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隨著食品、餐飲、生鮮等民生相關商品陸續漲價,代表漲價巨獸已開始入侵民眾生活,而漲價對消費者的影響,除了最直接的購買力下降,還可能改變民眾消費習慣,例如減少購買非必要食品如手搖飲的頻率。
採訪·撰文=謝承學
眼看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好久沒跟朋友聚餐、出門逛街的民眾各個躍躍欲試,迫不及待來場「報復性消費」,豈料看到菜單時卻發現,價錢似乎比之前更高。事實上,不僅餐飲業,食品業也難逃漲價命運,例如被視為月底救急果腹必備的「味味一品」泡麵,也在2021年11月傳出漲價約11%的消息。說到漲價,直接聯想到的就是讓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但除此之外,還可能對消費者帶來哪些影響呢?
消費習慣改變!近6成民眾改買更便宜食材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民眾在食品全面上漲的情況下,省錢的動力大於吃到新鮮蔬果的慾望,且為了存放更久,因此轉而選擇購買冷凍食品,忍痛割愛只為了抗拒逐漸上漲的物價。
而回到台灣,根據《食力》「漲漲漲!食物每天都要吃,但你的荷包夠買嗎?」網路問卷調查,有59.7%的民眾指出,若日常採購的食材出現上漲的情況,將轉向購買更便宜的替代品,此外,也有69.5%的民眾表示,為了省錢,會減少非必要的食品採購需求,例如手搖飲品。
現在不買以後更貴?可能出現恐慌性囤貨
當民眾預期未來食品價格將持續上漲或短缺,將在短時間出現恐慌性囤貨,在這樣需求不正常提昇的情況下,可能暫時供應量不足,然而,眼看賣場貨架空蕩蕩,消費者更恐慌。
例如2021年秋季,中國出現蔬菜短缺、價格暴漲的情況,不少民眾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更貴,而中國商務部更在11月1日無預警發布一則呼籲民眾儲備好糧食,以免「突發狀況發生」的公告,引發民眾瘋搶,超市貨架被掃空,跨區調運成本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已在高檔的菜價火上加油。
食品漲價雖然讓民眾工資上漲,卻加劇通膨循環
而說到食品上漲對消費者的負面影響,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陶冬就曾表示,食品價格暴漲,將連帶抬升工資水準。
由於像食品這樣的民生必需品漲價,將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為了因應物價上漲,工資也必須連帶調整,「工資上漲乃是萬般物價上漲之母」陶冬如此說道,因為當工資隨著物價水平上升,企業或生產者的營運成本又將增加,當不堪負荷時,又會再次轉嫁到終端售價,通膨將會加速進行。
通膨後要花更多錢買食物,疫情趨緩後民眾也難「報復性消費」
德國貝倫貝格銀行(Berenberg Bank)首席經濟學家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曾在2021年7月時發表報告指出,疫情後經濟復甦的其中一個隱憂就是通貨膨脹。由於食品對民眾來說是硬需求,漲價勢必讓民眾花費在食品的比例上升,壓縮其他開銷,可以預見「報復性消費」,可能不如預期般強勁,在疫情後各行各業都需要更多消費才能快速復甦的情況下,可能不是好消息。
金英證券(Maybank Kim Eng)經濟學家蔡學敏(Chua Hak Bin)也指出,特別是低收入的家庭和較貧窮的國家將遭受更大的打擊,因他們的收入較大比例用於食品,難以採取措施來緩解伴隨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物價具向下僵固性,民眾再也等不到降價的時候
而物價的僵固性(Sticky Prices),可能才是讓消費者最有感的地方。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受到通膨或物價上漲導致食品價格上漲,對民眾最不利的地方在於,「即使在未來原物料下降,業者也不會調降售價。」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物價本身,有著「向下僵固性」,也就是易漲難跌。綜觀歷史,很少有物價會在連續上揚之後會回跌的,大多數的情境是,上去的物價就下不來了。
從上述5大影響來看,物價上漲對消費者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不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還是價錢是由供給和需求決定,因此消費者仍具有部分主動權,例如改向較便宜或沒漲價的店家購買食材,業者也會因為消費者貨比三家的行為,擔心漲價可能影響市佔或銷量,而推延漲價或不漲價。對此,邱達生解釋,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已宣布調漲的餐飲、食品業者以規模大、市佔高的業者為主,若是中小業者,可能會在明年1月1日或春節選擇一起調漲,將衝擊減到最低。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新產品、高價值、主控權!日本超商漲價3招 拉高營業額
▶進貨成本達40年最大漲幅,超過7成消費者有感漲價!你對漲價了解多少?
▶食品、餐飲業者早已挺不住,2022農曆年後必定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