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從餐桌上菜餚的營養、行為,到每道菜餚背後的飲食文化,一張餐桌能教會你的絕對不僅只是「吃」這麼簡單!

採訪‧撰文=編輯部

從餐桌上菜餚的營養、行為,到每道菜餚背後的飲食文化,一張餐桌能教會你的絕對不僅只是「吃」這麼簡單!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2019年3月27日舉辦「餐桌上的教養課」講座活動,邀請營養、兒童發展、飲食文化專家共同分享餐桌上的親子飲食議題,暢談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

高醣高油脂 讓孩子的身高被偷走!

在一個家庭的餐桌上,家長最為關切的莫過於「營養」,但作為父母又該如何讓孩子能吃得健康、吃得頭好壯壯呢?

灃食智庫、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表示,台灣兒童肥胖盛行率位居亞洲前5名,過多的精緻糖類、高油脂等食品的攝取除了導致孩童的肥胖,更可能導致性激素的分泌上升進而使得孩童性早熟,讓你的孩子身高被偷走!

謝榮鴻也說到,一般家長常以熱量作為孩童飲食控制點,但事實上控制熱量攝取並不代表掌握了營養的攝取,而減少食用精緻糖類與高油脂,也並不代表完全拒絕醣類與脂質的攝取,各營養成分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其作用,根據孩童各階段的生長所需均衡飲食與運動習慣的培養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發育!

餐桌非戰場 讓美味成為美好回憶

然而孩子營養攝取均衡容易解決,但孩童在餐桌上的行為卻也常讓家長頭疼,兒童發展專家廖笙光表示,餐桌並不是戰場,家長應運用智慧協助孩子找出原因並試圖改變,而非一昧責怪孩子吃飯速度太慢、挑食、坐姿難看、吃飯配手機。

以孩童的挑食為例,廖笙光說明,一般孩童的味覺及觸覺都相對敏感,而在2歲以前孩子對於食物的接觸也容易影響未來是否接受這些食物的意願,故家長從小就應培養孩子對於食物的嘗試與餐桌習慣的建立。此外,孩童的生理週期與成人並不相同,也應適時調整孩子進食的時間,避免親子之間的衝突。

最後廖笙光也提醒,媽媽的味道應該是孩子最美好的回憶,別讓這些回憶成為親子之間的壓力!

餐桌美味的背後 用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吃飯

而除了餐桌上的營養與兒童行為外,透過台灣飲食文化的瞭解除了能培養孩子的文化涵養外,更能以這些背後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餐桌。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郭忠豪說到,台灣的歷史文化雖然不長,但飲食文化卻極其豐富!從哥倫布大交換使得新舊世界的食物在當時也跟著大交換,而後來荷蘭殖民時期的經濟活動也使得台灣的食物跟著豐富多元起來!除了水牛、虱目魚連台灣的土芒果最剛開始都是由荷蘭人所引進。而隨著歷史文化的進展、族群的多元化,台灣除了傳統原住民的菜餚外,也漸漸有客家、閩南、泰式的菜系出現,而餐桌便是這些飲食文化的縮影。因此郭忠豪建議,可以透過這些飲食背後故事的瞭解,來激起孩子對於食物的熱情,讓孩子愛上吃飯這件事!

從這些專家的經驗分享可知,從餐桌上的「食物」、「人」到餐桌外的飲食「故事」,餐桌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吃」,更多的是生理、心理與文化知識涵養上的富足,與其翻遍親子養成書,不如找時間坐下來讓「餐桌」好好為你們上一堂課吧!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跟著孩子學「食育」玩出食農生活力!
孩子食量小,才吃一點就吃不下?日本冠軍營養師教你如何讓孩子吃得多又吃得好!
體驗式教育的學習讓孩童們「帶得走」!國教署署長:看似單純的校園午餐是飲食教育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