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2022年4月26日,花蓮縣養豬業者向花蓮縣議會陳情,考量全球原物料大漲導致飼料成本大增,希望縣府能放寬廚餘養豬規範,讓199頭以上豬場可以廚餘養豬,但花蓮縣其實在2019年就已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如果重新恢復廚餘養豬,可能成為非洲豬瘟破口。

採訪·撰文=謝承學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烏俄戰爭的影響,對於養豬戶而言,飼料成本上漲近5成,壓得他們快喘不過氣,對此,花蓮縣養豬協會於2022年4月26日向當地議會陳情,希望可以體恤養豬戶,開放在經高溫烹煮的處理下,以廚餘養豬。

這樣的提議有什麼問題呢?其實,過往若要以廚餘養豬,只需向地方政府申請廚餘再利用許可,且廚餘經過高溫90度以上加上1小時的攪拌即可拿來養豬,但在全球非洲豬瘟疫情嚴峻下,農委會宣布於2021年10月起,考量規模較小的豬場可能在加熱設備上投入不足,因此禁止規模199頭以下豬場使用廚餘養豬,而花蓮則在2019年時為防堵非洲豬瘟而在全縣市、無論規模大小,皆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究竟在全球原物料上漲下,養豬業該走回廚餘養豬的老路嗎?

近2年飼料大漲5成,改用廚餘養豬、成本約可減少4成

「不否認近2年來飼料大漲,但廚餘養豬對於非洲豬瘟防疫風險非常高。」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楊杰說道,目前多數養豬戶通常以3成飼料廠飼料搭配7成自製飼料來飼養豬隻,但無論是飼料廠的飼料和自製飼料中使用的大豆、玉米、營養添加劑都受疫情、烏俄戰爭影響而正處於漲價的壓力中。

楊杰指出,雖然如果完全以廚餘養豬可以大幅減少成本,每頭豬可以減少近4成的飼養成本,但同時需要有人力去載運、集中並加熱處理廚餘,不僅如此,楊杰表示:「一般吃飼料長大的豬大約6個半到7個月即可到市場拍賣,但廚餘養豬需要8至10個月。」

廚餘養豬的最大疑慮為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將危及全台養豬業

楊杰直言,使用廚餘養豬最擔心的還是非洲豬瘟的影響。他表示,廚餘在經過確實加熱處理過後可以將染疫風險降至最低,但如果一旦有疏忽,確診豬場附近的豬隻都必須撲殺,可能造成全台養豬產業的浩劫。

對此,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也認為,雖然廚餘並不是非洲豬瘟唯一傳染途徑,但科學證據指出廚餘是最高的染疫風險來源。因此農委會的立場仍然堅持,要以防疫為優先。

恢復廚餘養豬風險極大,原物料上漲反倒是產業轉型時機

至於花蓮某些養豬戶希望花蓮縣政府可以放寬廚餘養豬規範,讓規模199頭以上的養豬場得以申請廚餘再利用資格,《食力》詢問花蓮縣某不具名的養豬業者,他過去是用廚餘養豬、但已經轉型為飼料飼養,對此狀況直言:「重新回歸廚餘養豬是讓養豬業一起承擔染疫風險。」他指出,飼料、原物料上漲是全台養殖業都面臨的問題,這正好是提升飼養效率、降低成本,並達到產業轉型的好時機,「而不是走回頭路去使用廚餘養豬」。

另一不具名的養豬戶表示,他一直都是以飼料飼養,雖然確實加熱廚餘可以將非洲豬瘟的風險降至最低,但從運輸車輛到廚餘桶,如果在使用後沒有確實消毒,會導致病毒殘留,不小心可能就會感染。他認為,由於花蓮早在2019年時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現在想恢復廚餘養豬的養豬戶僅有少數豬場,不希望縣府因為部分業者陳情就貿然開放。

中央防堵非洲豬瘟的政策不變,花蓮也宣布將維持全面禁用廚餘養豬

對於花蓮養豬戶的陳情,張經緯也提出質疑,他表示花蓮縣已實施禁用廚餘養豬政策近3年,無論是作為堆肥或是其他去化處理,花蓮縣每天的廚餘都已經有既有處理措施,「若真的恢復廚餘養豬,那廚餘要從哪來?」他指出,若改成從其他縣市提供廚餘,跨縣市移動對於非洲豬瘟防疫也是極大風險。

而張經緯也強調,目前中央政策不會改變,如果有以飼料養豬的養豬戶想改成廚餘養豬,要重新向地方政府申請廚餘再利用資格,不過他也表示,據他的了解,全台有9成以上豬農不會想用廚餘養豬。

對此,花蓮縣農業處處長陳淑雯也回應,花蓮縣將繼續維持2019年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政策,她表示,2022年花蓮在養豬場有89場,飼養頭數有69954頭,為了兼顧養豬產業和民生供應,花蓮縣將以轉型至專業化、標準化管理的生產模式。

如果仍有廚餘養豬需求,農委會不排除與地方合蓋廚餘共同處理廠

不過張經緯也坦言,雖然農委會已祭出許多優惠的廚餘轉型飼料養豬或退場配套,但如果全國養豬戶仍持續有使用廚餘養豬的需求,農委會不排除與各地方政府合作設立「廚餘共同處理廠」,統一將縣市的廚餘進行加熱處理,再分配給需要的豬農,他透露,目前有與桃園市和屏東縣政府進行初步討論,農委會將持續與地方政府溝通,確認地方需求。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廚餘食物鏈的安全性?從食安角度看廚餘養豬
為何廚餘不適合餵豬?加熱處理並不管用,最新研究顯示「朊毒體」有殘留危險
通膨未解又爆發烏俄戰爭!飼料用玉米價格達到14年來高點 蛋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