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TV
Menu
食力 foodNEXT
登入/註冊
繁中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English
訂閱
您可能有興趣
銀髮友善食品
拉麵
團購
食創獎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
食驗室
食專題
超高齡社會餐桌荒漠化! 銀髮
銀髮飲食商機是泡影嗎?500億市場喊很大 468萬長者餐桌卻還是空的!
【政策框架】銀髮友善食品市場還未打開 食材使用變成挑戰
【市場推廣】標誌辨識度、消費者認知皆不足!連銀髮族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吃?
【供需不平衡】商機看得到但難觸及!投入技術和成本高 廠商觀望者多
飲食團購市場該進還是退?
社群驅動團購商機更熱!從網紅、團媽到通路都在開團 團購紅利還在嗎?
食物為什麼是團購熱銷品?飲食剛性需求如何藉由團購滿足?
想精準切入食品團購市場、打造銷售新渠道?先掌握選品和定價策略
開團數越多越好嗎?「食好鬥相報」的人性結合團購模式怎麼操作?
永續趨勢是推力而非阻力!台灣
農畜產業不能再迴避的3大痛點:碳排放、用藥殘留、廢棄物污染
【用藥殘留】濫用抗生素問題未來25年恐滅近4千萬人!減抗須從占全球用量逾7成的農畜產業開始
【廢棄物污染】台灣年平均產出240萬公噸畜產廢棄物!去化管道與量能若不擴充 污染源將威脅環境與健康
【碳排放】放棄吃肉、降低食物里程不是減碳的終極解答!農畜生產應從土地吸碳加強「碳捕捉」
2024食創獎展現綠色供應鏈
正面迎擊飲食未來的挑戰 台灣飲食產業奧斯卡「食創獎」凝聚產業創新能量
【評審團大獎】把今天的高標當成明天的普標!大成益活雞透過垂直整合跟上國際無抗飼養趨勢
【最受消費者喜愛大獎】最簡單的食材就是最重要的主角!傘下有仁「薑母ㄚ菇菇湯」將本土食材的美味極大化
【年度10大美味新品】如何從每年破7000個新品中突圍?體察消費需求變化 跳脫既有框架加速研發
缺工下的餐飲業解方?AI真的
自動化還不夠、AI也難一蹴而就?缺工如何驅動台灣餐飲業一步一腳印的智慧轉型?
【訂位點餐】饗賓「AI語音訂位服務」多線接聽擴大服務量能 雙月「AI點餐機」不僅多語言還能分析客群精準銷售
【餐飲製備】製餐AI手搖飲先行!「UG樂己」怎麼做到掃QR Code就能7秒完成飲品、差錯率僅萬分之1?
【社群經營】社群媒體已成消費者美食地圖!「客樂加 Colega AI」瞄準行銷需求、為中小型餐飲業者量身打造AI小編
【特企】從洄瀾到黑潮 花蓮如
第3屆花蓮食農博覽會圓滿落幕!吸引近萬人參與 展現花蓮食農教育與永續漁業成就
你對食魚教育知多少?「從洄瀾到黑潮」2024花蓮食農博覽會從永續海洋出發、展現花蓮震後韌性
從田間到餐桌 花蓮食農博覽會邀集破30個攤位 推動永續食育與實踐環境保護
花蓮推動食農教育「從洄瀾到黑潮」 花蓮食農博覽會關注食魚議題 用行動打造永續的食農與海洋保護
食科學
食添加
美國FDA宣布2027年將全面禁用食用紅色7號色素!為什麼化妝品早禁用、食品卻可持續添加?
糖霜餅乾的色彩魔法!色膏、色粉、蔬果粉、珠光粉怎麼做出變化?
葡萄酒真的有必要添加二氧化硫嗎?添加與否對葡萄酒會產生什麼差異?
葡萄酒的原料不止葡萄?歐美允許的70多種添加劑真的有必要性?
食包裝
從食品包裝到餐廚設計 打造真正的銀髮友善環境
美國食物浪費約20%來自食品標籤造成民眾混淆!FDA擬修改食品「保存期限標籤」標示
【包裝技術創新】減塑減量還不夠!永續包材原料多樣化才是挑戰
【設計美學創新】少即是多的簡單美學!透過設計力打造「心」價值
食加工
讓熟齡族群吃得更好更健康 享受美味從質地開始!
食物質地如何滿足熟齡需求?易咀嚼、好吞嚥的餐食這樣做
蛋黃油保持金黃不再焦化!畜試所革新榨油製程、活化蛋黃副產物
巧妙融合台灣特有種土肉桂葉和咖啡 茶改場研發細膩木質香的「土肉桂葉咖啡」!
