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18世紀一位法國廚師發明了罐頭,不過當時的罐頭要用鑿子與鐵鎚才能撬開,開罐器直到19世紀中才被發明,19世紀末美國成功將罐頭製造與食物填充自動化,成為了全世界罐頭產業的第一大國。

撰文=関矢悦子(「日本夏洛克‧福爾摩斯俱樂部」會員)

筆者的爺爺在日本大正時期從四國搬到北海道的鄂霍次克海一帶,開始經營農業。小六年級時,爺爺過世了,他老人家健在時,常用孩子也聽得懂的說故事口吻,一點一滴描述他以前的回憶。

在那些回憶裡,有一年,歐洲大陸因為長年開戰,「豌豆」價格飆升,家裡的營收一下子好了起來,隔年爺爺增加了種植豌豆的面積,可是需求卻下降了,最後只能賤價拋售。這段故事告訴筆者一個教訓:「福無雙至」,到了上國中後,筆者才知道歐洲的大戰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爺爺靠「豌豆」發財是在1917年(大正6年)。

位在遠東的日本,而且還是北海道角落種植的「豌豆」,之所以能在歐洲大陸戰爭中價格暴漲,都要歸功於「罐頭」的保存方式。當時法國政府為了找出代替軍艦「醃肉與營養口糧」的食物,於1789年提出獎金,懸賞新的食物保存法,條件是「容易攜帶、製造成本經濟實惠、營養價值比醃肉高」,「罐頭」於是因應而生。想出這種「讓食物保存的味道與口感都不受損」的人,是法國廚師兼糖果糕點師傅尼古拉.阿佩爾(1750~1841年)。根據蘇.薛帕德(Sue Shephard,英國非文學類作家,擅長飲食文化)的《防腐食品的開發故事》,阿佩爾發明的「讓食物盡可能與空氣完全接觸後再加熱,便能將食物完美儲存起來,保有自然品質」,並非從科學書上學來的知識,而是他「透過實驗研究,結合身為廚師的經驗所開發出來的。」

阿佩爾使用的是玻璃瓶,在英國則使用比玻璃更堅固的馬口鐵罐。初期的罐頭幾乎只使用於軍糧,當時罐頭的蓋子上還標示著「請用鑿子與鐵鎚撬開」。直到1865年,罐頭改用比以往輕薄的馬口鐵板製作後,蓋子上有了高起的邊緣,開罐器才被發明,從此家家戶戶都能輕鬆將罐頭打開來了。19世紀末,美國成功將罐頭製造與食物填充自動化,成為了全世界罐頭產業的第一大國。

一如最初的目的,罐頭成了軍隊的救世主,不過一直到罐頭之父阿佩爾研究出「味道與口感都不受損」的罐頭,且價格便宜到能被英國一般家庭接受前,仍經過了好一段時間。罐頭首先滲透的是工人階級,起因為1860英國的牛瘟大流行,當時畜牧業備受打擊,市面上開始流通英國製造的罐頭,以及比肉舖的肉還便宜的澳洲罐頭肉。販賣澳洲罐頭的商人舉辦了大陣仗的試吃會,他們用罐頭肉製作工人階級喜愛的料理招待其享用,還將罐頭製作的料理(penny dinner)便宜供應給貧民學校和勞工,一些合作的零售商,也開始販賣低廉的國外罐頭肉,罐頭肉從此在國內滲透開來。

《時代雜誌》曾經報導這種罐頭餐雖有益,卻很「低劣」,看來在號稱全世界最愛吃肉的英國人眼中,「罐頭肉」可稱不上美味。不過,「肉罐頭」商人的目標是生活貧困的工人階級,而《時代雜誌》的讀者卻是中產階級以上的人。「低劣」只是覺得不吃罐頭也罷的人的想法,因此對這個評價不妨打個折扣。在1880年間,英國仍進口了1千6百萬磅的罐頭肉,同一時期出版的《凱薩的烹飪辭典》中,也記載了用澳洲罐頭肉製作的一百道食譜,相信透過變化後,這種罐頭肉嚐起來仍然不錯。

詹姆士.柯林茲的《罐頭的故事》中,曾提及罐頭改變了美國的飲食生活,書裡寫到:「罐頭是魔法蔬果園,裡頭隨時結了樹莓、杏實、橄欖、鳳梨等水果,一旁還種了豆子、南瓜、菠菜。園裡有焗豆、葡萄、義大利麵的樹和德國酸菜的花圃。如果你有一大鍋熱湯,不妨就到園子附近捉些鮭魚、龍蝦、螃蟹或蝦子,順帶採些牡蠣與蛤蜊。」在1909年的英國,罐頭種類已經相當豐富了。

《新畢頓夫人的每日料理》中的「罐頭種類與價格」一覽表,便記載了鳳梨罐頭(5便士半到11便士半)、烤雞與雞湯凍罐頭(3先令3便士)、史特拉斯堡產的鵝肝醬罐頭(2先令6便士)、海龜湯罐頭(1先令5便士)、海龜風味牛尾湯罐頭(1先令)、蘆筍罐頭(9便士)。足見在當時的英國,可以買到非常多種類的罐頭。

延伸閱讀:
食品史上的11月17日 罐頭之父阿佩爾誕生
【拆解食安謠言】罐頭食品都有放防腐劑嗎?
【老派食品的進擊】吃膩居酒屋,日本男性下班改去罐頭酒吧

內容來源=《福爾摩斯的飲食與生活研究:跟著小說情節破解英國餐桌文化及日常線索》,由麥浩斯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