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高雄大樹區以荔枝為主要栽培作物的芳境果園,創立於80幾年前,第3代接班人許倫肇返鄉從農15年,讓每況愈下的玉荷包荔枝產業,自2016年到2022年之間,成為外銷供果園、以無毒方式防治蟲害、搭設智慧監控與環境系統,成為智慧農業典範。

採訪·撰文=張語屏

芳境合作社以傳統農法種植荔枝已超過80幾年,走過台灣農業興衰,卻也面臨轉型困境。在第3代接班人許倫肇6年積極嘗試,導入自動監控系統與無毒防治蟲害,終在2022年開花結果,成功讓家中果園走過困境,也成為未來荔枝產業無毒防治蟲害的典範。

讓近百歲的荔枝農場 從傳統農法走向新農業

返鄉承接荔枝果園已有15年的許倫肇,在2016年時陸續為家中果園取得台灣產銷履歷、國際Global GAP認證,成為外銷供果園,也以國際標準管理果園。然而,許倫肇看見荔枝產業早年的慣型農法已不適合當代民生觀念,認為農業轉型需要精益求精。

許倫肇2016年成立產銷班,至2022年6年來,不斷與行政院農委會鳳山熱帶試驗分所(簡稱鳳試所)、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和防檢局合作。從履歷標章與定期在採收前檢測農藥量,以改善農法、控管施藥狀況,盼能減少農藥使用、突破產業困境。

不惜成本不斷試驗 耗時6年找出無害防蟲法

從網室、網子包住整棵果樹、夜間燈照到夜間綠光燈照,搭建LED範圍從果園6分地到2022年的1公頃超過上千棵的果樹,許倫肇說,「為了產業,必須捱得住時間,也得勇敢擁抱創新與科技。」

青農許倫肇提供果園與資源,與農委會鳳試所合作試驗,成功找出以LED綠燈光照防治荔枝果農最頭痛的荔枝細蛾。(張語屏攝)

鳳試所所長李文立表示,「許倫肇為改善玉荷包荔枝產業,不惜犧牲大量時間與資金與資源,即使網室在山坡地搭建難度高,成本也高,仍願意一起投入在蟲害防治的研究與新科技的實驗,對台灣農業發展,付出很多。」

在2022年因與鳳試所以夜間綠光光照試驗,成功讓荔枝果農最頭痛的「荔枝細蛾」因畏光特性而不敢侵食果實,以無害方式防治蟲害,許倫肇的試驗園區,2022年產季時可在不使用農藥狀況下有良好收成。

為持續投入研究,青農許倫肇於2022年擴大實驗面積超過1公頃,與農委會鳳試所共同研究,盼減少更多其他蟲害。圖為荔枝果樹間搭設綠色LED燈泡,有助抑制荔枝細蛾蟲害。(張語屏攝)

自動監控系統 是智慧農場中基本配備

許倫肇表示,在果園使用LED光照,必須確保夜間持續不斷電。「在原本昏暗的果園裡,持續以綠光光照,荔枝細蛾像吸血鬼一樣都不敢靠近,若遇斷電、或燈一壞,只需要5~ 6秒鐘,原本遠遠不敢靠近的荔枝細蛾就會大量湧入,相當驚人。」為確保電流是否穩定,裝設漏電斷路器和監測控制系統,已是果園基本配備。

在芳境農場果園裡除了一般光源,還有LED燈源電源控系統、自動灌溉系統、讓施藥更精準且聚焦不浪費的噴霧與雲霧系統,「偌大的果園,只需要仰賴一台小小的控制電箱和手機通知就足夠。」

體積相當精巧的智慧電箱適合安裝陡峭的山坡地農地,農場管理者透過手機就能隨時監測與控制農場中的電源、水源及噴灑農業資材項目,資訊隨時存取於雲端。(張語屏攝)

專家跨界合作結晶 是農業轉型重要關鍵

許倫肇指著小電箱說,這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實集結了全台灣最專業的電源系統專業業者一起改良,也是農業轉型的重要契機,「以往超大的電箱在果園裡,沒幾天就會被倫走。和資訊業者與工程師不斷討論,加上資料上傳雲端,設備才能做愈做愈小,也容易在山坡地上安裝,實際符合農業需求。」

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玉荷包荔枝在開花期時,氣溫不能太高、水份不能太多,過於不及都會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在極端氣候下,為能提高生產效率,數位監控環境隨時確保農糧安全、降低農業經營風險,是農業轉型成為智慧農業的重要核心,也是台灣農業必須努力的方向。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種荔枝也能不施藥?鳳試所「夜間綠光」突破性研究 讓天敵「荔枝細蛾」嚇到不敢動
貴妃本人也想要?低頻震波冷鏈保鮮設備 讓玉荷包荔枝鮮紅外皮不變黑!
如何在5年間讓果園升級通路市場 青農潘阡華:為銷售端做好產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