食追溯
熊蜂減少冬眠提早開工 花蜜不足築巢恐失敗
防止進口乳混充國產乳!畜試所已找到檢驗方法以確保產地資訊正確性
永續吃秋蟹!「幽靈蟹籠」如何成為螃蟹地獄?
咖啡產區海拔高度和緯度越高 咖啡豆品質一定就越好嗎?
食科普
舌頭敏不敏感跟味蕾密度有關係?你是特別敏銳的「旺盛品味者」嗎?
眼睛決定你吃多少?小心碗盤的視覺陷阱讓你忍不住越吃越多!
香草香料是料理的萬用小幫手!如何掌握添加時機與用量?
翻車魚飲食與棲地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新發現:不只吃水母!
農科技
山胡椒發芽率從10%提升至70%!花蓮農改場攜手秀林鄉公所推動山胡椒產業發展
暖冬不愁龍眼沒開花!農試所改良氯酸鉀催花技術、提高開花率最高達80%
澳洲創AI機器人趕牛!對土地好、對牛羊好、對主人更好
國產大蒜進入採收盛產期!國產和進口大蒜怎麼分?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小心詐騙集團新手法!王品集團遭冒名:小小廚師體驗是假的!
這10種食物空腹吃對胃有不良影響?幫你破除飲食的禁忌迷思
香蕉放冰箱會發黑腐爛?網傳這10種不能放冰箱的食物是真的嗎?
無端受勞動部霸凌案波及、御鼎興醬油65年聲譽受損!聲明:與謝宜容無任何關係!
國際食事
名牌能放化名、被辱罵就按警報!日本全家、LAWSON 的啟示:顧客是神時代已死
日本星巴克推親子友善門市!重視商務客群的它 為何讓店內停滿嬰兒車?
日本餐飲業掀倒閉潮 一年破產894件史上最嚴重!小餐廳、5大類餐館特別慘
南韓餐飲業「20年內最嚴重寒冬」!2024年倒10.7萬家、發生什麼事?
即時新聞
員工下藥迷昏猥褻女同事 摩斯:事發當下即啟動調查、開除永不錄用
北市府攜手6大通路啟動「鮮奶週報」!4/14起北市國小、幼兒園週週嗶卡免費領鮮奶!
2025永續報告結果出爐、台灣3年穩坐亞太冠軍!「職業健康與安全」首次超越「經濟績效」成重大主題Top1
台灣申請「豬瘟非疫國」獲WOAH科學委員會建議通過!將提升台灣豬肉國際競爭力
安心消費
食藥署公布十大違規食藥廣告:「A.H.A關捷挺固立」誇大不實裁罰千萬元、代言人郭子乾也挨罰216萬元!
知名保溫杯Stanley爆38起燙傷、全球召回260萬個!檢查問題型號看杯底這個地方!
家樂福自有品牌「紅酒醋」檢出漂白劑超標!450公斤將於邊境退運或銷毀
日本嬰兒米餅再驗出重金屬鎘超標!即日起為期1個月邊境逐批檢驗
食事追蹤
創業不只需要第一桶金!足夠的週轉金才是你的救命索
從餐桌守護地球!2025年有哪些植物性飲食顛覆你的想像?
【政策框架】銀髮友善食品市場還未打開 食材使用變成挑戰
銀髮飲食商機是泡影嗎?500億市場喊很大 468萬長者餐桌卻還是空的!
產業動態
台灣在地水果創作系新星!懸日拉麵突破拉麵框架、善用果香展創意
做零食也拚「短鏈」!台灣百事如何讓700塊田長出國產洋芋片?
每一步都在為未來餐飲寫下新註解!林泉的MUME十年 永續餐飲藍圖還在擴大中
台灣便當與早餐店成長強勢擴張、飲料店業成千億量級產業!一圖揭秘2024餐飲產業結構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食聞】讓小孩更愛吃的秘密武器!補充營養促進食慾「漁嗜嚐兒童鱸鰻精」試喝心得大公開
葡萄糖胺、軟骨素等可以減緩膝關節的「退化」嗎?
吃對食物、讓時間慢下來!掌握營養關鍵延緩老化
心理影響生理!老年憂鬱症比失智更常見、這樣吃降低風險
飲食文化
15世紀前香料比黃金還珍貴!曾是交易貨幣、1磅番紅花跟馬一樣值錢?
