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4月到9月是澎湖的觀光熱季,除了吃海鮮、玩跳島、賞花火外,有一群年輕人在此推廣食魚教育,以「年年有鰆」品牌推出不同的遊程設計、活動體驗等,讓不論是在地人、遊客都能更了解澎湖的海鮮、漁法或背後的海洋文化、知識等,期望藉由「吃魚」這件事,拉近人與海的距離,讓海洋議題走入人心。
撰文=Jenny Yeh
「從小住在靠山地方,其實沒有什麼機會接觸海洋。」扎根澎湖、邁入第3年的社會企業,海朋友企業行創辦人巫佳容說起,自己過去對於海其實非常陌生,加上小時候的溺水經驗讓她更怕水。然而,從小對於大自然的熱愛,加上園藝景觀系所學、關注議題等都與她原來的想像不同,大學畢業後決定選擇環境議題相關的NGO組織從業,第一份工作便找到中華鯨豚協會(以下稱鯨豚協會)的職缺,自此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也意外地燃起她發自心底對於鯨豚的熱愛。
由鯨豚領航 重新認識這片大海
「親眼看到健康的鯨豚後,你很難不愛上牠們。這一路走來,我覺得是鯨豚帶領著我,去認識這片大海。」巫佳容談到,自己是從鯨豚協會才開始認識海洋,當她越認識鯨豚、認識海,就越想為牠們做更多事。
彼時的她,負責賞鯨推廣業務,但也會需要時常支援擱淺救援組的同事們。「當你親身第一線去救那隻鯨豚,安置在救援池裡的牠能趕快好起來,但牠終究仍逃不過死亡。」當救援擱淺鯨豚死亡後,工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解剖了解其死亡原因,巫佳容描述「當手術刀劃開牠的肚子時,看到胃裡滿滿的垃圾,當下內心是非常震撼,不敢置信那是與你眼神接觸過、24小時照顧期盼能再次回到大海的那隻鯨豚。」
擱淺的鯨豚救援工作並不容易,且即便到了救援池仍有很高的死亡機率。(圖片來源:中華鯨豚協會粉絲專頁)
「我開始回想,在救援池最後相處的時光牠是多麽痛苦,肚子雖然是撐的,但裡面卻沒有食物、全是垃圾,鯨豚是被活活餓死。」整個過程對巫佳容來說很難忘、印象太深刻,而這樣的事件也一直不斷重複發生。「我如果很愛鯨豚、很喜歡大海,那現在的救援工作真的能幫助到牠們嗎?」巫佳容在不斷地反思中找到更核心問題是來自於「海洋垃圾」。
「真的很希望做可以一些事,讓海裡的環境更適合動物居住,私心地更是希望鯨豚可以過得好一點。」巫佳容說。
為了心愛的鯨豚 往更核心的海廢議題前去
看見鯨豚肚裡的垃圾,讓巫佳容感到生態保育及海洋環境問題的急迫性,因此,她轉往海洋公民基金會擔任淨灘淨海專員,在澎湖地區駐點負責處理海廢與公眾倡議議題。
澎湖群島共計有90座大小不一的島嶼,將每座島嶼的海岸線全部加總起來超過400公里,由於位處大陸沿岸流,加上東北季風、黑潮等影響,每到冬天沿岸便會出現大量的海漂垃圾,除了來自台灣本島以外,更多的是來自中國、日韓、中南半島、南洋群島等世界各國的廢棄物,包括寶特瓶、塑膠罐、保麗龍或是廢棄漁具等。
另類淨灘活動突破同溫層 喚起海洋保育意識
澎湖在地居民自發地在2018年發起「皂廢船」競賽活動,以國外盛行的皂飛車為發想雛形,利用澎湖海邊驚人的海廢為材料,打造可以在海上航行的船,透過另類的淨灘活動,可以突破同溫層,讓大家意識到海洋污染的問題。
由澎湖在地區民發起的皂廢船活動,期望可以突破同溫層,讓更多人關注海洋污染問題。(圖片來源:皂廢船大賽粉絲專頁)
這項活動持續到了第2屆,活動當天約有200多人報名參加,有一半的參與者是從台灣飛過來的,甚至有來自沖繩記者前來報導,讓身為第2屆總召的巫佳容感到印象深刻。「我們把海邊淨灘的事情包裝的更有趣,讓人覺得他們只是來參加造船比賽,希望吸引到那些沒有淨灘過的人前試試。」
那第3屆呢?後續因遇到疫情暫停以外,行政院推行「向海致敬—海岸整體清潔維護計畫」,請專業清潔人員到海邊淨灘,現在海灘得很乾淨。巫佳容笑說,「因為現在澎湖海邊垃圾不夠,所以辦不起來,這也是當初舉辦皂廢船活動的宗旨,就是希望再也辦不起來。」
創立社企初衷 賺錢同時也讓海洋保育持續發酵
「其實絕大多數的人,對鯨豚保育、海廢議題其實很無感。」巫佳容意識到海洋保育議題不能只停留在倡議,同時也看見 NGO 組織裡工作的困境和難題。經過縝密思考後,她下定決心要創立以海洋保育為主軸的社會企業「海朋友企業行」,她認為「在賺錢的同時、也能做對環境好的事」,照顧好大家的生活、有合理的收入,才能讓海洋保育走得更長久。
創立「年年有鰆」推廣食魚教育 找回與大海的連結
「當公司創立後,可是我們真的要做什麼事呢?什麼是好的商業模式?」抱著對海洋保育的初衷,同時也想找到一條與大眾日常有所連結的路,巫佳容與夥伴們決定以澎湖最有名海鮮文化切入,從餐桌上的那條魚開始,找回與海之間的連結,推出「年年有鰆」品牌推廣食魚教育。
