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冷凍食品是一種良好的儲存方式,是透過低溫降地微生物的活躍程度,並停止其生長及繁衍以達到保存效果,只考慮食品安全,冷凍食品是可以無限期存放。但是,考量到食品品質,肉品冷凍過程中會出現「凍燒」,在外觀、氣味和口感方面會明顯下降。
撰文=雲無心(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工程專業博士)
冷凍是儲存食物很好的一種方式,然而冷凍對食物的形態會產生一定改變。就肉製品而言,在冰箱裡能放多長時間? 細菌會大量滋生嗎?
冷凍肉品為什麼會出現「凍燒」現象?
在冷凍溫度下,微生物停止繁殖,生化反應停止進行,就不會有危害健康的物質出現。所以,如果只考慮食品安全,那麼冷凍食品可以無限期保存。
但食品安全只是食品品質的一部分。冷凍時肉中的水分可能會蒸發,並且肉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會氧化,出現所謂的「凍燒」(Freezer Burn)現象。這樣的肉在外觀、氣味和口感方面會明顯下降。所以,冷凍食品也會設定一個有效期限,這個有效期限是指它們的風味口感能夠接受的期限,而不是說過期了就會危害健康。
「凍燒」指冷凍過程隨著食品乾燥,空氣造成的氧化漸漸進行,脫水乾燥部位開始收縮硬化及變色的現象。
冷凍包裝方式影響有效期限長短
有效期限的長短跟冷凍包裝方式密切相關。如果只是把肉扔在冷凍室裡,很快就會出現「凍燒」現象,肉還會吸收冰箱裡的異味。如果密封抽真空再冷凍,就可以冷凍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如果是買來的冷凍肉,不開封直接冷凍,過了廠商定的有效期限也沒什麼問題。在冷凍溫度下,蛋白質不會分解,脂肪也很難氧化,不會產生胺類、醛類、酮類等讓人食物中毒的物質。
冷凍只是讓細菌「冬眠」
在冷凍溫度下,細菌只是停止了增殖而沒有被凍死。當恢復到適宜溫度,它們又會重新活躍起來。也就是說,解凍時細菌也有可能會生長。
細菌在冷凍過程中並不會增加,解凍時細菌的滋生跟冷凍時間的長短也無關。冷凍一年解凍,並不會比冷凍一天解凍有更多的細菌。
也就是說,不存在冷凍的時間越長,細胞被破壞得就越多,滲出的蛋白質和水分也就越多的說法。其實,細胞的破壞發生在冷凍的時候。在水從液態轉化為固態的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會形成冰晶,從而破壞細胞膜。一旦冷凍到最終溫度(通常是零下18度C),細胞膜也就不會再進一步破壞了。不管冷凍多久,也都是同樣的破壞程度。
現在,很多冷凍食品採用急凍技術,避免了冷凍過程中冰晶的形成,所以細胞幾乎不會被破壞。
溫度控制是解凍肉品的關鍵!如何正確解凍?
一般來說,食物中細菌的生長需要三個條件:菌種、營養成分及溫度。正確的解凍可以避免細菌顯著增加。
生肉在冷凍之前沒有經過殺菌,所以會有一定量的細菌,也就成為解凍時的菌種。肉中營養物質豐富,確實很適合細菌生長。而要控制解凍時的細菌生長,關鍵就是控制溫度。
推薦的解凍方式是提前一天拿出來,放在冷藏室裡解凍。這個解凍時間會長達若干小時,但溫度不會超過冷藏溫度,可抑制細菌生長。
最快速的解凍方式是微波爐。很多微波爐有「解凍」功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凍,也不需要擔心細菌生長。但是,微波解凍不夠均勻,有可能表面的肉都熟了,裡面的肉還沒有退冰。
在冷藏解凍和微波解凍之間的折衷,是把密封的肉放在冷水裡解凍,中間換幾次水。密封可以保證不增加其他細菌;冷水不會使肉的表面溫度升高,細菌也難以快速生長;但因為水溫比冷藏溫度高且水的傳熱效率高,所以解凍速度要快得多。
冷凍食品有效期限的長短跟冷凍包裝方式密切相關。食物中細菌的生長需要三個條件:菌種、營養成分和溫度。正確的解凍可以避免細菌顯著增加。
內容來源:《餐桌闢謠記》,大是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冰箱的神秘現象!肉品冷凍後為什麼會變色?
▶跨越200海浬送上你餐桌!遠洋漁業的海上低溫物流如何確保新鮮?
▶冷凍庫拿出來的肉,需要清洗再烹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