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藥署於2017年3月30日公告將刪除氟派瑞於茶類中之殘留容許量,顯示科學基礎的風險評估,終究不敵這段期間政客罔顧專業技術官僚制定的標準,而恣意煽動民粹的結果。

撰文=黃宜稜

科學證據終於還是輸給民粹了!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於2017年3月30日預告,將刪除氟派瑞於茶類中之殘留容許量,此草案會進行為期60天之預告評論期,廣蒐各方意見後若無異議將正式刪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在記者會現場強調,氟派瑞於茶類中之殘留容許量是經過謹慎的科學評估後制定的,完全沒有食安問題,但最終決定刪除,是因為與民眾的風險溝通不足。換句話說,也就是無論憑藉著多少專業科學數據,最終一切還是敵不過因為政客不依理性訴求所帶動的民意反彈。

此次的爭議起源於3月15日食藥署公告增訂22種農藥於蔬果及植物的殘留標準,其中新增氟派瑞於茶類作物使用,並制定其殘留容許量為6ppm,以及達滅芬於半結球與不結球萵苣的殘留量由6ppm改為10ppm。然而此公告卻面臨國民黨立委質疑,為何要將達滅芬放寬至10ppm,並痛批執政黨解決食安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寬標準嗎?爾後民進黨8位立委也召開記者會痛批食藥署,並說出「要求放寬氟派瑞容許殘留量的竟然是廠商」這類完全沒有專業可言的話(編按:因為廠商才握有農藥相關的資料,所以當然是廠商提出放寬申請),然而此話終究引起部分民眾質疑是否有特地放寬標準、圖利廠商的嫌疑。

為此食藥署於3月24日下午2點集結相關政府單位與多位專家學者,進行「農藥使用及殘留容許量研商會議」,並於5點召開記者會試圖與民眾做風險溝通,然而當晚9點食藥署又緊急宣佈,將暫緩實施茶葉中氟派瑞之殘留容許量,在3月30日更預告刪除氟派瑞於茶類中之殘留容許量。

由於食藥署態度反覆,引起各界質疑是否因為當初的科學評估沒有做好,所以政策才緊急喊卡?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許朝凱表示,此次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的訂定程序與過去10年均相同,都是在專業科學基礎的前提下,確認不會危害國人健康才制定的標準。林金富則不斷地強調,這次的修訂絕對沒有食安問題,而是與民眾的風險溝通不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才決定刪除「氟派瑞於茶類中之殘留容許量」的公告。

對於民眾認為此次放寬農藥之殘留容許量,是否為了圖利進口業者?許朝凱澄清,此次針對22種農藥於128項農產品之殘留容許量做修訂,其中只有4項是進口業者,另外124項都是因為國內有用藥需求才修訂的。不過許朝凱也坦言,這是食藥署成立以來第一次公告修訂後卻又刪除。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則說明,此次修訂是為了讓低風險的農藥可以合法使用,來取代現在所用的一些風險較高的農藥,例如台灣現在用來殺線蟲的藥都是具有毒性的,因此才希望風險較低的農藥,絕非如外界所說是受到業者或是國際的施壓。

由於此次公告讓各界看得眼花撩亂,馮海東再度重申,此次是開放將以往可使用於水果的「三氟派瑞」使用於茶類,三氟派瑞為三氟敏與氟派瑞混製而成的農藥,並分別制定三氟敏之殘留容許量為1ppm、氟派瑞為6ppm,而目前並未有公告要將氟派瑞作為單劑使用。因此對於日前有媒體報導,氟派瑞曾在歐洲發生讓葡萄腫脹的跟番茄一樣,引發其藥毒性的爭議,馮海東表示歐洲使用的氟派瑞產品與台灣不同(台灣為三氟派瑞),且台灣種植的葡萄品種亦與歐洲不同,不過未來當然也會持續關注,並加強風險溝通。

不過為何明知道風險溝通不足,卻不加強風險溝通,反而是跟著輿論的風向直接刪除公告呢?對此林金富只是不斷強調是為了尊重民意。其實這段時間政客恣意發表言論,帶動民眾的風向,完全罔顧政策背後制定這些標準的專業技術官僚,也確實讓食藥署陷入科學數據明明沒問題,民眾卻不信任的兩難之中,加上甫上任的署長還不擅長面對政客與輿論的大陣仗,最後終究敵不過政客的煽動,宣佈放棄,這恰好印證了台灣一直以來不尊重科學專業的現象。

延伸閱讀:
農藥政策4小時大轉彎 食藥署溝通哪去了?
農藥殘留新增修訂標準引爭議 食藥署將再邀專家研議
「零檢出」其實並不存在

參考資料:
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第三條附表一修正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