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談到蔬果等農作物,消費者一聽到「農藥」臉色就大變,但農藥是必要之惡、也是必要之善,許多狀況下施農業用藥是必要的,而要怎麼判斷對人體是否有害,最重要是農藥的殘留量。
採訪·撰文=勵心如
談到農業用藥,消費者就感到害怕,但其實適當、合理的用藥對人體不會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有助於作物生長,關鍵在於不同藥物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以及物質的毒性和人體接收到的「殘留量」。
台灣農業化學會主辦的「食農教育推廣與分享」講座,2020年10月31日在台灣大學舉辦,包括台灣農業化學會理事長蘇南維、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等人皆出席。
該場論壇以探討「農藥」為主題,從營養師、食品技師、農華領域專業學者跨領域討論,來破解一般大眾對農藥的迷思。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前局長馮海東說,農藥是農業生產上很重要工具,使用必要性持續存在,大家對於農藥的負面概念來自於農藥是化學合成的,所以雖然使用農藥是必要之惡,但嚴加管理也很重要。
害蟲防治用藥得當,農作物產量未必減產
馮海東舉例,過去台灣沒有秋行軍蟲,近年才開始跑到台灣、中國、日本、韓國,「面對新害蟲,第一個最簡單就是殺蟲劑。」去年金門做害蟲的防治,整體農作物產量沒有減產還增產5%,換句話說,只要防治得當,產量不會影響,在勤於照顧下,產量還會更高。
台北市營養公會理事陳盈蓉說,合理使用農藥的目的,包括防治植物病蟲害、確保農作產量穩定與外觀、降低生產成本與提高單位產量,她舉例,從很多醫學中心的蔬菜採購規格來看,通常會要求無病蟲害,和株長長度,可以看出從採購角度來看,合理使用農藥是有必要的,不然怎麼保持沒有病蟲害。
安全採收期之後,基本上農藥殘留量已在安全範圍
陳盈蓉說,每種農藥都有適合的濃度,以及農藥殘留的檢驗規範,另外「安全採收期」意思是噴灑農藥之後,隨時間拉長,農藥會慢慢衰減,過了安全採收期之後理論上對於人體沒有危害,一般實務上會將安全採收期設定提前幾天,每個農藥都會有對應的安全採收期,所以遵照安全採收期來採收農產,農藥殘留量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大家確實遵守規範,就跟添加物一樣是不需要太擔心的。」
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說,食物有天然性和複雜性,其中咖啡就是屬於已鑑定「非營養」化學物質含量比較高的飲品。他舉例,水喝太多會中毒,砒霜現在也開始入藥了,這也就是說風險來自於「物質的毒性」乘以「暴露量」,「量」非常重要,「所以談到農藥是必要之惡、也是必要之善,最重要是如何決定多少劑量對人體有毒。」
毒性和曝露量決定了風險,最大殘留安全容許量才是關鍵
如何訂定食品檢驗標準?姜至剛說,要根據每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田間農藥與動物用藥實際殘留量、食物攝取量來調查,來訂定出「最大殘留安全容許量(MRL)」。
以近期受到熱烈討論的萊克多巴胺(乙型受體素中的一種)來說,姜至剛說,以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物專業委員會對於萊克多巴胺的建議最大殘留限制量來說,牛肉每天要吃6公斤才會超標、豬肉也要吃6公斤、豬肝要吃1.5公斤、豬腎要吃1.5公斤,其餘可食用部分也要每天吃6公斤才超標,且超標還不等於中毒,這也可看出除了毒性之外,「暴露量」很重要。
具高度生物累積性的藥劑,絕大多數都被管制使用
台大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說,在環境中流佈的農藥,有可能繞了一圈又回到人體,牽涉到農藥在環境中累積的因子,有生物累積、放大等效果,這是農藥使用在環境中藉由食物鏈又回到人的身上,累積的放大倍數很驚人。所以具有這樣效應的藥劑,經由食物鏈再回到人體身上的害處就很高。
顏瑞泓說,但這些具有高度生物累積性的藥劑,如DDT等,很多都已經被管制、禁止使用了,如今還持續在使用的藥劑,通常生物累積性已經是低的了。而農藥除了毒性、對環境影響,對非目標族群生物的影響也應該被重視。
曾是營養師、後來自己創業的好食課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世航說,做食品教育,很多人未必真的想知道機制,所以要傳達資訊,必須透過不同媒介接觸不同的族群。
如今消費者的食安意識越來越提升,但資訊混雜、資訊來源多元,如何掌握正確的飲食、食安相關訊息,不因為不實訊息而恐慌,已是關鍵。
2020年10月31日台灣農業化學會主辦的「食農教育推廣與分享」講座,有超過百人出席,其中約6成是營養師。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對廣大農友不公平!專家不應炒作秋行軍蟲的「農藥殘留」恐慌!
▶農藥是「藥」還是「毒」? 農藥殘留真的很可怕嗎?
▶美國公布「十二大最髒蔬果」名單讓你嚇到了嗎?對農藥殘留放大的恐懼可能讓你什麼都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