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菇德生態農場在花蓮打造有機菇產業的典範,由第四代傳承至今,以自動化設備、循環經濟,共同塑造出一個安全、健康的食物供應鏈。

撰文=食力企劃

來到花蓮吉安的菇德生態農場,老闆吳厚德從菇舍的演變,說起家族種菇的歷史:竹木搭建、蓋上帆布防雨隔熱的是第一代菇舍,「舊的菇舍是我阿公搭的,台灣的菌菇產業集中在中部,當地竹材取得方便,便就地取材搭建菇舍。」

吳厚德的阿公吳炳耀從台中霧峰舉家移居花蓮,早期種過水稻跟菸草,1960年代洋菇賺進巨額外匯,吳家也跟進種植洋菇。1980年代洋菇產業沒落,改以黑木耳為主力,到吳厚德已是第三代,因偏鄉人力缺乏,他一退伍便返鄉接手家業,從製作太空包到養菇都從頭學起。

在花蓮種菇最大的風險,是颱風來時首當其衝。天然的竹子木材會縮水,颱風一來,菇舍就像骨牌一樣倒光光,因此吳厚德改建的第二代菇舍皆改成鐵皮鋼骨結構,他說:「菇舍完工後就遇到龍王跟海棠颱風,雖然有點受損,但主結構都沒壞,舊菇舍整個屋頂都不見了。」

從無毒農業到有機,讓消費者吃到更安全健康的菇

改建菇舍之際,吳厚德收到花蓮縣政府「無毒農業」示範戶的邀請。由於法規規定,取得有機認證前必須經過兩到三年的轉型期,即使花蓮很多農友已符合標準,仍得等待漫長的轉型期。

為此2003年花蓮縣政府推動無毒農業,只要通過檢測,證明無農藥殘留與水土汙染,即可獲得無毒認證,讓花蓮縣農友透過漸進方式轉型有機。吳厚德被「讓消費者吃到更安全健康的食物」的理想感動,決定走上有機無毒之路。

雖然菌菇產業的病蟲害相對少,但因傳統菇舍難以控制溫濕度,轉型初期吳厚德還是面臨蟲害增加、產量下滑的挑戰,家人紛紛來「關切」。他去上縣府開設的有機課程,並嘗試香茅油等有機資材,摸索出以捕蠅燈搭配黏板,避免蕈蠅鑽入太空包,便能有效減少蟲害,成功度過轉型陣痛期,於2012年取得有機認證,是花蓮第一位取得有機認證的菇農,也獲得神農獎的肯定。

「我們的鄰田都是慣行農業,最怕發生鄰田汙染的狀況。」吳厚德說,每年農民都要做農藥檢測,以及有機認證的追蹤查驗,花蓮縣政府是唯一全額補助有機驗證費用、有機資材等項目的地方政府,給予農民最實質的幫助。


菇德生態農場運用太空包種植秀珍菇、黑木耳等食用菇類。(翁嬿婷攝)

導入自動化設備與循環經濟,讓農業與時俱進

菇德生態農場採一條龍作業,傳統製包、管理到採收、整理皆需大量人力。吳厚德在製包場跟菇舍導入自動化設備,包括電動捲簾與高壓管自動灑水系統。吳厚德說,以前一間菇舍澆水要10到15分鐘,所有菇舍巡過一輪就花掉兩、三個小時,現在一間菇舍只要30秒,還能控制環境的溫溼度,降低雜菌入侵風險。

黑木耳跟袖珍菇是菇德生態農場的生產主力,夏季天氣太熱黑木耳品質欠佳時,也會生產珊瑚菇跟靈芝,一年可生產25萬包太空包,每包約一個月出菇一次,共可採收四到五次,相較於大規模生產的菇農會把太空包口整個割開,花蓮需求量有限,因此他們只在太空包前後割幾條線,避免單次產量過大。而淘汰的太空包也不會淪為無用的垃圾,塑膠環可以回收再利用,混合木屑、米糠、碳酸鈣的介質因為完全有機,也可以直接提供給有機農戶作為堆肥,落實循環經濟。


第四代吳宇蓁整理當日採收的新鮮黑木耳。(翁嬿婷攝)

投入菌菇產業20多年,吳厚德從祖父輩傳下來的6棟菇舍逐漸拓展,目前共有18棟菇舍,另有12棟新菇舍今年即將啟用。採訪同時,86年次的女兒吳宇蓁在一旁整理採收下來的黑木耳跟袖珍菇,她因為喜歡花蓮的環境與生活模式,4年前大學畢業後就回來幫爸爸種菇,成為家族事業的生力軍。她繼承了爸爸認真勤懇的精神,透過積極參與農業部農民學院、花蓮縣政府的有機講堂等課程與講座,與吳厚德一起讓傳承一甲子的菌菇事業與時俱進。

【花蓮縣政府 廣告】

延伸閱讀

農業資源再循環!菇蕈太空包二次利用 異業整合邁向淨零減排

【食聞】中毒不容小覷!認識野生菇類中的四種毒性及症狀

路邊的野菇別亂採!「綠褶菇」看似無害卻能讓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