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磯永吉因在陽明山竹子湖成功種植粳稻「中村種」,並指導其弟子成功以「龜治」與「神力」兩種粳稻品種進行雜交,成功培育出對日照較不敏感、具日照鈍性「台中65號」,讓粳稻得以在台灣大量種植,因而被後代尊稱為「蓬萊米之父」。

撰文=黃宜稜

稻米主要分為秈稻與粳稻兩大品種,數百年前的台灣以種植秈稻為主,當時的秈稻品種非常豐富且多樣化,一塊稻田裡常有著高低不齊、顏色繽紛的白米、紅米、烏米與茶米;時至今日,台灣的稻田則以種植粳稻為主,為粳稻所能種植區域的最南端,粳米也成為台灣人日常主食之一,而這一切的轉變都要歸功於「台灣蓬萊米之父」。

1886年11月23日,「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出生於日本,並在1912年來台任職於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當時台灣主要種植的稻米為秈稻,外型較細長、口感偏乾硬,與日本習慣食用的外型圓短、口感柔軟有嚼勁的粳稻不同,為了讓台灣的稻米得以銷售到日本,也為了解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因米價飆漲、通貨膨脹所爆發的「米騷動」,台灣總督府決定更強力地推廣粳稻種植。

不過,粳稻大多生長於溫度較低的溫帶地區,位於熱帶、副熱帶的台灣在初期的栽種試驗不斷失敗,因此台灣總督府任命磯永吉帶領育種研究試驗團隊,開始培育適合台灣種植的粳稻,爾後團隊發現陽明山竹子湖氣候寒冷,與粳稻適合生長的氣候相似,並引進日本九州的「中村種」在此種植,取得成功,竹子湖也被稱為「蓬萊米的發源地」。

然而,竹子湖的稻田以梯田為主,不利於大型機械耕作,而中村種若種植於其他區域,又會因為長時間在高溫下曝曬,導致稻熱病死亡。於是,磯永吉便指導其弟子,也就是台中農事試驗場第二任廠長末永仁開始稻米品種的改良與研究,終於在1924年末永仁以「龜治」與「神力」兩種粳稻品種進行雜交,成功培育出對日照較不敏感、具日照鈍性「台中65號」,也讓末永仁被後世尊稱為「蓬萊米之母」。(編注:其實,「龜治」與「神力」都不具有日照鈍性,然而其雜交後培育出的「台中65號」卻具有日照鈍性,根據後代學者研究,是因為在雜交培育的過程中混入台灣原有稻種的花粉,因而產生日照鈍性。)

為了讓台灣的粳稻更具有獨特性,可以成功打動日本消費者,1926年時任總督伊澤多喜男決定舉辦盛大的典禮,將此款米種命名為「蓬萊米」,而台灣原先種植的秈稻品種則稱為「在來米」以示區隔。自此,蓬萊米正式登上台灣的米食舞台,成為台灣人的主食並持續至今日。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磯永吉仍繼續留在台灣,擔任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與省農林廳顧問,並在1954年完成「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一書,被視為其畢生的代表作,獲得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並直到1957年才以71歲的高齡退休返回日本。為感謝磯永吉對於台灣蓬萊米的偉大貢獻,在他退休時由當時臺灣省主席嚴家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景星勳章,並由省議會通過提案,每年贈予磯永吉1200公斤的蓬萊米,直到磯永吉過世。

位於台灣大學農場旁有一排日式木造平房,被暱稱為「磯永吉小屋」,即是建立於1925年的「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附近的稻田裡種植的則是末永仁所培育出的稻種「台中65號」,但這段台灣稻米的歷史,隨著磯永吉離台後在歷史上曾一度被遺忘,後代普遍認為「台中65號」是由磯永吉所培育的,直到2003年台灣大學研究生劉建甫在「磯永吉小屋」中發現當年磯永吉親筆書寫的文獻資料,這段歷史才又重新被知曉。

2006年,「磯永吉小屋」因為台灣大學農學院要興建新大樓而差點遭到拆除,直到2009年才被劃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並在2012年由台灣大學農藝系發起「國立大灣大學磯永吉學會」,由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擔任會長,舉辦講座、發行「米報」。然而,「磯永吉小屋」由於多年失修,目前已殘破不堪,為此財團法人豐年社與磯永吉學會合作,在網路上發起群眾募資,希望能募集經費替「磯永吉小屋」維修。

延伸閱讀:
【食專題】呷飯皇帝大
蓬萊米是屬於台灣米專用名稱
種苗專家告訴你:基改作物和傳統育種有什麼不一樣?

參考資料:
磯永吉小屋
磯永吉小屋粉絲專頁
磯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