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素食餐廳「寶林茶室」2024年3月26日爆出疑似食品中毒事件,連日受害人數持續增加且造成2死,3月28日晚間衛福部記者會表示,死者解剖發現「米酵菌酸」毒素。

整理=林玉婷

自2024年3月26日傳出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A13素食餐廳「寶林茶室」出現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之後,連日受害範圍不斷擴大,直至3月28日晚間已經累積至少18個案例,釀成2死、5人在加護病房搶救,衛福部食藥署將整起事件正式定調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對於食物中毒原因,28日晚間衛福部召開記者會,次長王必勝表示,死者解剖發現「米酵菌酸」毒素,並強調「這不是最後結果!」檢方已進行偵辦,將會繼續朝此方向檢驗,確認所有患者是否同樣的致病毒素、並且檢驗食材粿條,最終事件結果將會由檢察官做綜合判斷。

在台灣從來沒有驗出過,但是國際上有案例,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姜至剛教授表示米酵菌酸中毒後,即使濃度低,但是中毒後輕則無力、腹瀉,最終腎衰竭、癱瘓,甚至到院前死亡。此毒素的半衰期要102小時,也就是要4天之後、體內毒素量才會減少一半,死亡率30%~100%。

什麼是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bongkrekic acid)?

米酵菌酸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毒素,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所產生。米酵菌酸擁有獨特的毒性機制,透過抑制腺苷酸轉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使粒線體合成的ATP無法離開粒線體,因而未能提供細胞其他部份的能量。

唐菖蒲伯克氏菌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pH值中性,以及富含脂肪酸的環境中容易繁殖而大量產生米酵菌酸,尤其是椰子和玉米中的脂肪酸,因此在過去在印尼和中國地區的椰子與玉米相關的發酵食品皆有中毒案例。除此之外,在黑木耳上也發現過,如果沒有充分清洗、或是在室溫下浸泡過久,亦可能產生米酵菌酸,若要浸泡黑木耳過夜,可在冰箱中浸泡以盡量減少細菌生長。

接觸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後,食用者可能在1到10小時內開始感到不適,主要影響的是肝臟、大腦和腎臟。米酵菌酸引起的症狀類似於其他影響粒線體的毒素,但嚴重程度和發病時間可能有所不同。症狀可能包含身體不適、頭暈、想睡、出汗多、心跳加速、腹痛、嘔吐、腹瀉、血便等,甚至危及生命。

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和高溫烹調就失去毒性

因為米酵菌酸不會因為高溫烹調或者是在清洗後就失去毒性,食藥長吳秀梅提醒,要防範米酵菌酸,不要食用長期存放不當的澱粉,也不要食用過期食品。

王必勝強調此為非常罕見的案例,且非同時集體發生,初期難以判斷是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是倚靠醫院通報才能發現框列出受害範圍。食藥署提醒,倘近日有於前述店家食用類似餐點產生疑似中毒症狀者,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且醫院也須持續提高警覺,如有接收疑似個案應儘速通報並加強相關科別醫療照護服務。且要求醫院如先前有接收疑似個案也需回溯通報,以利掌握食物中毒個案確切人數。

延伸閱讀
你炒的是冷飯還是細菌飯?保存不當的米飯會讓你得「炒飯症候群」!
如何避免食物中毒?餐廳業者與民眾都應注意的食安準則!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產品引發腎病!該如何檢視自己吃的紅麴產品安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