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為了瞭解全台各縣市推動食育的民眾滿意度,《食力》獨家進行調查,發現有約4成民眾認為所居縣市的食育政策符合期待,但實際參與相關活動之後,仍認為目前參與機會不足、且能夠體驗的場域仍不夠多。
撰文=謝承學
食育推廣並非一蹴可幾,儘管從中央到各縣市均著手推動食育,但在目前缺少法源的情況下,各縣市推廣進度不一,而為了瞭解全台對全台食育資源和推動情況,《食力》展開2021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獨家對全國22縣市民進行網路問卷調查,以了解對食育推動的看法,以及期待未來可以改善的方向。調查結果發現儘管多數人重視食育,但認為所居縣市在推動上仍有不少問題待解決。
近4成民眾認同所居縣市食育政策 但體驗機會太少
根據《食力》調查,約4成民眾認為所居縣市的食育相關政策規劃是符合自身期待的。事實上,不少縣市如台中市、宜蘭縣都紛紛推出食育相關自治條例,甚至是舉辦活動推廣,例如台東縣就以自身飲食文化為主題,舉辦「慢食節」提倡「吃在地、品當季」概念,獲得相當多迴響。儘管並非所有縣市都如此積極,但仍能看出食育推動正在台灣這片土地萌芽,但民眾對於政策有哪裡不滿意呢?
問及「所居縣市的食育政策,認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有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是「體驗機會太少」,以及超過5成的民眾認為「食育場域選擇有限」,這都顯示雖然政府也認為食育很重要,但在舉辦活動、教學場域等都仍不足。
以各縣市最常見可推動食育的場域「休閒農場」為例,根據《食力》整理農委會的各縣市休閒農場資料發現,六都不僅人口多,休閒農場數量又少,平均每位市民分到的資源就更少,然而,六都為非農業縣市不能作為食育資源短缺的藉口,如果民眾對於食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勢必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並且運用都市綠地來滿足民眾需求。
城市也能開發親農資源,台北市的花博公園天空農場以綠屋頂為概念,開放給市民認養農園。(李依文攝)
8成民眾都參與過食育體驗 6成認為體驗後更了解食育
雖然有些民眾認為體驗機會太少,但其實根據《食力》調查,高達8成民眾都曾參與過食育體驗,最多人參與過的是「在地農產、有機蔬菜推廣」例如農民市集,第二名則是「休閒農場體驗」如:採果、手作,其中參與過這些活動的民眾,有約半數都對此感到滿意,而在是否有所收穫的部分,也有6成民眾認為自己有因此更了解食育想傳達的理念。
事實上根據《食力》調查,有約3成民眾在參與過食育體驗活動後,認為在「活動內容規劃」和「知識含量」部分需要改進。確實,光是體驗可能不夠,體驗固然是吸引人潮、關注的手段,但食育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讓消費者、一般民眾了解孕育我們的土地、在地飲食文化和農產的認識,更能加強都市和農村的連結,消費者也能因此對生產者信任。
從調查中可以發現,台灣食育推動至今,已有不少民眾都參與過,在高達8成的參與經驗其實相當不容易,目前台灣食育最主要的推動場域在學校,原因是對學童來說,學校本就是學習之處,因此藉由學童在學校的時間進行推廣相對容易,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必須主動去參與,需要更多的動力。
5成民眾盼更多飲食知識推廣 順應需求推廣效果更佳
此外,超過5成的民眾最希望能多增加關於「營養飲食知識推廣」,這可以反映出近年台灣民眾對於健康觀念的重視,若食育活動可以多嘗試健康飲食教育部分,相信會吸引更多民眾參與,在推廣上效果也會更好。
綜觀台灣食育現況,台灣食育推動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食育活動的地點、頻率仍不足,如果未來改善,或許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食育,但不可否認的是,台灣食育推動正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從政府到民眾都較以往更重視食育,期待政策能更完整,活動規劃與體驗場域更普及,知識含量更豐富,未來台灣食育發展將有更大的進展。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學校應該推食育嗎?8成家長有期待,但9成營養師認為人力不足
▶順應自然法則發展有機!花蓮縣長徐榛蔚:學會善待土地,環境好、人才會好
▶全台第一個地方自治條例推食育!宜蘭縣長林姿妙:讓孩子成為健康生活的實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