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在2022年7月4日舉辦台灣首次食育高峰會,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處長陳俊言、臺東慢食節執行單位津和堂執行長郭麗津,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共同分享台灣食育如何深植人心,並推動具有「在地風土味」的食農教育。
採訪·撰文=謝承學
《食力》於2022年7月4日舉辦台灣首次「食育高峰會論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處長陳俊言、臺東慢食節執行單位津和堂執行長郭麗津,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分享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創生以及教育如何在全台食育推動上深耕。
「2022食育高峰會論壇」於2022年7月4日舉行,從「在地風土的食育學」為題討論如何讓食育更加深化。由左至右為台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臺東慢食節執行單位津和堂執行長郭麗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處長陳俊言。(陳瀅瀅攝)
為何全民都要關注食育?了解食物從何而來才能復興在地農業
「過去從點、線,一直到立法院通過《食農教育法》,未來食農教育是全面性的推動。」陳俊言表示,台灣農業兼具多種功能,不僅是單純提供糧食,也包含傳承農村文化、維持生物多樣性、農業發展等。他指出,如果依靠進口農產品,只能達到供應糧食的功能,卻無法發揮農業的其他價值,「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台灣要堅持種植水稻。」陳俊言舉例。
「農作物生產過程很多人不清楚,甚至聽過有人以為鳳梨長在樹上。」陳俊言以自身經驗為例,小時候家裡務農、做農事就是日常,但下一代可能沒有機會參與,凸顯食育的重要。他指出,透過讓消費者對生產、加工的農產品有接觸的機會,會將生活連結在一起。
而在文化的部分,例如端午節吃粽子是節慶習俗,但粽子背後蘊含的飲食文化卻不一定所有人都清楚,陳俊言舉例,包含粽葉要用什麼葉子,糯米要用長糯米還是圓糯米,都與台灣各地文化習俗差異有關,而透過食育,才能讓多元飲食文化持續傳承。
陳俊言強調,食育除了能增加農民收益,也能加強對食物的認知、情感,更珍惜食物。「如果大家都吃台灣地產地消的農產品,減少進口擠壓台灣農產品,會對農業發展更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陳俊言認為,食農教育不只是學童要學,更不只是在學校學,更可以從家庭、社區來推動,成就全民的食農教育。
由食物開始保護傳統文化,台東如何結合在地農業、餐飲掀起慢食風潮?
而說到台灣食農教育推動的典範,台東縣可以說是其中的翹楚,以「臺東慢食節」在台灣掀起慢食風潮。
「慢食(Slow Food)起源於對抗速食文化(Fast Food)而發起的運動。」郭麗津表示,慢食運動自1989年於義大利開始出現,是為了對抗速食藉生產力扭轉家鄉味的現況。而在2012年,郭麗津認為,「台東可以做。」於是開始了台東慢食運動。
郭麗津表示,在10年前,她開始思考「如何把台東一級生產與觀光活動產業結合」,她指出,當時台東被遊客認為沒有具代表性的東西可以吃,除了池上便當似乎舉不出其他品項,因此她著手挖掘,如何讓這些在地生產的農產和在地餐飲業者有機會創造地方魅力。
「台東留著完整的自然環境,有著台灣約10分之1的土地,卻只有不到1%的人口。」郭麗津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台東縣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亮點。透過台東慢食運動,讓遊客從好好吃一頓飯開始多認識台東,農民的辛苦、料理者的用心,創造出觀光客可以走進來,不是只有便當,還有更多元、在地的選擇。
於是她從縱谷地區開始,鼓勵願意從食物開始跟大家分享的農民,並鼓勵餐飲業者做料理上的創作,吸引到從20到80歲,有傳統也有當代創新的業者投入,慢食從政府計畫開始,到在地業者溝通,也從微型產業形成社群,才變成大家所知道的臺東慢食節。
郭麗津指出,慢食節像是一個大型研發現場,透過吃來溝通,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一部分,節慶現場也會有傳統飲食文化分享,「這是最迷人的時候」。
臺東慢食節發展至今,累積參與人次達到5萬5千人,參與者滿意度更高達97.6%。對此,郭麗津指出,台東慢食就是跨越族群、地域,以慢食理念為基礎的共同品牌,「相較於追求快和效率,自身文化與土地中挖掘出來的智慧和自信,反而可以讓人走得更遠。」郭麗津欣慰地說。
從土地出發的味覺教育!調查指出超過9成民眾認同應推動食農教育
「『呷飽未』就是台式的『how are you』,飲食不只是每個人每天所經歷的,也是所有人對生活的想像。」林如萍表示,這也就是為什麼食育很重要,而味覺教育更要從土地、農業生產開始。
林如萍表示,以前都教小孩,吃什麼就變什麼,現在變成不只是重視營養素,而是食物從哪裡來。她指出,由於氣候變遷不只影響環境,也影響餐桌,因此「如何將飲食議題擴展,在進行食農教育的過程中,達到跨領域的教學成為重點課題。」
日本經常是提到食育時第一個想到的國家,但要如何借鏡呢?林如萍表示,日本的《食育基本法》是農業政策,不只是要知道食物從何而來,也要知道產地的生產策略,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就有更多與農民共好的策略,愛用在地農產品是對日本農業的信任,同時也是與土地共好的具體行動。
林如萍指出,日本將學校午餐作為食育的重點場域,99%的日本學童在日本吃午餐,是營養教育、飲食教育的實踐。在吃著一餐餐校園午餐下,學童會喜歡上日式飲食,進而達到鼓勵民眾吃米飯,更在小學第一堂課就教怎麼用筷子,讓在地農業永續發展的目的得以被實踐。
台灣師範大學曾在2021年於全台發起「2021全國民眾飲食調查與農產消費專題調查」,發現有超過9成以上的民眾認同需要推動食農教育,且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社區、學校、販售食材的地方、農會是推展食農教育的場域。此外,在參與食農教育例如農業體驗後,有79.4%民眾指出提高選購在地農產品的意願,可見食農教育對於永續農業的重要性。
「不只是消費者,更是食物公民,零飢餓不只是有東西吃,還要有均衡飲食。」林如萍認為,透過食農教育的普及和各方的努力,食農的小種子已在大家心中埋下,期待有一天能成長茁壯。
食育從貼近土地開始,更是實踐在生活中的素養
「食育從貼近土地開始,民眾太久沒有和土地親近。」《食力》傳媒創辦人童儀展表示,透過中央政策到地方,以及教育推動,一步一步讓全台灣民眾重視食育,「雖然距離國外還是有點距離,但台灣正在持續進步中。」他勉勵全台各縣市政府和全民一起投入食育,讓吃在地食當季不只是口號,更是實踐在生活中的素養。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2022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隆重登場 五星城市首長齊聚、開啟《食育基本法》的重要篇章
▶2022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榜單揭曉!花蓮縣二連霸 六都整體排名較2021年提升
▶從每次的消費選擇關懷土地!花蓮連霸農業環境冠軍 屏東宜蘭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