為了牡蠣設計精美牡蠣盤?19世紀流傳的牡蠣盤成為藝術珍品
退下瓊瑤女郎光環成為茶藝師!趙永馨以茶結緣、遠赴越南推廣台灣茶藝
台南特有的虱目魚料理!你吃過虱目魚腸、魚臍、五柳枝與酸魚湯嗎?
在地創生
M1非零酒:用月桃與時光萃出都蘭風土 台東「非零農場」的永續實踐!
《解茶:高山茶都職人精神》述說24位製茶職人故事、開箱大阿里山茶區50年文化!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 土人蔘是什麼味道? 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一年一次的長濱甘蔗豐收之日!4小時不間斷熬煮 就為求13公斤的黑糖!
美味食勢
7-ELEVEN攜手「三小市集」推出花生霜淇淋!雲林「花生王國」濃郁香甜風土滋味4/2開賣
Ninety Plus全球首間旗艦店插旗台北!從客製烘豆到極限量豆款 一探精品咖啡的感官探險之旅
有4別怕、沒4更狂!這一鍋餐飲集團旗下5品牌共推4月優惠、主餐最多享4折優惠
SUNMAI金色三麥超濃果感「葡萄調酒」上市!大人的果汁BAR限時開張
節氣飲食
木質調的春蜜上市!台灣原生水錦樹「紅柴蜂蜜」風味濃郁又帶有肉桂茶香
從建材轉變成太巴塱特色料理!花蓮箭筍正當季 一起用味覺了解當地文化記憶
高維生素C、鈣質和膳食纖維 !國產柳橙4月前都吃得到 3大挑選步驟報你知!
秋天到 柿子也黃了!澀柿、甜柿該怎麼挑?
食農教育
學到老才能吃到老!銀世代的飲食教育如何推廣?
花改場針對不同地區與族群特色建構原鄉食農地圖 助孩子了解部落傳統文化
透過每日餐桌友善地球!「灃食桌遊帶你玩」開放全台學校報名
首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15位得主出爐!溯源菜單助特教生成食農小老師獲個人組特優
食專欄
食品科學
尋找歷史上第一個喝酒的人 10000年前的上山米酒!
欄柵技術是什麼?不添加防腐劑也能延長食品保存期限?
你知道「陽光維生素」D2和D3的區別嗎?素食者又該如何選擇呢?
日本麥當勞與可口可樂的AI廣告為何被罵翻?AI食品廣告在恐怖谷效應下還有未來?
醫學營養
每3人超過1人有肌少症!易跌倒失能的老年「微肌」
沒有進食慾望、吃不下的飽腹感 造成衰老厭食症
嗅覺與味覺改變!食物不再好吃了
牙口不好、舌頭也萎縮!咀嚼與吞嚥障礙削弱享受美食的能力
漁農畜牧
【食聞】2022花蓮食農博覽匯聚食農經驗 落實向下扎根
【食聞】大榮花園有機玫瑰救生態 打造友善無害環境
【食聞】木日光推廣柚香文化 與點心大廠乖乖合作發揚食農之光
【食聞】宇還地有機農場從科技圈回歸土地 實踐科技農夫夢
產業創新
咖啡期貨飆升衝擊台灣咖啡市場!成本壓力下各大品牌該如何應對?
迴轉壽司品牌IP聯名雙面刃!除了拚聲量 產品與服務才是決勝關鍵
台灣烘焙業多元化再升級!獨立甜點店、法式鹹派與德式烘焙該如何脫穎而出?
釋出台北101股份的日商「伊藤忠」不只是日本全家母公司 連木村拓哉愛穿的襪子都跟它有關?
飲食文化
銀髮美食的黑船啟航!藉由飲食社交重拾尊嚴與歡樂 打造健康老後生活
一服一煎的小茶會!日本岡山「茶方薈」如何以十茶十色體現21世紀現代茶道美學?
最後一刻才取消最讓餐廳頭痛!預付訂位費能解決訂位未到的突發狀況嗎?
在有限形式中追求無限的細緻差異!拉麵如何成為日本文化代表?
食力特派
美國關稅新政掀起全球農食風暴:從穀物到牛肉 糧食安全誰來買單?
一個品牌、二種樣貌 哪一個才是真正的鼎泰豐?
2025年第一季全球豬肉市場動盪 穀物價格仍未穩定
食藥署長這位子 到底誰能做?又該面對怎樣的難題?
食驗室
HOME
食科學
食添加
其他
OTHERS
其他
葡萄酒真的有必要添加二氧化硫嗎?添加與否對葡萄酒會產生什麼差異?
