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有機農業3.0以永續發展為訴求,探討農業行為如何朝向一個「更好的」操作模式前進,台灣於2018年所制定、頒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即響應有機農業3.0之精神。
撰文=陳玠廷
有機農業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過了數10年,但目前官方統計數據所能掌握到的耕地面積,比起採取慣行農法的田地幾乎是微不足道。在這樣的前提下,從理念上談要靠當前有機農業的型態來推動永續發展,無疑是杯水車薪。
兼顧「增加有機」與「減少慣行」的推動策略
因此,在IFOAM有機運動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l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晚近的討論中,也以有機3.0作為未來農業面向永續發展的倡議主軸,強調朝向一個「更好的」農業生產型態來發展,並以同時兼顧「增加有機」與「減少慣行」為推動策略:
1、擴展「當前有機農業(有機2.0)」的影響力、面積或者說比例,並且期待在未來有機農業的實踐上,對於4大核心原則(健康、生態、公平與謹慎)能夠更加落實。
2、對於相對來說,永續程度較不高的慣行農業,也能夠在還沒轉型成有機農業的現實狀態下,創造出一個機會讓這些佔據絕大比例的農業行為,有可能朝向更為永續的作為。
從事有機農業 卻離永續越來越遠?
有機3.0的提出,雖不必然如「後有機」反省「慣行有機」般,帶有較為強烈的批判色彩,但它的確反省了當代有機農業(有機2.0)在重視管控制度甚於對有機理念重視的困境,亦即在有機農業發展的歷程裡,有機農業雖普遍被認可為是一類對環境、健康較為有益的農業行為, 但實際上從事有機農業卻離所欲達到之永續的目標愈來愈遠,這是一個矛盾且弔詭的狀況。台灣有機農業自2007年以降,進入立法規範後的發展後, 或許在法令層次上已經對於有機農業、有機農產品的認定有了明確的描述,但在真實世界的消費及實踐場域中,有機農業是否真能彰顯出各種行動者和諧的關係?仍持續是個引發議論的話題,這也凸顯了社會大眾在法規層面與消費、實踐層面上, 理解不同類型有機農業反省內容的落差,意即混淆了理念與法理有機的內涵。
以有機農產品最常見的真偽爭議為例, 從理念的有機來說, 有機農業如同本文所討論, 是一類對於當代服膺現代農業科技發展下的批判, 是一種除了生產技術以外,還帶著特定意識形態、價值體系的社會實踐。所以說,相較於主流農業型態背後的驅動邏輯,如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等,有機農業倡議與實踐者,是腳踩在另一端的「另類食物網絡」陣營。也因此,有機農業就常伴隨著重返自然、土地倫理、環境正義⋯⋯等價值一同出現。對於理念有機的支持者來說,符合國家法令的規範固然重要,但生產與消費背後所依循的理念、態度或者意識形態,才是有機農業之所以重要的關鍵。
相較於理念的有機, 法理有機對於真偽的辨別就容易許多。以台灣來說, 無論是2007年所頒布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或是甫於2018年制定頒布的《有機農業促進法》, 對於合法有機農產品認定,都以通過第3方驗證(有機標章) 的有無,來作為評判真偽依據。進一步說,所謂真的有機農產品,只有那些通過國家所制定的標準(包括在包裝上符合標示規範),並維持有機農產品從田裡到商架上不受汙染的完整性才算數。只要違反標準,就無法被合法認定為有機農產品。
農業永續 須由公私部門共同營造
永續,是當前無論是國際趨勢或台灣有機促進法所彰顯的核心精神與價值,在晚近IFOAM對於有機3.0的倡議中,以國家作為管理或管制下的有機農業發展,僅是朝向永續發展目標的基礎,在齊一、放諸四海皆準驗證標準的引導下,讓有機農業可以有一個面對廣大消費者的基本面貌,但這並不代表有機農業的底蘊就只有呈現出法令規範所羅列的內容。因此, 透過民間組織、公益團體的倡議,發展出更貼近適地生產條件的農法要求,甚至行程可供消費者辨識的標章系統,進而在公私部門良善互動的情形下,共同營造更為永續的農業乃至於國土環境,應是有機農業在當代社會被賦予期待的新使命!
IFOAM永續農業發展圖。(圖片來源:食農X實農提供)
內容來源:《食農X實農:屬於臺灣人的食與農》,開學文化出版
審稿編輯:李若威
延伸閱讀
▶從有機推廣到推出純原料無添加食品!全台最大有機通路里仁如何攜手食品廠堅守信念長達25年?
▶【有機農作】從養肥開始貫徹有機農法 東豐拾穗農場自產自銷一條龍的奮鬥之路
▶【有機米】全台最大有機米種植戶扛起農業人才孕育責任!銀川永續農場以有機生活營發起土地光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