「某個層度來說,人類和鯨豚是競爭關係,我們和牠們是吃同一群魚類。從長遠的食魚教育推廣來看,希望海裡的魚可以越來越多,海洋資源可以永續,這樣鯨豚的食物也會變多。」在每個行動裡,都藏著巫佳容對於鯨豚的熱愛。
「從鯨豚、海廢到現在的食魚、海洋文化,每一次都是全新的領域,需要重新學習。」巫佳容說,自己這一路上最大的挑戰就是觸及的領域太多、太雜,但也因為每一次的自己都是初學者,才更有機會從第三人的角度,理解從零開始的人哪裡不懂,加上團隊夥伴們的專業與支持,以好玩有趣作為設計基礎,開發出合適的文案、體驗活動、課程。
傳統漁業包裝再生 找回當地的海洋文化
「遊程裡面的敲魚乾或是牽罟,其實都是夥伴們家裡本來就從事的行業,這也讓我們降低不少進入的門檻。反而是花比較多力氣在如何讓事情變得好玩、大家能學到東西。」巫佳容說,像是敲魚乾原本是澎湖人傳統保存漁獲的方式,對當地人來說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但對來自台灣本島的人,卻十分新奇。發現可以切入的方向後,團隊開始著手開發敲魚乾體驗活動,最開始的辨識魚的種類,到背後的漁業知識等,將整個當地傳統文化包進體驗活動中,讓遊客在手作、玩樂的過程裡,學習傳統文化、帶走知識外也重新認識澎湖。
敲魚乾是澎湖特有的傳統零嘴,活動除了能讓遊客動手做以外,也能認識不同魚類、知識等。(圖片來源:年年有鰆粉絲專頁)
除了敲魚乾,牽罟也是澎湖重要的傳統漁法。「由於以牽罟捕獲的漁獲量不多,在澎湖已經越來越少見,多數業者都轉作觀光體驗活動。」巫佳容說到,提到澎湖牽罟不得不提到夥伴小黑家,除了是澎湖做牽罟重要家族外,在這項傳統技藝趨於沒落時,小黑家仍將牽罟當作日常捕魚工作。年年有鰆設計一般觀光客可以體驗的活動,也設計針對在地人推出的牽罟傳統漁法的培訓,「希望可以透過培訓課程的方式,讓在地人多一項工作機會也可以藉機將傳統文化保留下來。」巫佳容說。
牽罟是澎湖傳統捕魚方式,年年有鰆將這項活動變成遊客體驗,也開設當地人培訓課,讓傳統技藝保留下來。(圖片來源:年年有鰆粉絲專頁)
規劃遊程體驗,也舉辦針對學校老師或學生的食魚教育課程、開設澎湖第一家以海洋為主題的「小鰆子」書店,或是今年開始以下雜魚為關注焦點,推出魚標本 DIY 活動等,希望透過「吃魚」這件事,更認識孕育不同生命的這片海洋。
從旅遊下手 降低對海洋的汙染
夏季即將到來,澎湖迎來觀光旺季。巫佳容建議大家,來到澎湖遊玩時,可以更有意識地關注到地方的環境生態。例如少擦防曬,盡量以戴帽子、穿外套、袖套等物理防曬,降低化學物質污染海洋;或是不撿拾沙灘上的貝類等。
由於澎湖沒有處理垃圾的能力,垃圾都需要運回高雄焚化廠且轉運費用相當昂貴,希望遊客們可以自備牙刷、牙膏或是環保餐具、水壺等,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遊客能將製造的垃圾帶離澎湖,巫佳容苦笑著說,「這件事很難,所以希望大家能從源頭垃圾減量做起。」
認識海洋文化 就從餐桌上的那隻魚開始吧!
除了從旅遊的方向著手,在認識海洋上,巫佳容也建議,就從餐桌上吃下去的那條魚開始。例如,在購買時可以多看一下標示、詢問魚飯,魚的來源是外國進口、在地捕撈或是養殖;再來可以開始認識什麼季節應該吃什麼樣的魚、或是關注永續海鮮指南等相關知識,在日常就能建立起有關海洋的知識,進一步行動選擇友善環境的海鮮時,就能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當從海洋中獲得東西越多,不論是大海給的感動或知識,自己就會希望回饋更多,讓更多人知道。」在深耕海洋保育多年的巫佳容,有個願望是不管身處何處,身旁的海,都可以永遠那麼美麗和充滿生機。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原文標題:SDG 14|年年有鰆創辦人巫佳容扎根澎湖,從「吃魚」開始、重新認識海洋!】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魚文化不無聊!漁業署打造「大魚樂家」音樂劇、親子園遊會 要你愛上吃魚
▶【食魚教育】讓孩子從吃魚、懂魚到愛魚 彌陀養殖漁業才有未來
▶【在地魚種】身為島國子民卻對海陌生?洄遊吧食魚體驗館幫你找回「懂魚」基因
▶SDG 14|史上第一場水下社運!模里西斯青年 Shaama Sandooyea:我們無法容許更多生命逝去
▶SDG 14|身為小島人,我們與海的距離有多遠?
▶ 認識 SDG 14 水下生命,掌握永續海洋的關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