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馬鈴薯為全球第4大糧食作物,原產於南美洲秘魯與玻利維亞境內的安地斯山脈地區,安地斯山區的印地安人會將馬鈴薯經冷凍乾燥方式製成「丘紐」(Chuno) 。而到了19世紀逐漸普及整個歐洲,成為重要的主食來源,大大改變歐洲的飲食習慣。

撰文=陳曉玲(花蓮高中老師)、林峻有(基隆女中老師)

馬鈴薯是僅次於小麥、玉米和稻米,全球第4大重要的糧食作物。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秘魯與玻利維亞境內的安地斯山脈地區,在印地安人長年馴化栽種下,馬鈴薯成為當地人的主食之一,也為印加帝國發展提供充足的糧食基礎。

南美洲特有傳統食物:馬鈴薯乾「丘紐」

馬鈴薯為富含水分的塊莖作物,運輸和長期貯藏上較為困難,因此安地斯山區的印地安人利用該地冬季乾燥寒冷、日夜溫差大的特性,經由冷凍乾燥方式,反覆將馬鈴薯冷凍再解凍,並以赤腳踩踏,去除馬鈴薯外皮和含有毒素的汁液,製成的馬鈴薯乾稱為「丘紐」(Chuno) ,能儲存數年之久,至今當地居民一到冬季仍然會製作丘紐,是南美洲特有的傳統食物。

破解痲瘋病謠言成為消饑解災救星的馬鈴薯

16世紀,隨著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國,馬鈴薯被引入歐洲,再被歐洲的探險者和殖民者帶到世界各地 。在引入歐洲的前期,馬鈴薯被視為窮人的食物,主要作為牲畜飼料,一般民眾接受度不高,甚至出現「吃馬鈴薯會得痲瘋病」的謠言。然而,17世紀歐洲開始經歷一連串的戰爭,在社會動盪、作物歉收的壓力下,飢餓迫使人們放棄偏見,馬鈴薯成為消饑解災的救星,19世紀後更普及整個歐洲,成為重要的主食來源,大大改變歐洲的飲食習慣,以各種料理形式出現在日常餐桌上。

比利時 把「薯條」當成國寶的國家

馬鈴薯條是歐洲人最愛的小吃,有的國家甚至把薯條作為主食。自稱是薯條發源地的比利時,在面積只有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超過五千家的薯條店,比利時的人均薯條消耗量也位居世界之冠,還有全球唯一的薯條博物館!

比利時薯條好吃的秘訣是經2次油炸,造就薯條外酥內軟的口感,再搭配各種口味的醬料,成為比利時引以為傲的國民美食,甚至發起申請「比利時薯條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連署活動,也因此當歐盟研議如何減少高溫油炸過程中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的議題,建議將薯條的烹飪方法改成先燙後炸時,引發比利時人強烈反彈,認為此舉將摧毀比利時的傳統美食,最後歐盟只好出面澄清,新法規還在諮詢階段,並非禁制炸薯條方式,歐盟仍尊重各國的飲食文化。

內容來源:《餐桌上的地理課》,三民書局出版

審稿編輯:蘇妤婷

延伸閱讀
源自軍隊的日式家庭料理「馬鈴薯燉肉」 前身竟來自英國?
源於穀類釀造、後期靠馬鈴薯提高市占率!90年代改變伏特加市場的重要品牌「蕭邦」
日本咖哩3寶 竟是荷蘭人引進!馬鈴薯、紅蘿蔔、洋蔥 為何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