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東山土窯煙燻龍眼古法曾是代代相傳,雖然耗時6天5夜的龍眼乾獲得市場喜愛,卻因不間斷的炎熱作業環境難以傳承、及因矮化而日漸減少的龍眼木,讓東山龍眼乾古法有潛在的失傳危機。
採訪=張語屏、李姵琦
撰文=張語屏
曾以台南東山以古法煙燻的龍眼乾加入紅酒,吳寶春代表高雄帕莎蒂娜餐飲品牌參加2008年世界盃麵包大賽,奪下「國家特色」麵包冠軍,15年過後,帕莎蒂娜旗下烘焙品牌、吳寶春獨自創立的個人烘焙事業,酒釀桂圓麵包仍是架上長銷產品,都仍保有使用東山煙燻龍眼乾的麵包食譜。
吳寶春在創立個人烘焙品牌,也遵循當年參賽奪冠原則,使用東山煙燻龍眼乾。(張語屏攝)
只使用東山煙燻龍眼乾 專挑6天5夜柴燒口感
帕莎蒂娜創辦人許正吉表示,100%使用東山龍眼乾,是對消費者的承諾,使用在地優質食材是品牌最重要的價值。吳寶春麥方店行政總主廚謝忠𧙗也表示,「吳寶春師傅當年找了東山在地的食材去做研發,以6天5夜的柴燒後,香氣和煙燻的風味很明顯,跟泰國的龍眼乾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之前到東山去找當季當令食材,比較過以機器乾燥、傳統龍眼木柴燒的,還有4天3夜、5天4夜、6天5夜等不同窯烤後的龍眼乾風味與口感,發現6天5夜的風味最好。」許正吉說,因此旗下烘焙品牌,一直使用來自東山以6天5夜柴燒古法的龍眼乾。
龍眼採收必須立即高溫殺青 減少堆置後熟、影響柴燒火候與口感
東山果農黃文賢說,龍眼和香蕉一樣,採收後會持續後熟,不能讓生果堆置太久,否則就會過度發酵、水份含量也不同,龍眼乾的品質就不會一致。因此當7月底龍眼開始採收,要做龍眼乾的生果,第一時間必須趕緊帶到農家專門搭建的土窯,先以高溫殺青。
東山果農黃文賢跳下可承載1.2公噸重的煙燻龍眼槽箱,說明槽箱各個角落的溫度都不一樣,因此農民必須在酷熱環境裡費心看顧。(張語屏攝)
連續6天控溫不斷火 仰賴大量人力與體力
「傳統的土窯柴火煙燻龍眼乾,會先以攝氏70度的溫度先殺青1小時,再來控制柴火到65度,燒個1.5小時,之後必須跳下到槽箱內做退火、降溫,手腳並用,持續6天5夜,要隨時確保維持在攝氏40至50度,否則就會過焙。」黃文賢表示。
東山果農林振隆自己也有窯烤龍眼乾,雖然後面幾天的溫度已降,作業環境仍然相當炎熱,「傳統6天5夜的烘烤,農民連日24小時都要顧柴火、溫度和果實烘烤狀況,都必須仰賴人力不斷翻動。」林振隆說,由於春雨和生產管理狀況決定龍眼果實水份,就會影響柴燒時間和果乾品質。
果農研發機械式吊台 縮減人工與柴火
若為了趕件加速在3天2夜內烤好,火力勢必加大、柴火必須一直加,「火太大、太急,溫度急速拉高,龍眼乾就沒那麼好。為了改善古法作業,我研發了可用機械吊台分離不同槽箱,雖然仍需人力監控和察看龍眼乾,但從殺青到降溫過程,透過機器協助,已可省下不少工和柴火,我在4天4夜就能完工。」林振隆說。
為了改善大量使用人力搬動和翻攪的煙燻古法,農民多改以機械吊掛、在降溫時更換龍眼槽箱。(張語屏攝)
產量供不應求 古法太辛苦、傳承人力愈來愈少
原本固定與東山小農合作,使用單一煙燻龍眼乾來源,行政總主廚謝忠𧙗說,使用東山龍眼乾的桂圓麵包在海外得大獎回台後,的確提振了在地小農士氣,吸引農民努力種龍眼、燻龍眼乾,帶動起龍眼產業、也吸引其他業者一起支持,加上不斷展店,單一小農就算量產也已供不應求,必須集結東山不同小農,來平均食材需求。
根據台南市東山區戶政事務所2022年人口結構數據分析,19至50歲的青壯年人口占38.54%,51歲以上的中壯年及老年人口則占51.6%,且人數也首度在2022年跌破2萬人。
雖然東山古法煙燻龍眼乾相當受到肯定,林振隆感嘆,吸引返鄉從農的農後代已愈來愈少,就算有意願接手農業,熱血也被高溫炎熱的作業環境給消耗殆盡,體驗過1年後,隔年只好另做盤算。
東山果農伍展志形容,煙燻龍眼的古法,是極度仰賴人力的作業,人就像機器一樣日夜連續操作,如今的老農民為了維生仍然是邊做邊喊受不了,這該如何吸引年輕人來接手?
龍眼木是穩定燃料 矮化之後只剩細枝條
黃文賢過去是環境工程師,他說,煙燻龍眼乾必須也使用龍眼木的主要原因,在於龍眼木的油脂少,火候較穩定,因此更耐燒,若隨便選用木柴,油脂太多,溫度就容易上升太快、太高,最先影響龍眼果殻和果肉風味,而現在矮化之後,粗大的樹幹大量減少,在疏枝過程,大多只能取得較細的枝條,燃燒的能量就不夠。
龍眼樹可長至10至15公尺,如今矮化的龍眼木在疏條維護大多只能取得細枝條,煙燻龍眼乾將面臨主要燃料不足。(張語屏攝)
東山擁有約2000多口煙燻龍眼乾土窯,如今因工法困難,古法也因主要燃料不足面臨傳承困境。(張語屏攝)
農民多年吸柴煙、柴燒燃料也日漸不足 古法應另循出路
東山龍眼乾因窯烤煙燻工法程序複雜、長時間的工時、必須連續多日待在高溫且大量柴煙物質的空間裡,同時在減碳與環保的意識之下,在在影響年輕一代接班意願,此外龍眼木也日漸減少,產業也面臨主要的柴燒燃料不足的困境。
伍展志說,為了讓農民便於管理,龍眼樹多以矮化,但是也就造成龍眼木愈來愈少,表示古法將面臨燃料不足,必須尋找永續的能源代替。「文化資產要保留,東山的土窯有2000多口,但是不一定需要再遵循古法,必須思考新出路,不要讓農民一直吸入柴煙,找到能夠超越柴焙口感且符合環保的方式,消費者的口感和環保與健康認知,都是培養和教育出來的。」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失去柴燒古法的龍眼乾如何重建地產特色?東山龍眼產業轉型的3支箭
▶風味濃郁的東山龍眼花蜜吸引全台蜂農專程取蜜!為何2023年花況大爆發、蜜量卻不如預期?
▶台南東山龍眼乾讓台灣麵包躍上國際!煙燻古法面臨3大挑戰恐難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