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好的包裝設計必須耐看並可跨越時代,透過設計師將生活經驗還原在包裝上,和消費者產生情感連結。
採訪=林玉婷、黃盈瑄
撰文=黃盈瑄
波蜜果菜汁、麥香奶茶、立頓茗閒情、四季醬油......,這些在市場日久彌新的食品皆出自他手!王炳南從事食品包裝設計已有將近35年的經驗,經歷台灣社會由傳統產業經過工商時代演變至現今以新科技、服務為導向的世代。
一路走來,王炳南皆以快消品設計為服務主軸,問到食品業和其他產業有何不同?王炳南表示,雖然食品本質不變,但卻會隨著時代演進有不一樣的行銷手法跟設計,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作為一樣人人每日皆會接觸到的產品,王炳南認為食品包裝設計更能廣泛的引領、教育消費者。
早期品牌行銷觀念薄弱 「袂香」的統一麥香奶茶品牌重塑費心思
談起王炳南的業界經驗,有如翻開了台灣食品包裝史。為1983年上市的統一麥香奶茶包裝改版,是甫出社會的王炳南在廣告公司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工作。早期提案時產品和包裝設計需一起策劃,出身台南、習慣台語溝通的統一企業高層一看到「麥香」二字直呼「袂香!這怎麼會賣!這穩死的啊!」。
面臨和業主世代的差異和衝擊,王炳南坦言當時食品業者思維較現代更加保守,認為只要做出好的產品自然就會大賣,對於行銷宣傳操作的概念較為薄弱。同時,因當時台灣社會普遍尚未建立成熟的國際觀,飲用奶茶風氣並非主流,大眾將奶茶視為舶來品的一種,故在包裝設計的過程中,王炳南耗費非常多心力在溝通說服的過程上,除了在企劃中強調麥子的香,還在包裝上畫出歐洲農村收割戶外氛圍的意象,使消費者對產品建立歐風進口的連結。包裝改版後上市反應熱烈,營銷成果佳,使得業主重新審視行銷策略的規劃,更開始讓大眾接觸國外流行的趨勢。
統一麥香奶茶的歐風意象使台灣消費者初次感受外國風情。(圖片來源=王炳南)
了解產品製程 在設計上更有助於塑造產品特色
王炳南認為,一項實用加上美觀的設計,應該要和業者溝通了解製程的限制、目標客群等等的行銷策略,以在產品市場建立地位。1996年立頓為了發展台灣傳統原片茶飲市場推出的副品牌「茗閒情」。起初企業仍以一貫的茶包內添散裝茶葉,在市場未有太大反應,之後便又改以原片茶為訴求,強調茶包便利性,研發出現今三角立體茶袋結構,使茶葉浸泡面積加大更能品味茶湯,藉以搶攻上班族群。在包裝設計上,王炳南並沒有將產地或描繪茶香、茶飲的圖像放上,而是直接在包裝放上特殊的三角茶包圖樣,強調品牌創新的茶包設計。商品一推出就受到各通路主動要求進貨,更配合節慶應景推出禮盒組,影響台灣茶包產業,創造商品在市場上的話語權。
1996年立頓「茗閒情」,包裝強調創新的立體三角茶包,打響原片茶葉市場。(圖片來源=王炳南)
魔鬼藏在細節裡:包裝的型態、手感、使用方式也會影響設計
談到食品包裝設計和其他商品有何差異,王炳南説:「鋁箔包一拔吸管就插,鋁罐一拉就喝,消費者看包裝的角度也會有不同。」大小、體積、位置甚至是握起來的手感都是食品包裝設計要考量的小細節,各種包裝型態也會有不一樣的操作方式,他表示這是在多年設計經驗下所領會到的結果,雖然產品內容物不變,但依舊能透過不同的包裝來建立商品多元性,抓住消費者的眼球。
食品包裝現行趨勢:不論好壞球都揮棒的「打帶跑」戰術
近期食品包裝設計顛覆過往強調商品名、企業logo,減少品牌辨識度、創造其他話題等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王炳南認為,早期企業宣傳商品的傳播媒介較單純,透過廣告視覺、聽覺刺激策略強打品牌,較易使消費者辨別。
他也提出現代年輕消費族群較無品牌忠誠度,覺得新奇、好玩或有話題性就會去購買,現今企業也因領導階層年輕化,思緒跳躍,較敢嘗試多元的營運模式,偏向不論好壞都拼、「打帶跑」的方式延伸。但這種新奇的口碑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會較難有長久、具有核心元素的商品誕生,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2018年77夾心酥綜合禮盒沈穩大方的設計,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合在西式點心禮盒。(圖片來源=王炳南)
包裝只是附加價值!未來應回歸到產品本質
未來食品包裝設計思考會如何發展?王炳南認為物極必反,風潮總會過去,若要長久經營,企業仍需回到實際產品經營。王炳南提起過去為統一四季醬油做包裝設計,多年來包裝未有太大變化,是由於醬油本身屬快消品中的生活必需品,在大眾印象裡是烹調料理中具傳承意義的食品,品質穩定、價錢合理,包裝的指名度高,在市面上的存在感需靠包裝與消費者連結,若隨意換包裝會增加風險。
王炳南認為,好的包裝設計必須耐看並可跨越時代,透過設計師將商品相關生活經驗還原在包裝上,和消費者產生情感連結,才可以奠定商品地位,恆久經營。
王炳南
· 歐普廣告設計、上海歐璞設計創意總監
· 業界資歷:38年
· 代表作品:統一麥香奶茶、波蜜果菜汁、立頓茗閒情、77夾心酥綜合禮盒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明明是美食王國,為什麼MIT食品無法暢銷全世界?
▶無人商店的啟示:智能櫃思維之外,食品業該思考的是數據的力量
▶食品業必須注意灰犀牛效應!危機管理不是只在危機發生時做公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