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咖啡的飲用和種植遍及世界各地,咖啡極可能源自今日衣索比亞的卡法(Kafa)地區,應當很早就成為非洲許多地區的飲料,而這項飲食習慣以販售非洲人為奴到阿拉伯而外傳,再因貿易與殖民等原因傳遞世界各地,並延伸出不同的咖啡名稱。
撰文=周惠民(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有關發現咖啡的傳說甚多,率皆不可信。咖啡極可能源自今日衣索比亞的卡法(Kafa)地區,應當很早就成為非洲許多地區的飲料;9世紀以後,已經有文獻記載當地人的飲料,咖啡也因此得名。衣索比亞飲用咖啡的方式非常原始,先在大鐵鍋中烘焙咖啡豆,經過簡單粗磨或在臼中搗碎,再放入陶鍋,加水與糖同煮,飲用時用小陶杯盛裝。
自非洲傳入阿拉伯半島的咖啡 漸成為重要的經濟商品
14世紀以後,因為當時許多被掠捕、販售到阿拉伯地區為奴的非洲人,將原有的飲食習慣帶到阿拉伯半島,故而阿拉伯人開始認識並飲用咖啡,稱其為「咖花」(qahwa)。此外,中世紀阿拉伯商人貿易往來於西亞與非洲之間時,也推廣咖啡飲用文化,當駱駝商隊夜間宿營時,大家就著營火,用小鐵鍋烘焙咖啡豆,打發漫漫長夜。
15世紀中,阿拉伯半島居民將咖啡飲用的方法向外傳播,並把咖啡當作商品販售,開始大量種植咖啡,獨賣經營。主要經由摩卡港(al-Mukha,位於今日的葉門,也寫做Mocha或Mokka)外銷,使之長久下來成為重要的咖啡交易中心。現在還有很多語言稱咖啡為摩卡,起源於此。
曾因「能提神」違反經典被伊斯蘭教禁止飲用
咖啡傳入土耳其後,土耳其人稱之為咖威(kahve)。16世紀以後,咖啡在波斯與奧斯曼兩個帝國廣泛流傳。奧斯曼帝國支配了當時咖啡的種植和集散中心葉門,咖啡隨著奧斯曼的勢力擴張而不斷向外傳播,包括敘利亞、埃及和東南歐,公共咖啡館隨處可見。例如1511年,麥加(Mecca)出現第一家咖啡館;1532年,開羅(Cairo)也開始流行咖啡。此後,敘利亞、西亞各地居民紛紛飲用咖啡。1554年,伊斯坦堡也出現了第一家咖啡館。但飲用咖啡的風氣及咖啡館的存在,受到許多穆斯林教會人士的反對,他們認為信徒為了夜間祈禱而藉助刺激性提神飲料是違反經典的,因為這種飲料令人陶醉、是有害的。咖啡飲用者不但被逐出清真寺,教士們也常要求政府禁止,奧斯曼皇帝也只得重申禁令。當時許多咖啡館為規避宗教問題,伊斯坦堡甚至出現咖啡館外掛著理髮店的招牌以掩人耳目的作法。直到1839年,咖啡禁令才正式解除。
奧斯曼商人除了保留阿拉伯人的咖啡製作工序外,另發展出「熱砂焗法」:拿一口鍋,放入細砂、加熱,小銅壺注水、加上咖啡豆攪拌,半埋入砂中加熱,可使加熱更為均勻,香氣襲人。土耳其各地街頭隨處可見這種咖啡店,頗有特色。原本烹調咖啡時用小型的「手磨」,隨著科技發展,改採機器磨豆。近代歷史上,東歐地區曾受奧斯曼帝國統治,許多人信奉伊斯蘭教,文化自然相近。東歐許多國家飲用咖啡,也用單柄小咖啡壺,在電爐上直接加熱。
奧斯曼畫家奇凡尼安(Megerdich Jivanian,1848~1906)的《托芬的咖啡館》(A Coffee House in Tophane)。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咖啡館除販售咖啡外,亦提供水煙,是男子社交的場所。(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傳入歐洲 從「咖威」變「咖啡」
咖啡文化並未止步於伊斯蘭世界內部的這些波折,繼續向外傳播。1573年,一位德國奧古斯堡的醫生前往西亞阿雷波(Aleppo),首次見識了咖啡並記載此事,這是德意志地區較早的紀錄。大約在此同時,義大利也出現咖啡的記載。義大利人將土耳其的咖威,音轉成義大利語中的「咖啡」(caffè),再持續向法國及歐洲傳入。17世紀時,奧斯曼帝國的國勢鼎盛,與歐洲各國都有往來,並派遣大批使節前往歐洲。這些使節在各國宮廷中展現奧斯曼的文化,也包括咖啡,讓許多歐洲人眼界大開。據信,奧斯曼帝國使臣索里曼(Soliman Aga)在1669年時就曾在凡爾賽宮演示製作咖啡的方法。
1645年,威尼斯出現歐洲第一家咖啡店,倫敦隨即跟進,在1652年出現販售咖啡的店鋪,法國馬賽在1659年也有這種店鋪,巴黎則到1672年才有一位阿美尼亞人販售咖啡,真正的咖啡店要等到1689年西西里商人開設的浦羅柯普咖啡館(Café Procope)。1685年,阿美尼亞商人獲得維也納政府特許,開設咖啡館,並享有20年的咖啡專賣權。西歐人飲用咖啡逐漸成為社會地位的表徵,新興的中間階級也學習飲用咖啡,使歐洲對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各地商人便四處尋求供應來源。
需求量大 各地逐漸開墾出咖啡園
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率先在爪哇島種植咖啡,效果不錯,獲利頗豐。各國政府為增加稅收,開始實施專賣制度,例如普魯士在1766年開始推動咖啡專賣制度,禁止私人進口。實施專賣制度的另一個動機是希望控制咖啡的貿易量,減少需求,避免金銀流失。但是社會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大,專賣制度實施之後走私盛行。咖啡原本產於非洲,稍後,阿拉伯半島也有種植。17世紀時,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地區的總督約安.范.霍恩(Joan van Hoorn,1653~1711)先後在錫蘭及爪哇種植阿拉伯種咖啡,效果不錯,引起許多人效法,各地都開墾出咖啡園,例如南美洲的蘇利南(Suriname)、巴西等地。18世紀末期,咖啡園隨著歐洲人殖民的步伐,在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出現。
18世紀的蘇利南咖啡園佔地甚廣。(圖片來源:三民書局提供)
17世紀以後,由於東西海路大開,一些海權國家開始在拉丁美洲、亞洲等地建立屯墾殖民地,強占土地來種植經濟作物,像是歐洲人在海外地區種植咖啡、蔗糖、茶等類之「經濟作物」,促成了「屯墾殖民制度」。為了補充足夠的勞力,還在非洲強擄當地土著,運到世界各地為奴。這一波的殖民活動,使得歐洲地區迅速累積財富,並將之繼續投資到工業生產部門。為了滿足原物料的需求,更進一步的擴展其海外殖民。
內容來源:《不只是盛宴:餐盤裡的歐洲文化史》,三民書局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越南咖啡館曾經是有錢人專屬的去處?窮人竟喝「襪子咖啡」?
▶開咖啡館不能自High!若沒人來還「浪漫」得下去嗎?
▶經典調酒「愛爾蘭咖啡」是怎麼來的?傳說起源自美國舊金山 調和咖啡、威士忌、糖和鮮奶油的完美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