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foodNEXT》於2022年7⽉4⽇(一)舉辦「2022食育高峰會 」,藉此向民眾溝通食育推動的重要性。此外,台灣《食農教育法》已於2022年4月19日正式三讀通過,立法之路之必然的過程,一切又為什麼要從認識土地開始?
採訪⋅撰文=李依文
近年來不少聲音談在地飲食文化、在地飲食特色,但所謂的台灣、在地究竟代表什麼?在疫情放慢全球步調的情況下,確實也有越來越多台灣人注意到台灣這塊土地,當總是向外放遠的眼光重新聚焦在台灣,才驚覺自己對臺灣其實並沒有太深的了解,這一切其實與食農教育、飲食文化教育、土地教育有關。
《食⼒foodNEXT》於2022年7⽉4⽇(一)舉辦「2022食育高峰會 」,藉此向民眾溝通食育推動的重要性,「怎麼讓大家有共鳴,是食育推進最重要的一件事。」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林玉婷說,一天三餐的飲食,為什麼會讓你對食育這件事沒有感覺?你心目中的食物、美味又代表什麼?
「2022食育高峰會」讓民間推動食育努力的單位與民溝通,讓大家了解不只是立法,從簡單吃、認識土地開始有很多選性推法可以執行。由左至右為育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景虎士、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資深經理葉俊甫、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林玉婷。(陳瀅瀅攝)
吃飯不難,吃懂卻是一門學問
「吃飯不難,就是張口就吃。」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說,這也確實是大多數人的行為,不管是肚子餓想要吃飯,又或者是想到哪道美食,幾乎所有人著重的就是好吃、吃飽,但其實飲食並不是這麼簡單的選擇。「我從來不愛吃米,是到日本吃到好米才驚覺米是好吃的食物。」顧瑋笑著分享自己的飲食經歷,如同許多大人,食物的認識僅僅存在表淺的好不好吃,而是跟品種、土地、風土等環環相扣,再結合當地的飲食文化,才有可能造就出一道美味,「我是長大才學,但我認為這應該是從小到大都應該要持續學習的。」她笑說。
「有多少人知道台灣雖然產量不多,卻有自己的小麥?」育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景虎士說,台灣身為海島國家,許多糧食資源必須要高度仰賴進口,但這並不是在地物產不去努力發展的藉口,就是因為弱才需要練強,育秀教育基金會和聯華實業就是最好的代表,2012年推出「新高山麵粉台灣小麥粉」與「新高山有機全麥粉」,而這高山二字就是代表台灣的玉山,更希望讓台灣人知道台灣不是沒有小麥,背後其實有不少人正在默默努力耕耘。
「小朋友不愛吃菜,有沒有去想到跟家庭教育、烹調方式間其實有很大的關係?」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資深經理葉俊甫舉例,現在許多學校推行的蔬食日,其實是為了要解決偏食問題,創造一個理解蔬食的機會,但往往會因為校方對烹飪方式由方便,達到安全標準就好,沒有針對食材去設計烹飪方法而讓學童吃在嘴裡,卻是每一口都在錯失美味,「有些家長甚至會要小朋友在蔬食日帶肉鬆,因為說不能不吃肉。」但卻因此讓孩子更少吃青菜,他語氣帶著些許無奈,孩子受到的飲食教育,其實與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也是食農教育知識落差所造成的結果。
喊著吃在地,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懂吃?
「減塑如果只是單純減少使用,這不叫做真正的減塑。」景虎士舉例到近期討論度很高的環保杯政策,對於大眾來說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台灣正在面臨的困境?又或者是有多少人知道必須立法推動的原因?食農教育也是同樣的理念,台灣《食農教育法》已於2022年4月19日正式三讀通過,立法之路之必然的過程,但什麼才是好方法?「要找到一個可以真正永續發展的方法。」他說。
「家庭結構改變讓大家飲食轉變,不可否認。」葉俊甫說,不管是社會化的變遷速度快,又或者是大人本身選擇食物的能力不好進而影響到下一代,「說了可能會被罵,但是現在的飲食現況就是小孩子變胖最主要的原因。」他表示,飲食教育重要,就是需要從小導入觀念,不是吃飽就好。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就是深知這些問題的影響力深遠,才選擇從校園午餐著手,從吃的營養、美學教育,一切的重點放在「認識」,「我們都吃過校園午餐,但是有多少人認識背後烹飪這些食物的校廚。」他簡單舉例,校廚不應該只是校廚,所有參與食物的每個人員都很重要。
「台灣擁有很強的茶文化,產業有量能、品質,卻沒有多少人真正知道。」顧瑋說,從栽種有自信、台灣人以這塊土地為榮、消費者願意買單,就是一個正循環的開始,而這其中也少不了飲食文化的存在。先有風土才有風味,有了風味才有美味,而這一切都是來自土地,「這是一種態度。」她說,如何從文化傳統、實際的產業傳承與串接,「在地需要先有情感認同,有認同才會有選擇。」她說的簡單,但確實是我們每個人在乎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求這件事好,食育就是需要這樣扎根的開始。
你是唯一 能夠把關每一口吃下食物的人
「當你是成人,可以為自己的每一口做選擇,不妨去認識開始。」顧瑋說,感覺好吃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它的力量也可以非常強大。台灣的食育意識低落,別說小孩,很多成人連自己為何而吃,如何選擇吃都說不明白,更不了解其中對自己、下一代,甚至是國家的影響會有多深遠。
「台灣的食農飲食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進。」林玉婷表示,台灣食農教育立法通過過70個年頭才成功,不只地方政府,更有不少民間團體其實投入很深,但仍需要大家意識的提升才能加速前進,並真正認識了解台灣這塊土地。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2022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五星城市首長齊聚、開啟《食育基本法》的重要篇章
▶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創生 台灣食育如何深植人心?
▶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榜單揭曉!花蓮縣二連霸 六都整體排名較2021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