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由台北市拿下「健康與營養」構面的冠軍。養成健康體位是食育中重要的一環,不論過瘦、過重或肥胖都屬於營養不良的一種。而平常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更是對於健康體位養成的重要最後一哩路。

撰文=李若威

過去,台灣在食育與營養健康相關的正式法案,全國上下僅有1984年行政院提出的《營養師法》以及2002年同樣由行政院提出,為了促進學生及教職員健康的《學校衛生法》兩大法案,而缺少了專屬於食農教育的專法。如今,《食農教育法》2022年4月三讀通過,為台灣食育推動立下一大里程碑。其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被列為推廣重點之一。

《食力》針對體位、飲食攝取、口腔保健、壽命及運動等健康與營養相關公開數據指標做全台大評比,究竟誰是健康好寶寶城市?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健康與營養」指標中由去年第3名的「台北市」拿下分項指標冠軍,第2名及第3名分別是今年首次入榜的金門縣、宜蘭縣,嘉義市維持第4名,第5名則由嘉義縣、南投縣並列。

學童、成人過重與肥胖比例全台最低!台北市成台灣健康營養模範生

台北市能拿下2022年食育力大調查「健康與營養」分項冠軍,可歸功於在每項評比指標的好表現。特別是在國小、國中學童過重與肥胖比、13 歲以上人口過重肥胖比中幾乎是全台最低!在醫療保健支出占政府支出比率、成人每日攝取三蔬二果也屬於前段班,同時台北市民平均壽命為84.12歲,是全台平均壽命最長的城市,此外,在今年新增的運動相關指標也都表現優良。綜合看來,台北市不論在健康體位、飲食營養、運動等都是模範生等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的學童及成人過瘦比例偏高,表示偏食或過度減重等情形需要注意,未來對於飲食的均衡發展須更加強推廣。

而嘉義縣較前一年一舉進步15名,擠進前五的排行榜!其中,嘉義縣政府在2020年度的「醫療保健支出占政府支出比率」從1.66%成長至3.03%,也就表示嘉義縣政府對於醫療資源的投入比越來越高,成長了近9成左右,而在23歲以上人口過瘦比中,嘉義縣的表現成績也從5.6%下降至3.24%。

不只是過瘦才是營養不良!肥胖、過重也是

其實,過瘦、肥胖、過重都屬於「營養不良」。健康體位的養成要從吃下口那一刻的飲食選擇開始培養,六大類食物一天該攝取多少、食物要怎麼搭配才能飲食均衡,這些不僅是從小該養成的擇食習慣,也是大眾該具有的內在能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在2018年起推動「我的餐盤」,以餐盤圖像融入每日飲食指南,讓民眾能更容易了解健康飲食該如何達成。不過推行至今,全台平均仍有27.03%的國小生、30.75%的國中生過重及肥胖,2021年嘉義縣的國小學童、屏東縣的國中學童肥胖與過重比更是全台之冠,可見均衡飲食教育仍須再深化到日常生活中。

吃得好也要動的好!健康體位養成除了懂吃也要會運動

你的運動量足夠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一週需至少運動5天、每次維持10分鐘以上,每週要累計達到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爬山健行、快走、網球雙打)或是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例如:跑步、快速騎自行車、游泳等)。兒童、青少年則每天要達到6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

若要養成健康體位,第一步是學會選擇吃進去的食物及認識營養,那麼平常的規律運動習慣更是重要的最後一哩路。不過根據董氏基金會2013年的調查,全台有近4成的兒童「動不夠」,聯合國更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是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危險因子之一,也會增加肥胖的風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在調查發布時也提醒,學童的靜態生活時間越長、就會有越多喝含糖飲料、攝取油炸品等的不良飲食行為產生。

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不但能消耗多餘的熱量,還能減少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免疫力,對於營養健康相輔相成。本次的食育力大調查「健康與營養」評比中,就在體位、營養攝取的指標外,也針對運動面向將各縣市「規律運動人口比例」、「民眾住家附近運動場所設置情形充足滿意度」、「民眾對當地縣市公眾運動場所設施滿意度」三大指標列入,盼能更全面對各縣市政府在「健康與營養」中的食育落實程度。運動對於健康體位的維持也佔有重要角色,縣市政府除了營養飲食知識宣導,在運動場、運動設施的建設也不容忽視,提供給市民一個健康友善的城市環境,培養運動風氣。

懂得均衡攝取、正確擇食 才能養成健康體位

根據《食力》調查,有近4成的民眾、超過7成的營養師都希望縣市政府能增加「營養飲食知識推廣」的食育活動。由此可見,不論政府、國民或是實際推動食育的營養師,對於國人營養知識的養成都相當重視。從國中小學童過瘦、過重及肥胖比來看,雖然在全台過重及肥胖比平均下降,但過瘦比例反而持續上升,不論是政府、學校、家長更應該注重生長發育及食育吸收重要的國中小階段,藉由校園、家庭或是政府舉辦的活動、知識宣導等,讓孩子能從小培養健康體位。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2021年全台1661人校園食物中毒!嘉義縣蟬聯食安榜首 落實食安是基礎
人力不足、體驗機會少是台灣食育的老問題!比起營養知識 全民更注重「惜食」推廣
蟬聯2022食育力五星城市冠軍寶座!花蓮縣長徐榛蔚:食農是生活而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