2024/09/22
二氧化硫通常被添加在葡萄酒中作為防腐劑,但其實葡萄酒中酵母在發酵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但是在不管是添加還是自然產生,都會標示的「含二氧化硫」警語。
葡萄酒的原料不止葡萄?歐美允許的70多種添加劑真的有必要性?
2024/08/31
大部分人認為,葡萄酒的製作僅用葡萄汁發酵製成,但是在為了提供更多人飲用,許多人會放入添加劑和加工助劑來縮點釀造時間,在歐美國家甚至允許70多種添加劑合法。
寵物的乾飼料一定要添加澱粉嗎?澱粉的作用是什麼?
2024/05/23
在寵物的乾飼料中添加澱粉,是為了使乾飼料能夠呈現一粒一粒的形狀,澱粉在乾飼料中便發揮黏著劑的功用。而依照建議食用量適量餵食毛孩,便能使寵物營養均衡不超標,守護寵物健康成長。
【食聞】解開食品添加之謎 磷酸鹽在水產加工食品中的秘密
2023/11/12
磷酸鹽是一種食品添加物,常用於改善食品口感和質地,但不得添加於生鮮水產。合理攝取磷酸鹽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危害,只有攝取過量可能影響鈣質吸收。為了均衡飲食,專家建議多樣化食物來源,避免過度依賴加工食品。特別注意嬰幼兒和孩童的攝取量,並在選購生鮮水產時謹慎挑選品牌,以確保食品安全。
真正的奶油是金黃色的嗎?消費者的期待如何定義了人造奶油的「天然」黃色?
2023/10/20
人造奶油以天然奶油的廉價替代品的角色進入市場後,顏色對酪農業來說變得更加重要,消費者期待奶油呈現金黃色澤的同時,也定義了人造奶油應有的「天然」顏色,而人造奶油的銷量也在1900年終於超越了天然奶油。
【食聞】賦形劑是什麼?為什麼藥品中會有這種添加物?
2023/09/26
在藥品中,除了主要的有效成分外,常常會添加一些被稱為「「賦形劑」的成分。這些賦形劑有各種功能,包括稀釋、改善口感、增加藥品的穩定性等等。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什麼是賦形劑,以及它們在藥品中的角色和種類。賦形劑雖然本身不具有治療作用,但它們對於藥品的製造和使用有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為了確保藥品的品質和吸收效果。同時,為了提高用藥的安全性,衛生福利部要求在仿單中詳細標示賦形劑成分,以幫助醫療人員和民眾更好地了解藥品。
甜點該有多甜?如何拿捏「糖」在甜點製作的微妙平衡?
2023/09/13
過多糖份對健康有害,儘管現代社會興起呼籲減糖的風潮,然而在甜點製作過程中,糖依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能調味以及增添風味,不同製作過程的糖擁有著不同香氣,能夠應用於各式甜點中甚至有助於保持其結構穩定。甜點的本質即為「甜」,大師皮耶‧艾曼對於糖的用量有著相當的信心。
紅色色素與香腸填料混合成為完美外觀!食用色素讓美國加工食品產值快速成長
2023/09/09
20世紀初期合成色素普及,對於許多製造商來說,使食品誘人關鍵就是合成色素,肉品加工商以色素賦予醃肉製品「天然」外觀、運用甜味劑提亮、穩定食品風味,美國家庭的典型食品清單由原型食物迅速轉變為加工食品,而日常飲食中攝入的合成色素也在此時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顛峰。
【食聞】奇妙的橘紅誘惑!泰式奶茶為什麼有橘紅色澤和特殊風味?
2023/09/09
泰式奶茶是泰國的特色茶飲,擁有鮮豔橘紅色和香甜口感,受到眾多人喜愛,與一般奶茶風味和顏色不同的原因在於,添加了特殊的色素和香料,用以增添其獨特的風味和色彩。
做冰粉竟然要加石灰?石灰的用途究竟是什麼?
2023/07/20
冰粉在製作時,都會添加石灰來協助凝固達到理想的口感。「石灰」是什麼物質?其實是分為氧化鈣跟氫氧化鈣的通稱,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添加上,不僅用於冰粉製作,製作冬瓜磚時也會使用到。
【食聞】鹼粽口感的魅力揭密!加了什麼才讓它金黃軟Q?
