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全國三級警戒再延長至2021年7月26日,而餐廳則有條件適度鬆綁,2021年7月13日起若符合「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內用有隔板、梅花座、座位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更改出餐形式等規範,即可開放內用。

整理=李若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7月8日公布,國內疫情已在控制中,惟仍有部分感染事件發生,因此全國三級警戒再延長至7月26日,但針對部分行業於2021年7月13日起實施「微解封」,各級政府得視防疫需要適時調整,其中有條件鬆綁的行業包括戶外休閒場地(如:國家公園、遊樂園)、室內健身房、電影院等等。其中大家非常關心的「餐飲場所(如:餐廳、夜市、美食街、美食區等)」若能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就能開放內用!

雖然部分行業於2021年7月13日起可以適度鬆綁,但各級政府得視防疫需要適時調整。截至2021年7月12日止,各縣市政府多持續禁止餐飲業內用,僅澎湖縣可經申請登記准許後才能內用,因此餐飲業者仍須注意營業所在地縣市的政策規範。

全國三級警戒雖持續延長至7月26日,但餐飲場所在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後,就能適度鬆綁、開放內用。(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酒吧、KTV等休閒娛樂場所在三級警戒下仍須關閉。(圖片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適度鬆綁場所,除飮食外仍須全程戴口罩

指揮中心表示,有條件開放適度鬆綁的場所,仍須遵照通案性原則及主管機關指引,包含以下三點:

1、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
2、維持社交距離,除飮食外,全程戴口罩。
3、員工人員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食藥署公布「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供餐飲業者遵循

因應餐飲業將於2021年7月13日起微解封,食藥署也於2021年7月8日公布「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提供餐飲業者參考遵循,以降低疫情於餐飲場所發生機率與規模,以及社區傳播風險。

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規範如下:

1、餐飲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盤點相關工作人員及造冊、訂定餐飲從業人員分流上班計畫、訂定健康監測計畫(包含人員名單及異常追蹤處理機制)、落實體溫量測、健康狀況監測及定期篩檢、並鼓勵安裝「臺灣社交距離App」。
2、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加強餐飲從業人員防疫教育訓練,落實戴口罩及勤洗手;外場人員口罩加面罩,內場人員口罩加帽子;保持從業人員用餐距離。
3、餐飲場所環境清潔消毒:訂定環境清潔及消毒計畫、定時執行環境清潔及消毒、增加廁所衛生清潔及消毒頻率。
4、顧客用餐管理:實施顧客實聯制;落實顧客衛生防護措施,除用餐外全程戴口罩;保持顧客用餐距離;調整供餐方式,以個人套餐、分菜後再上菜、自助餐由專人服務型態為主;管制人流,營業分流,避免人潮擁擠;避免點餐及收付款交叉污染;提供酒精類飲料進行營業時間管制。
5、、餐飲場所出現確診者應變措施:盤點場所內相關活動人員並完成造冊;擴大風險管控,自主防疫管理;配合疫情調查,接受快篩或核酸檢測。

雖開放餐飲場所可內用,但仍須備有隔板、梅花座等保持1.5公尺的防疫安全距離,(圖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表示,所有餐飲業皆須符合上述列規定,若有隔板、採梅花座或可維持用餐時之社交距離,則可提供內用服務。後續也將與餐飲業者及地方政府衛生局召開視訊說明會,確保餐飲場所的安全。

睽違一個多月,餐飲業終於將再度開放內用,在開心之餘,也要注意做好防疫措施才能敞開大門迎接客人,大眾也仍須注意防疫安全,切勿掉以輕心。

編輯審稿:林玉婷

延伸閱讀
夜市陸續微解封,指揮中心規定2.25平方公尺僅能1人、不能邊走邊吃
餐飲業者疫情下求生!自製調理食品販售,你必須注意這五件事
初次轉戰午餐時段的新手看過來!行銷邏輯轉個彎,讓你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