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進行「油不得你-消費者食用油使用習慣」網路問卷調查發現,油品風暴後,民眾使用食用油的方式與選購習慣都有所改變。

撰文=林正文

從2013年開始,台灣發生一系列食品業者被查獲以摻偽假冒方式生產食用油事件,像是大統長基用低價棉籽油混充高級油牟利,而2014年查獲屏東郭烈成工廠用回收油再製賣給其他油品大廠例如強冠、頂新等,由於油品供應鏈影響範圍甚廣,波及諸多下游食品業者、餐飲業者,再加上媒體連續多時的爭相報導,形成黑心油品風暴,不但引起廣大民眾恐慌,甚至影響使用食用油習慣改變,也讓油品市場出現新的需求與行銷方式。

【食力調查局】日前進行「油不得你-消費者食用油使用習慣調查」,針對民眾的烹飪習慣、油品選擇方式提問,調查結果如下:

一、常見的烹飪方式有「煎、煮、炒、炸、烤、拌」,有高達65%的受訪者在「炒」菜烹調時會使用油作為加熱食物的媒介。由於飲食文化中西大不同,因此食用油在做涼拌料理與燒烤時的使用比率低,僅有10%。

二、在最常使用的烹飪油選項中,有36%受訪者日常烹調以橄欖油為主,其次有24%受訪者使用葵花油。而使用的豬油使用比率僅有6.8%。

三、黑心油品風暴後,台灣民眾食安意識抬頭,食用油的安全性成了關心的議題。不過,有高達53%的受訪者認為調合油是最不安全的油,而有20%的受訪者覺得豬油不安全。這樣的結果明顯反應在油品風暴期間,民眾受到媒體轟炸式渲染「混油」與「黑心豬油」等資訊的影響。

四、黑心油品風暴後,台灣的食品安全政策強調食品檢驗的重要性,因此受訪者在回答「覺得使用哪種油品最安全時?」有35%的人認為「檢驗合格可販售的油」,次高的選項是「台灣在地苦茶油」與「台灣在地芝麻油」。

五、至於購買食用油的時候最在意什麼?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最在意「成分」,其次為「品牌」。但對於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與價格,在意程度偏低。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台灣民眾在選購食用油品時的標準以從過往強調的「品牌」「價格」逐漸轉向為要求「檢驗合格」、要求「成分」為主,畢竟在日常飲食中,油品攝取頻繁,唯有多了解自己吃的油,了解不同油品的特性,才能夠吃的健康又安心。

網路問卷調查方法說明:
「油不得你-消費者食用油使用習慣調查」網路問卷調查時間為2016年1月15日至1月29日,調查對象為網路使用者,有效樣本數為 121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