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綠色餐飲在台灣日漸受到重視,包含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於綠色餐飲的支持力度也逐漸提高。現在落實綠色實踐的常見做法如選擇有機食材、實行廢棄物分類、推廣可重複使用之包材等等。而如果能讓消費者理解綠色消費概念,便有可能更加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並且影響身旁親友。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餐飲需求是生存的必要條件,然而在越來越多關於人類為了達到口腹之慾,而造成整體環境衝擊的議題也持續被討論。以多數對標的「碳排放」指標來說,環境部指出,食物的產品生命週期碳足跡可分為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等階段來評估。另外像是食物里程、食材選用與烹調方式,也都是影響食物碳足跡的因素,甚至包含食材運送及外送員的交通方式,也都越來越受消費者關注。

根據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2021年的調查統計,全球八大碳排行業中,食品產業以165億噸的碳排量佔整體25%,是8個行業類別的最大宗。隨著政策鼓勵更多的餐飲業往綠色餐廳轉型,以及消費者逐漸重視環境及減碳議題,也讓更多業者願意並朝向綠色餐飲的方向來經營。

政策由上而下補助 鼓勵餐廳永續轉型

以政策說,中央及地方政府對綠色餐飲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大,透過相關政策和補助計劃,鼓勵餐飲業採用環保措施。例如環境部推出的「環保標章餐館」、「環保餐廳」及「溯源餐廳」,旨在認證符合環保標準的餐廳,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宣傳推廣。而同時針對手搖飲這類外帶為主的商品,以法規明定9月起禁用「一次性塑膠杯」,讓業者必須改變,提出替換的容器及其他服務配套措施。

綠色餐飲主要是強調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餐飲經營型態,其目標是在於營業和品牌發展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甚至進而能幫助環境更好的永續發展。各類綠色認證標準的出現,也促使更多餐飲業加入綠色行列,這些標準通常涵蓋能耗管理、廢棄物處理、食材來源等多方面,為業者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南。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創新技術被應用於餐飲業,例如智能廚房設備可以幫助餐廳更有效地管理能源消耗,而廚餘回收技術則能將廚餘,轉化為能源或肥料減少環境污染。像是通過使用節能設備、改進烹飪技術,和優化能源管理來降低能耗以減少碳排放,或是推行資源回收和再利用,包含水資源的合理使用,和食材及廚餘廢棄物的回收。

若是以一開始就針對內用而設計的綠色餐廳,則可能從環境友善和能源有效利用概念著手,從建築外觀設計到內部廚房,以及更理想的處理廢棄物與廚餘,但又能兼顧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在外帶外送的部分,綠色餐飲則可以選擇可降解的包裝,和可持續發展的再生環保材料資源,降低消費者後續產生的環境問題,並且可以針對綠色餐飲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來設計。

綠色餐飲越是能夠提供創新產品與服務,就越能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支持行為,綠色餐飲的業者在食材的選擇上,主要以本地採購為優先,這不僅能夠確保食材的新鮮度,還能減少食材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導致對環境造成過多影響。也因為我們對於健康飲食的需求不斷增長,有機和無添加劑的食材越來越受到青睞,並且支持本地農漁畜牧業等發展,還能更進一步推動食農教育。

9個台灣餐廳常見的綠色實踐

以國內現在來說,我整理了幾家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綠色餐飲業者,的具體綠色實踐包括:

1、餐廳的食材主要來自台灣本地的有機農場,確保食材的新鮮和健康。

2、選擇可持續捕撈的海鮮,確保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

3、採用公平交易和有機咖啡豆,確保咖啡豆的來源可追溯,並保護生產者的權益。

4、逐步推行環保包裝,減少塑膠和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外帶外送選用可分接解惑回收的餐器。

5、餐廳的裝潢使用可再生材料及綠色建築設計,如再生木材和可降解裝飾材料,還能降低營業耗能。

6、設有專門的廚餘回收系統,將廚餘轉化為肥料,用於農場種植。

7、實行廢棄物分類和回收,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8、店內外均推廣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並提供優惠鼓勵消費者自帶環保餐器。

9、電力來源包含安裝了太陽能板或採購綠店,使用綠色能源來減少碳排放。

消費者若能接收綠色消費概念 更能落實於日常並影響親友

《#元行銷:元宇宙時代的品牌行銷策略,一切從零開始》一書指出,當消費者對購買綠色產品的行為越高,並且支持相關理念越明確實,自己會從事該行業或是鼓勵身邊的人加入的機會也越高,甚至會願意推薦家人或朋友一起使用或支持。以綠色餐飲來說,連帶包含綠色旅遊、休閒農業及台灣特色產業和地酒等,都是經由末端消費接觸而產生連結。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認識與了解綠色餐飲是一個門檻,年輕人較容易接受並且認同,但是實質的消費金額與實力較低;中生代的上班族或家長也有一定程度的接受意願,但需要更多的考量價格與使用目的,例如家庭聚餐或是節慶特別日,上門的機會才會提高。而銀髮族本身就更重視健康及養身,不過若是為了特別在日常都選擇綠色餐飲為常態消費,荷包的深度與自主對於品牌的偏好還是重點。

並且綠色餐飲的概念不是只有在餐廳內用,家中日常的料理選擇和外送外帶的餐飲,也會影響我們的綠色習慣累積。雖然消費者願意支持綠色餐飲,但是家中主要負責採購和製備的成員,若是沒有相對認知或購買意願,最終仍然會功虧一簣。除非整體綠色餐飲的溝通更深化到不同階層和目標對象,由政府、非營利組織及企業一起合作推動,用合適的傳播方式溝通,才能更好的建立消費者認知,對綠色餐飲的興趣,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影響。

以現在台灣的國際餐飲品牌、上市櫃餐飲集團和米其林等級餐廳,相對來說因為相關法規、長期發展策略和品牌定位,以及目標客群及投資人的支持,在綠色餐飲的表現及投入資源都較多,不過對於如何鼓勵更多中小型的餐飲企業加入,也是代表餐飲業的綠色轉型發展續航力。例如夜市、餐車市集到老店再造,我們的習慣養成不能只靠高價餐廳或指標品牌,而是逐步落地在日常生活的淺移默化,才能讓綠色餐飲的發展更長久。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永續綠色餐飲的發展好時機》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今晚我想來點綠色消費!Uber Eats結盟REnato lab共推Uber Eats永續包材指引
飲食消費如何轉型?面對永續議題 家樂福、雀巢、全家端出哪些策略上桌?
咖啡渣如何支援70萬個鮮食便當配菜?7-11啟動「永續農場」計畫 以咖啡有機肥種高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