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菜味型研究統整了17種味型,且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台灣人很愛食材原味,而最有台灣菜特色的味型是三杯、麻油薑和油蔥味。
撰文=楊昭景(高雄餐旅大學院長)
台灣菜17種味型
1、燻香味(鹹鮮且具有煙燻香氣)
如:鯊魚煙、鴨賞、甘蔗鴨
2、五柳味(以古早醋提味,有酸鹹鮮的勾芡味型)
如:五柳居(枝)
3、五香味(有五香粉的香氣)
如:雞捲、排骨酥、鹹酥雞
4、糖醋味(甜酸味濃,後味有鹹)
如:生炒花枝、糖醋排骨
5、茄汁味(甜中帶酸,色紅有茄汁)
如:茄汁魚、番茄炒蛋
6、三杯味(鹹香味醇,麻油、醬油、米酒與九層塔香)
如:三杯雞、三杯杏鮑菇
7、沙茶味(鮮香海味濃,集山海之大成)
如:魷魚羹、沙茶羊肉
8、油蔥味(蔥香濃,台灣菜指標性風味元素)
如:客家粄條、油蔥肉燥
9、蒜香味(蒜香味濃,鹹鮮微辣)
如:蒜頭雞湯、蒜酥炸蟹
10、酸鮮味(以蔬菜乳酸發酵味為主)
如:酸菜炒肚尖、酸筍炒肉絲
11、鮮鹹味(以乾燥或醃漬的海味食材、調料、烹調而成)
如:丁香醬、小卷醬
12、紅糟味(以紅糟為底,酒、香、鹹、鮮)
如:紅糟鰻、紅糟雞
13、紅燒味(醬油與糖,鹹鮮甘,味醇汁濃)
如:紅燒肉、紅燒魚
14、麻油薑味(麻油、薑,香氣俱足)
如:麻油雞、麻油炒飯
15、果香味(以水果入菜)
如:鳳梨苦瓜雞、金桔排骨
16、本味(強調食材本味,以鹽提味)
如:炒青菜、乾煎魚
17、醬香味(使用醃醬或醬油的醬香)
如:蔭豉鮮蚵、豆醬炒筍
2019年11月15日~11月25日,台灣菜味型研究統整了17種味型對全國民眾進行問卷調查,樣本數2050人,含括北中南東與各年齡層。雖然對台灣菜味型的量化研究才剛開始,尚需更多的時間來累積與深化,不過問卷結果裡,仍可發現當下群眾的偏好與認同。
台灣人很愛食材原味,在最喜歡與最常吃的味型裡,本味都是第1名,不過說到最能代表台灣菜的味型時,本味則退居第8名,改為在風味上較有特色的三杯味、麻油薑味與油蔥味勝出,可見醬油、麻油、米酒、紅蔥頭、薑等調味、辛香料很符合台灣人對台味的認同與期待。
什麼是味型呢?
人類透過味蕾細胞感知各種食材或食物不同的化學成分表現,再加以具體化描述或命名之。酸甜苦辣鹹是飲食中常提的5種基本單純的「味」,後期又加註了日本所提出的「旨」味,也就是鮮味(Umami)。
「味型」則多指由數種基本味組合的複合味,因比例不同構成獨特味道。製作者藉由對不同比例基本味的調整與火候拿捏,創造出美味佳餚,例如「三杯味型」便是麻油、米酒、醬油的合奏表現,再加上台灣獨鍾的九層塔香和蒜頭,構成了味、香、色俱全的「台灣三杯雞」。
由麻油、米酒、醬油組成的「三杯味」,非常符合台灣人對台味的認同。(圖片來源:麥浩斯提供)
在民以食為天的農業社會裡,味道是決定「好吃」與否的首要條件,所以對「味」的探索和研究,古今中外早已展開。中華料理中首見四川菜對該區域「味型」的統整與定義,此舉也為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論述奠定基礎。
台灣菜味道系統中在相關的研究裡則呈現不同論述,以「基本味」、「搵料」(沾醬)和「複合味型」為架構而成,正應證了「一方水土,一方飲食」。
內容來源=《好吃38: 採集日常,台灣滋味!醬料、香氣、食材、味型》,麥浩斯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