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江蘇風行吃醬菜,各色蔬果都能醃漬成菜;北方的醬菜另有體系,和南方醬菜各領風騷。《金瓶梅》裡也出現過許多醬菜,有的食譜甚至是從宋代就開始流傳了。
撰文=李舒(美食雜誌Mook Lucky Peach中文版《福桃》主編)
夏丏尊先生去見弘一法師,見法師吃粥,桌上只有一碟鹹菜。夏老不忍,要給法師添菜,法師回答:「鹹有鹹的味道。」這本來是則禪意故事,我讀的時候,卻一直在想:「今晚也要吃鹹菜配白粥。」
我是南方人,晚飯總愛吃粥,趕不及的時候就學董小宛,用水芹菜豆豉送茶泡飯,雖然聽說這很不健康,但用我外婆的話說:「我吃了一輩子,也蠻好!」
我愛吃粥,一大半原因都是因為有醬菜。
事實上,整個江蘇都是醬菜愛好者,而說起醬菜,總繞不過揚州四美齋。看了汪曾祺先生寫的文章才知道,四美齋過去是做醬油的醬園,醃醬菜,不過是順便。這應該是屬實的,因為清宮裡的酒醋房,在承做玉泉酒、白酒、醋、豆醬、麵醬、清醬的同時,也承接各種醬瓜條、醬王瓜、醬茄子等醬菜醃製服務。
江蘇風行吃醬菜 各色蔬果都能醃 大口配粥好暢快
我們江蘇的醬菜,最流行是黃瓜、萵苣、嫩薑、寶塔菜之類。我們家老買什錦醬菜,一個瓶子裡什麼都有。吃的過程像一場盛大的冒險:滑溜溜的是萵苣,不受小朋友歡迎的是辣生薑,需要費點周折咀嚼的是蘿蔔片,也有擦成絲的胡蘿蔔,而我的最愛是寶塔菜,又嫩又脆,咬一口,能發出清脆的響聲,聽著這響聲,可以吃一大口粥。
所以,當我看《金瓶梅》,讀到李瓶兒病入膏肓之際,王姑子送來粳米熬粥,配粥的居然是乳餅和十香瓜茄時,忍不住大為搖頭。《金瓶梅》裡的配粥小菜,七七八八寫了十幾種,甜醬瓜茄、五方豆豉、十香瓜茄、糖蒜、醬的大通薑、辣
菜、釅醋滴的苔菜、銀絲細菜、香芹、天花菜⋯⋯ 這當然是北方的醬菜體系。
十香瓜茄,也有寫作「食香瓜茄」的,這款醬菜的歷史悠久,據說宋代時就已經出現,宋朝的《吳氏中饋錄》中詳細記載了這款茄子的製作方法:「不拘多少,切作棋子,每斤用鹽八錢,食香同瓜拌勻,於缸內醃一、 二日取出,控乾。日曬,晚復入滷水內;次日,又取出曬,凡經三次,勿令太乾,裝入罈內用。」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也有製作方法:「食香茄兒,新嫩者切三角塊沸湯焯過。稀布包榨乾。鹽淹一宿曬乾。用薑絲橘絲紫蘇拌勻。煎滾糖醋潑。曬乾收貯。」
《金瓶梅》十香瓜茄真有其菜 《紅樓夢》茄鮝啟人疑竇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紅樓夢》裡的茄鮝。那讓劉姥姥連聲念叨「我的佛祖」的茄鮝,是我少年時代最大的謎團。雖然鳳姐詳細介紹了做法:
「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一道茄子,用香油收、糟油拌,本身已經油膩不堪。另外,「鮝」本是魚乾的意思,茄子乾應該是經過加工才可以吃的熱菜,這裡卻放在瓷罐裡貯存,當然是冷的,吃的時候卻要與炒熟的雞瓜子一拌,那到底是涼菜還是熱菜呢?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後來我特意去吃了幾次「紅樓宴」,吃到「茄鮝」時,上菜的服務員似乎格外賠著小心,臉上訕訕的,透著心虛。其實大家都明白,這道菜是曹公的誇大,而原型,說不定就是李瓶兒最後的那口十香瓜茄。
延伸閱讀
▶ 醬油又不是油,為什麼有個「油」字?
▶ 如果害怕硝酸鹽而不吃鹹魚與醃漬蔬菜 你知道口水的硝酸鹽更多嗎?
▶ 醃漬蔬果沒營養吃了又生病?
內容來源=《潘金蓮的餃子:穿越《金瓶梅》體會人欲本色,究竟美食底蘊》,聯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