2023/07/10
鹼粽是利用鹼性物質與糯米反應,使澱粉膨潤,成為金黃軟Q的果凍狀食物,在製作鹼粽需要小心使用強鹼物質,以避免皮膚接觸或誤食造成傷害。此外,過去可能會使用硼砂來燜煮鹼粽,這對健康是有害的,現在可以使用三偏磷酸鈉代替硼砂,以增加口感並減少沾黏。
美國超加工食品比例年年增加 連嬰兒食品添加物數量也高出22%!
2023/03/28
《營養與營養學學會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美國人日常購買的包裝食品中,添加劑的平均數量在2001年約有3.7種,到了2019年則增加至4.5種,就連嬰兒食品的超加工和添加劑比例也增加22%,顯見19年間,有越來越多包裝食品的添加劑數量比以往還要多,這也讓學者替人類健康感到憂心。
零食巨頭百事公司2023年擴大淘汰塑膠包裝!使用奈米科技的紙包裝將減少40%塑膠用量
2023/03/24
零食巨頭百事公司於2022年推出可容納22、24件袋餅乾的紙板包裝後,在2023年推出6袋裝的紙包裝,此外也突破包裝技術,善用奈米科技以減少塑膠使用量,預計將可減少465噸的碳排放及40%塑膠用量。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2022/10/20
食安事件頻傳,錯誤使用食品添加物,使得民眾對於食品添加物有過多的疑慮與害怕。但若純粹將其視為一種物質,在不同之處也能發揮不同效用。就好比台灣於2022年7月1日正式列管的「關華豆膠」,在科學研究中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比蔗糖甜300倍的低醣飲食新星!羅漢果苷與半乳寡糖結合不只低熱量還更健康!
2022/09/03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許多人開始節制糖的食用量,根據研究指出,目前已開發出一種新型的甜味劑,是利用從羅漢果中提取的羅漢果苷,與動物乳汁中的半乳寡糖製作而成。新的甜味劑不但可使人體腸道菌增加,甜度也較蔗糖高出200~300倍。
植物肉=全素?號稱「Vegan」的植物肉,未必素食者都能吃!
2022/04/04
蔬食已然成為現下飲食新潮流,餐飲、食品業者紛紛推出素食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近期更是致力於植物肉的研發。但消費者與業者對素食標示的認知落差,容易造成誤食葷食的問題,如何做好明確的標示及釐清對標示的正確認知,是業者與消費者共同要面對的課題。
植物肉健康是假象?英國75%的植物肉鈉含量過高,主因來自過多的「鹽」調味
2021/12/26
植物肉的誕生除了要解決畜牧業所帶來的環保永續問題以外,在豐富的營養價值上更是備受關注,但英國研究近來卻發現市面上販售的植物肉有75%用鹽量過高,而主因出自於調味。
終止白色糖果爭議!歐盟2022年將禁口香糖常用色素「二氧化鈦E171」使用!
2021/11/11
常用於加入口香糖中的二氧化鈦,在食品添加物中有白色色素及起雲劑的功能,其中因為基因毒性問題一向飽受爭議。歐盟在經過EFSA(歐洲食品安全局)評估後,將於2022年初禁止二氧化鈦於食品中的使用。
高蛋白可樂不是夢!無動物成分的雞蛋蛋白誕生
2021/10/25
美國The Every Company公司推出不含雞蛋成分的蛋白「Every Clear Egg」,具高度溶解性、幾乎透明且無味,適合用於食品飲料中來添加蛋白質。
影集帶動古早味「椪糖」遊戲 帶你認識椪糖製作原理
2021/10/14
台灣人對《魷魚遊戲》出現的椪糖必定很有感,那帶有微焦香氣的糖餅,引發各國人士的好奇與挑戰,而原理卻很簡單,僅需兩大元素——糖和小蘇打粉就能輕易製作。
外來種變救星?日本虎杖提取物可替代肉類亞硝酸鹽使用
2021/10/11
在歐美擾民的外來種「日本虎杖」,是一種生長繁殖速度快到對當地造成困擾的植物。近期研究發現從中提取出來的白藜蘆醇可以代替肉類中亞硝酸鹽的使用。
食品巨頭瑪氏終於解鎖天然藍色色素商用技能,未來將廣泛應用於零食食品
2021/08/17
2021年4月由瑪氏集團所支持的研究團隊歷經10年發現了可以從紫色高麗菜的花青素中提取出天然藍色色素,但花青素使用的侷限性非常多,一直無法克服並商業化量產,但目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可以利用「酶」技術提取出穩定的天然藍色色素,未來將廣泛應用於零食食品。
發現天然食用藍色素新來源!食品巨頭瑪氏可望將其商業運用、替代人工色素!
