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Yo-Kai Express創辦人林志鴻看準自動機器人低成本又無人化的商機,率先在日本打造「自動拉麵機」,與在地品牌以及本土人才合作,打入日本交通要道販食機市場,預計有望解決未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撰文=曾令懷
一個由台灣人設立、美國公司打造的自動販食機做的拉麵,日本人會接受嗎?
新創Yo-Kai Express(簡稱Yo-Kai)做了這樣的嘗試,而且交出了積極的成績單。短短半年,在日本已經與合作夥伴談好了50個放置地點,其中不乏首都高速公路系統以及羽田機場等地。
Yo-Kai Express已經進入東京首都高速公路芝浦休息站的無人食堂。(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我們請了專業的拉麵師傅調整我們的口味,吃過的人也都說跟手作拉麵一樣好吃。」Yo-Kai創辦人林志鴻笑著表示,「拉麵好不好吃」肯定是首要條件,但真正打進日本市場的關鍵,還要從他創業的動機開始說起。
不只是一台拉麵機——Yo-Kai要靠平台打下世界美食市場
「我們從來都不是只想做拉麵而已。」林志鴻開門見山地點出創業初衷,以及Yo-Kai未來的發展方向。
林志鴻當初成立自動拉麵機Yo-Kai的契機,除了半夜在公司加班找不到熱食的那股存亡感之外,「經濟大蕭條的危機感」也是原因之一。經歷了2001年的.com bubble(網路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林志鴻意識到全球經濟每隔幾年就會經歷一個低谷,在大蕭條的環境底下,人們會更依賴低成本又無人化的自動機器人,所以林志鴻興起了打造一個全天候服務的無人機的念頭。「自動拉麵機」,只是他的第一步。
「拉麵」只是Yo-Kai的自動販食機的第一步。(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我能不能把台灣的牛肉麵、韓國的辣炒年糕也放進機器裡?」林志鴻提到,Yo-Kai不僅希望讓人們在一台機器裡吃不同的食物,反過來對餐飲業者而言,也能服務到那些他們無法拓展的地區,「其實我們就是一個無人的雲端廚房品牌,做的是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務)的商業模式。」林志鴻說。
林志鴻的視野也放到全球市場,他注意到「吃」的需求不只存在於美國的半夜。「我當時看到日本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很嚴重,之後一定會遇到人力短缺的狀況,尤其是偏鄉地區。」林志鴻說,「勞力缺乏」以及「拓點不易」,將是日本市場接受自動拉麵機的關鍵。
外國產品如何取得日本人的信任?林志鴻:靠本土人才、在地品牌背書
2020年,林志鴻口中的「經濟循環」果然動起來了,而且讓日本市場不得不接受自動化的時代——Covid-19重創全球,電商需求崛起、物流量暴增,「卡車司機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卻沒有熱食可以吃,因為疫情時便利商店都提早休息了。」林志鴻點出日本市場的變化,同時Yo-Kai可以解決的問題。
需求有了,但是一個由台灣人創辦、設立在美國的外國新創做的拉麵,憑什麼取得日本人的信任?林志鴻點出了兩個關鍵:
一、與在地品牌合作打開市場知名度
既然是賣給消費者的品牌,就必須取得消費者的信任;為了取得消費者的信任,Yo-Kai選擇與在地品牌合作,但是該怎麼說服日本的原生拉麵品牌?
PaaS這種商業模式的好處在這時候展露無遺。林志鴻提到,一來可以低成本、迅速拓點的機器對拉麵品牌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二來Yo-Kai的技術能力可以符合各家拉麵品牌對口味的要求,包括陣拉麵、Ivan Ramen、一風堂等品牌都已經與Yo-Kai合作。
「我們跟個家品牌採取的是分潤模式,對雙方來說是互利共生的關係,所以品牌為了呈現原汁原味都很願意提供食譜,我們則是進全力滿足他們的需求。」林志鴻說。
Yo-Kai Express與一風堂合作也獲得了日本媒體的報導。(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二、尋求本土人才加入
「本土人才」對日本市場來說,是另一個關鍵的敲門磚。
儘管當初是看見了偏鄉地區對於「食」的需求而選擇進入日本,不過Yo-Kai目前的機台都擺放於東京都會區,林志鴻解釋,一來是希望先在人潮眾多之地打開知名度,二來則是本土人才的牽線。
「我那時如果沒有去補料,可能現在也不會在日本市場了。」林志鴻笑著回憶,2018年在美國商場補食材時,正好遇到了一位日本人經過,在寒暄與試吃之後,林志鴻就與他保持著聯繫,「後來我們請他加入當顧問,沒想到他的人脈很廣,直接幫我們牽線首都高速公路跟羽田機場的負責高層。」
日本是一個極度遵從高層的社會,當打通首都高速公路跟羽田機場的高層後,Yo-Kai得以快速在這些交通要道設置自動販食機。
疫情餘波盪漾 供應鏈斷層成為當前挑戰
雖然Yo-Kai已經談定了50個放置點,但是真正擺出來的機台,目前僅接近10台。
林志鴻解釋,疫情的影響尚未結束,而且還有歐洲的戰事、中美貿易戰、海運塞車等問題,導致半導體短缺,機台的生產速度趕不上Yo-Kai的成長速度,預期這些影響在2023年降低後,展店速度將會大幅提升。
待供應鏈的能量恢復後,Yo-Kai接下來還將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打造不同的自動販食機。「其實日本的機台已經是另外設計過的了,為了因應日本地峽人稠的特性,所以做得更小台也更簡約一些。」林志鴻說,目前Yo-Kai還開發了個人冰箱大小以及自動販食車,前者是針對遠距辦公以及居家辦公而設置,後者則是增加販賣的移動性。
Yo-Kai正在打造更多元的自動販食機。(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現在旅遊業也開放了,很多飯店沒有人力應對暴增的旅客需求,現在也主動找上我們談合作了,我希望未來Yo-Kai可以是所有人在外地的美食首選。」林志鴻說。
【本文獲Meet創業小聚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搶下羽田機場等50個據點,美國公司、台灣人創辦的自動拉麵機Yo-Kai如何說服日本味蕾?】
延伸閱讀
▶日本自動販賣機商機跟著疫情升級?軟可麗餅、新鮮牡蠣、生馬肉都可以在自販機買到!
▶智能販賣機元年即將到來!為何連餐飲業都跨足販賣機,一次看懂商機和潛力在哪裡!
▶飲料、即食食品、現做餐點誰活得下來?從日本、韓國、中國餐飲販賣機發展看台灣怎麼玩