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若早、中、晚三餐都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不僅難維持體重,還會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劇烈切換,使身體感到倦怠與疲勞。因此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系教授建議,早餐盡可能攝取足夠碳水化合物,而午餐與晚餐應攝入少量碳水化合物。
撰文=小林弘幸(順天堂大學醫學系教授)
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容易疲累,適量即可
碳水化合物是很美味的食物,所以不需要逼自己避開這些食物,但當然也不能過度攝取,如果早、中、晚三餐都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就很難維持體重,而且還會讓交感神經變得太活躍,用餐結束後,則換成副交感神經因此占據優勢。當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如此劇烈地切換,我們就會覺得倦怠與疲勞,也會變得很想睡。
早餐最適合吃碳水化合物
三餐之中,有一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是最理想的。早餐多吃麵包與白飯,午餐選擇碳水化合物較少的餐點是最理想的安排,如此一來,下午就不會想睡,工作也能有所進展。
切勿跳過任何一餐,午餐想吃碳水化合物盡量減半
話說回來,有時候中午就是想吃咖哩或烏龍麵,此時若逼自己忌口,反而會造成壓力,所以可試著將飯量或麵量減半,滿足口腹之慾就好。唯一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能跳過任何一餐。如果跳過午餐,直接吃晚餐,血糖會急速上升,從晚餐攝取的熱量都會變成脂肪,無法轉換成能量。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固然不好,但至少要吃一個飯糰加味噌湯的量填飽肚子。
如果3餐都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菜色,會攝取太多糖分,午餐之後也會特別想睡。就整體而言,早餐是最適合攝取碳水化合物的一餐。
早餐盡可能攝取足夠碳水化合物,午餐與晚餐則建議攝入少量碳水化合物。(圖片來源:創意市集出版社提供)
不能吃最想吃的豬排飯或拉麵啊……要是自律神經因為這些壓力不斷囤積而失調,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如果午餐就是想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妨試著將碳水化合物(米飯或麵類)的分量減至一半。
內容來源=《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創意市集出版
延伸閱讀
▶高脂低碳的生酮飲食魅力不減,拓展產品線跨入冷凍甜品領域
▶掌握六大飲食原則,控制正常腰圍、遠離代謝症候群!
▶含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零食」有突破性成長!全因食品加工技術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