2021/04/29
根據Science Advances Journal期刊在2021年4月7日發布的最新研究,M&M’s、彩虹糖的母集團瑪氏食品(Mars Wrigley),旗下的科學團隊歷時10年在紫高麗菜裡找到最新天然藍色色素,藍色色素在天然界並不是稀有,但是狀態不穩定使得加工應用上困難重重。
「二氧化碳」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
2021/02/22
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於2021年2月22日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四條及第二條附表一、第三條附表二,以與國際管理趨勢一致,將二氧化碳移列以食品添加物管理,於2022年7月1日實施。
你以為你吃的真的是「希臘優格」?看清楚你吃下了什麼添加物
2020/07/15
「希臘優格」是不少健身及進行飲食管理者的首選,與傳統優格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凝乳形成後會額外以過濾、離心等方式,加以濃縮、排除凝乳中的乳清液體,為此蛋白質含量更高外,口感也更濃厚。但目前市售希臘式優格產品多數並非以傳統脫乳清方式製程,而是加入增稠劑、鮮奶油等,藉以塑造類似口感。
【食聞】免驚!預拌粉是讓人安心使用的居家烘焙小助手
2019/08/07
雖含有修飾澱粉、泡打粉等食品添加物,不用擔心,這些都是經過衛福部核可,且在科學實證下確認其安全性。消費者能安心食用,安心選購,讓你輕鬆上手,享受烘焙的樂趣!
衛福部公告「甜菊醣苷」等10項食品添加物修正草案,預告60天徵求評論意見
2019/07/31
衛生福利部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此次的重點為修正L-半胱氨酸鹽酸鹽及甜菊醣苷之品名草案修正,也依據國際規範調整其他食品添加物的規格標準。
北市衛生局:喝了含黃樟素飲料的致癌機率低,不用擔心!
2019/07/22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開發出飲料中黃樟素及肉豆蔻之檢測技術,確認該方法可作為飲料中黃樟素是否人為添加之輔助分析方法,且檢驗市售77件碳酸飲料中黃樟素含量,檢驗結果均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規定。
心血管疾病成全球頭號殺手!食品業者如何盡ㄧ份改變的心力?
2019/05/08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而食品和營養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食品業者的工作非常重要,調整食品成分讓產品更健康美味,就可以為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難消化麥芽糊精」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可口可樂纖維+」加了就有保健效果?
2019/05/02
難消化麥芽糊精(Indigestible dextrin)為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成分,具有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穩定血糖作用。因此,在1992年憑藉著這樣的特性被認證為「特定保健用食品素材」。
Facebook
Twitter
line
30萬人都愛看她做菜!律師改當療癒系網紅 年收入破百萬!
2025/03/02
根據食譜網站愛料理數據,疫情讓自煮人口急遽上升,更讓人們養成在家作菜的習慣,即便疫情過後許多人也依然維持自煮習慣,因為做菜更多是一種療育心靈的活動。曾是執業律師的廖苡慈,發現做菜更能帶來快樂,且在團購、業配的收入就能年收破百萬,才決定辭職全心分享做菜的喜悅。
閱讀更多
編輯選文
熊蜂減少冬眠提早開工 花蜜不足築巢恐失敗
日本餐飲業掀倒閉潮 一年破產894件史上最嚴重!小餐廳、5大類餐館特別慘
從平民速食翻身!日本麥當勞如何啟動價格改革重塑品牌形象?
強化五感體驗與現烘文化!CAMA公布新品牌識別與店型、迎接20週年品牌升級
屍檢結果揭人腦微塑膠8年增50%!研究:相當於一整支湯匙
尋找歷史上第一個喝酒的人 10000年前的上山米酒!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
超高齡社會餐桌荒漠化! 銀髮
飲食團購市場該進還是退?
永續趨勢是推力而非阻力!台灣
2024食創獎展現綠色供應鏈
缺工下的餐飲業解方?AI真的
【特企】從洄瀾到黑潮 花蓮如
+
食科學
食添加
食包裝
食加工
食追溯
食科普
農科技
+
食新聞
謠言拆解
國際食事
即時新聞
安心消費
食事追蹤
產業動態
+
食生活
健康營養
飲食文化
在地創生
美味食勢
節氣飲食
食農教育
+
食專欄
食品科學
醫學營養
漁農畜牧
產業創新
飲食文化
食力特派
+
食驗室
登入/註冊
Facebook
Youtube
LINE@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
|
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 ?
立即註冊新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