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日本的伊勢神宮被譽為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景點,造就廣大的參拜熱潮。江戶時代的各地街道和菓子名產,就是伴隨這些旅行的熱潮而產生的。
撰文=青木直己(學習院大學、東洋大學兼任講師,NHK大河劇飲食文化考證工作)
伊勢參宮參拜熱潮 造就餅街道的成形
在江戶時代,隨著街道的整修更加完善,民生經濟也趨於穩定,老百姓於是能體驗旅行的樂趣。
最受歡迎的是參拜全國知名的寺社或靈山之旅,其中參拜伊勢神宮更被譽為一生中至少要去一次的景點,造就廣大的參拜熱潮。江戶時代的各地街道和菓子名產,就是伴隨這些旅行的熱潮而產生的。
伊勢盛產稻米促生「餅街道」誕生 成為參拜人群活力來源
「日永之追分」一地是東海道與伊勢街道的分歧點,在此通往伊勢的參宮街道,別名為「餅街道」,沿路誕生了許多招待旅人的名產餅。
由於當時的人們大多採徒步旅行,具有飽足感的餅是旅人的活力來源,能幫助忘卻旅途中的疲憊。
此外,伊勢也是知名的稻米盛產地,自古以來民間發展出獨特的製餅文化,這也是名產餅誕生的理由之一。
江戶時代的各地街道和菓子店,是跟隨伊勢神宮參拜路線而形成。(圖片來源:創意市集提供)
東海道桑安永餅 竟是燒餅的原型?
東海道桑名宿名產。在江戶時代,桑名城主命人製作燒餅,當作緊急糧食,據說燒餅即是安永餅的原型。
永餅屋老舖:安永餅。(圖片來源:創意市集提供)
伊勢必買名產 外形神似松果的名餅
伊勢相可的名產,江戶時代前往伊勢或熊野參拜的旅人能吃到這道和菓子,因外形近似松果而得名。
長新:松笠餅(まつかさ餅)。(圖片來源:創意市集提供)
廣受旅人的好評 阿金婆婆在此販售
天保3年(1832年),位於伊勢神宮內宮、外宮通往瀧原宮別宮路上的阿金茶屋,有位名叫阿金的婆婆在此販售艾草餅,受到旅人的好評,因而被稱為「阿金餅」或「阿金茶屋餅」。
阿金茶屋:阿金餅(おきん餅),內涵飽滿紅豆粒餡。(圖片來源:創意市集提供)
江戶時代深受喜愛的志玉餅 戰後曾一度失傳?
位於東海道與大和街道,以及東海道與伊勢別街道分歧處的關宿名產。在江戶時代是深受旅人喜愛的和菓子,但在戰後一度失傳。關宿於昭和59年(1984年)被選定為「重要傳統性建築群保存地區」時,前田屋製菓參考傳統的製作方式加以重現,製作了這道和菓子。
「絢爛」諧音得名的雞卵餅 津市來的鄉土菓子
津市的鄉土菓子,名稱源自雞蛋,另外一種說法是從「絢爛」(けんらん)的諧音發展而成。從天保12年(1846年)津藩家老《中川藏人日記》的紀錄中,也可見到有關於雞卵的記載,可知雞卵是在江戶時代便存在的和菓子。
右上為前田屋製菓:志玉(志ら玉)以神器八尺瓊勾玉外形放上三色飾球,表現出四季的意象、左下分別為鋪上紅色或黃色糯米的雞卵(けいらん)。(圖片來源:創意市集提供)
「三文返馬」返馬餅 經濟實惠的好選擇
由於每個返馬餅(へんば餅)的價格為三文,又被稱為「三文返馬」。
安永4年(1775年),返馬屋商店初代店主於參宮街道的宮川一帶開設茶屋,開始販售包餡餅,這是返馬餅的起源。
當時前往參拜伊勢神宮的旅人,會在宮川搭乘渡船前將馬匹遣回返馬所,在茶屋小歇片刻後前往伊勢神宮,因而產生「返馬餅」之名。
二軒茶屋餅伴隨不同時期改變的內餡口味
江戶時代,位於二軒茶屋的船埠附近,有名叫角屋(現今的二軒茶屋餅角屋本店)與湊屋(於大正時代歇業)的茶屋,由於旅人會在此吃餅填飽肚子,茶屋販售的餅被稱為「二軒茶屋餅」。
江戶時代到戰前時期,都是使用黑糖製作內餡;到了戰後改用白砂糖。現在每月25日有限量販售包有黑糖餡的二軒茶屋餅。
豐臣秀吉也愛吃 外形神似太鼓的「太閣餅」
根據《神都長嶺記》(1796年)記載,由長嶺(現今的古市)的茶屋製作的燒餅,獲得豐臣秀吉的讚賞,因此被稱為「太閣餅」。
外觀狀似太鼓,從太鼓的日文諧音命名為太閣餅。從前兒童參加百日參拜等儀式時,都會吃太閣餅,是耳熟能詳的名產。
忍者製作的名餅 創店初衷竟是為了傳遞情報
從寬永年間(1624~1644年)以來,於關宿持續製作的紅豆泥餡求肥餅,在餅皮表面撒上和三盆糖,表現出鈴鹿山峰的白雪意境。
根據深川屋的資料,身為忍者後代的初代店主服部伊予保重,曾佯裝向朝廷或大名叫賣點心,當作蒐集情報工作的一環。透過販售點心來蒐集情報,並且將情報傳遞到本店前的德川家康府邸,藉此換取報酬。
左上為返馬屋商店:返馬餅、左下為太閣出世餅:太閣餅、右上為二軒茶屋餅角屋本店:二軒茶屋餅、右下為深川屋:關戶。(圖片來源:創意市集提供)
內容來源:《和菓子絕美圖鑑:歲時物語‧生活節慶‧文化解謎,350+日本尋味事典》,創意市集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砂糖與雞蛋讓日本和菓子產生文化變革?18世紀才成為平民美食!
▶日本經典和菓子「羊羹」沒有羊 究竟「羊」在哪裡?
▶日本婚禮不送喜餅送什麼?各式鮮豔和菓子 替大喜之日增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