味劑
甜點製作好伴侶:巧克力、奶油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