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2024食育力城市大調查進入第4屆,2024年6月27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2024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獲得五星殊榮的4座城市分別由花蓮縣長徐榛蔚、宜蘭縣副縣長林茂盛、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台東縣農業處處長江慧卿等人代表出席領獎,同時分享各縣市在食農教育上的方針與成果。

採訪・撰文=巫芷玲

《食力》自2021年開始,年年發起「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以推廣食育的重要性,如今已邁入第4屆。而在《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4月三讀通過、已上路滿2年之際,《食力》除了公布2024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結果,也在2024年6月27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2024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

4座五星獲獎城市分別由花蓮縣長徐榛蔚、宜蘭縣副縣長林茂盛、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台東縣農業處處長江慧卿等人代表出席領獎,而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環境部環保司副司長徐淑芷、教育部國教署學務校安組專委薛承祐、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何明峰理事、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翠華理事、國教行動聯盟駱怡汝理事及楊幸對監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資深經理吳秉琦也共襄盛舉,見證五星城市的榮耀。

4大食育面向、客觀指標擴增25項至72項 選出4大五星城市!

《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邁入第4年,在客觀指標「農業與環境、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4大面向由2023年的47項新增至72項,再加上針對22縣市、家長團體、教師團體及營養師團體共4455份問卷調查,評選出2024年食育力五星城市。

陳怡任對食育的重要性表達肯定,強調「民以食為天」,認為食育力就是國力的展現,也說明其實早在《食農教育法》還沒有施行之前,許多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就不遺餘力在推廣,因此在立法當時,農業部便整合了各單位倡議的精神和理念,過程中總共提出20幾個版本,最終完成了法規的宣示。農業部也結合農業、營養、動保等面向的專業人員,組成食農教育推動委員會一起來推行食育,重要方針包括深化飲食跟農業的結合、地產地銷促進農業永續、傳承創新飲食文化等,也特別提及校園午餐部分,5年前約還只有60%的國產食材,但在農業部和教育部合作之下,如今可溯源的國產食材已躍升至98.34%。

環境部針對食育,最初則是從推動惜食著手,徐淑芷期待讓食材從烹調到最後的處理都能夠有效運用,推廣惜食愛物精神、也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搭配台灣2050淨零的目標,漸漸推展到綠色飲食等面向,希望帶領國人由最日常的部分做起,從生活全面落實, 一起邁向淨零永續的未來;薛承祐則說明,在推動食育的過程中,國教署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合作辦理人才培育課程,也搭建了戶外教育資源平臺,使學校能夠在帶領孩子進行體驗活動時,優先選擇這些食農場域,以促進食育觀念的培養、加強孩子的食育力。

五星4大城市孕育當地特色 走出屬於自己的食農風格

花蓮縣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神,因應24節氣推動大健康產業,徐榛蔚指出飲食在這之中尤其重要,更特別引用《黃帝內經》的預防醫學觀念,認為應該從日常三餐跟飲水開始,讓我們的身體強健舒暢,成為正能量的個體。而花蓮最大的優勢——潔淨的空氣以及大山大水,推動花蓮縣成為台灣的有機首都,有機及友善耕種面積都持續增加,校園午餐更是在每週供應2次在地有機蔬菜、1次在地有機豆奶,讓農業永續不斷精進。因為地方環境好,每個人來到花蓮才能留得久、玩得深,徐榛蔚也呼籲,現在地球在發燙,氣候已不按牌理出牌,未來我們如何跟地球共榮共存共好,食育中的永續觀念就相當重要。

於2024年獲得全國第一名殊榮的宜蘭縣,林茂盛指出是有賴宜蘭縣府各局處、基金會、協會及養鴨生產合作社等各單位的共同推動,縣府不僅將食育的推動策略擴展到14項,各局處也在食農教育推廣會扮演各自的重要角色。其中,推動惜食的其一方式是每個學校都設有教育農場,讓孩童親身了解食物從無到有的過程,進一步珍惜食物得來不易;校園午餐更是早已提升到3.0的層級,結合午餐秘書、營養師、家長、教師,甚至衛生局等各政府局處都在每個環節層層把關;每年3月到5月還舉辦能讓全台看見宜蘭縣好山好水、環保立縣精神的綠色博覽會,結合農林漁牧各面向青農,進一步推廣食農教育。

而在2024年獲獎五星城市中,唯一不在東部、而是位於西部走廊嘉南平原的嘉義縣,因以農立縣,農業一直是嘉義縣很大的傳統,對台灣的糧食供應也有很大的貢獻,劉培東有些感慨地說,小時候家長總提醒「飯要吃乾淨」,然而隨著時代發展這樣的精神卻似乎漸漸薄弱,而嘉義縣身為農工大縣更要以身作則,落實「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的食育精神,不僅推動與農共舞博覽會等活動,在2023年也成立了自己的食農教育推動委員會,劉培東也提到,因為嘉義縣年長人口多,因此食育不只是針對孩童,也在年長者午餐供應的面向著力,期待走出嘉義自己屬於食農的特色。

台東縣縣長饒慶鈴特別錄製了一段影片,分享連續4年入選五星城市、2024年更榮獲全台第二名的喜悅,饒慶鈴表示此項肯定對台東農產和食育推廣上都是很大的鼓勵,而台東發展的慢經濟,正是希望傳達自然、真實的經濟模式,因此尤其尊重食材的原味和品質,未來將持續提供優質的農產品和乾淨友善的環境、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也將繼續推動台東獨有的慢食文化品牌,期待和全台灣一起吃出安全與健康。

讓食安事件不再層出不窮 《食力》呼籲強化追蹤追溯系統

食育力大調查每年更新並新增評比指標,《食力》副總編輯林玉婷也特別指出,「農業與環境、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4大主軸從中央到地方都應該貫徹,因此比較可惜的是直到完成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的2024年5月,只有10個縣市完成了食農教育5年推動計劃的核備,並督促各縣市推進5年推動計劃的完善規劃。而針對2024年的問卷調查,發現尚有43%的民眾不清楚《食農教育法》的通過,但是教育現場已有63%的第一線工作人員,包含教師、營養師,有實際感受到法規對於推廣食育的幫助。最後,因應2024上半年層出不窮的食安事件,林玉婷也呼籲政府落實「追蹤追溯」、加強相關系統,期待未來從中央到地方、再到民間團體,食育的種子都能遍地開花。

「2024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圓滿落幕,獲獎縣市也盼持續推動食農教育。前排左起為宜蘭縣副縣長林茂盛、花蓮縣長徐榛蔚、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台東縣農業處處長江慧卿,後排左起為全國家長會長聯盟何明峰理事、環境部環保司副司長徐淑芷、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教育部國教署學務校安組專委薛承祐、國教行動聯盟楊幸對監事、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翠華理事、《食力》副總編輯林玉婷。(童伯祥攝)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2024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揭曉!台中市進步最多躍升10名 宜蘭、台東、花蓮、嘉義縣蟬聯4年五星殊榮
【農業與環境】以綠色永續貫穿產地到餐桌!花蓮台東連四年「霸榜」冠亞軍 苗栗大躍進擠入前五!
【教育與文化】食育推動不應只限於學校!彰化縣晉升榜上第一 嘉義縣提升五名進入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